第44章 原子弹逼得倭军投降?李世民:能不能仿制原子弹?

换源:

  就在各个位面的众人,皆为这场处处冲天而起,炮火声轰鸣不绝的战役心惊时。

光幕画面一转:

【1945年,在白头鹰原子弹的威胁下,倭军终于投降,向华递交了投降书】

【这场持续了十四年,全面抗战了八年的战争,终于以华夏的胜利,落下了帷幕】

【倭军舰船徐徐驶来,却再没有汹汹气势,老老实实地按照华夏的规矩登了岸】

【在所有官员与名流围观下,中间摆放的长桌两侧,倭国代表与华国代表,分别入座】

【倭国代表双手捧着武士刀,“我东南亚全体倭军已经放下武器,武器弹药也已封存,等待贵军接收!”】

【话毕,朝华国代表团深深鞠躬弯腰,倭国代表相继呈上武士刀和投降书】

【华国代表:“我代表华国战区盟军,接受你们的投降”】

弹幕:

“那一天,长奇市到处是熟人!”

“终于来了,这才是应该有的投降仪式!”

“这些倭军之前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怂”

“全部都送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去。”

……

李世民转身叮嘱房玄龄的动作一顿,猛地看向天幕。

看见倭军呈递降书那一幕,他当即抚掌大笑起来。

“好好好!就知道我大唐的子孙后代,都是好样的!”

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时候看到倭军投降的一幕。

李世民原本还有些沉的心情,顿时舒畅起来,甚至还想回宫里大摆宴席庆祝。

只是想一想魏征那愣头青,直冲冲上来劝谏的场景。

他才头疼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场的其余人也纷纷松了口气。

之前天幕里,华夏一直被打得那么惨,连京城都被人打了,还被倭军大屠杀。

这段时日里,他们是真的过得提心吊胆的。

生怕哪天一睁眼,就看到天幕里的华夏,被打得没了。

没曾想,在他们都不敢奢望后世华夏会赢,打算现在先将倭国灭了的时候。

天幕里的华夏,竟然胜了!

房玄龄高兴之余,心里也松了口气。

陛下现在心情畅快了。

一直压在身上,后世华夏不知是否会被海外番邦覆灭的忧愁也没了。

想来不会再追着要火药,和研制威力更大的火器了。

房玄龄刚想趁机拿个李世民的保证,就见对方转过身来。

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困惑。

“这原子弹,究竟是何物?”

后世华夏胜利了,李世民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迫使倭军投降的地方。

这一细看,就让他发现了一些东西。

“天幕说,倭军是被原子弹的威胁下,向华夏无条件投降的。”

“这原子弹,居然能让倭国怕成这样?”

李世民眼神惊异,好奇地盯着天幕。

要知道,自打天幕降临,播放第一场战役开始。

出现的倭军各个都是穷凶极恶的,跟悍匪没两样。

更是仗着装备比华夏先进,嚣张肆虐,不知害死了多少的华夏子孙。

如今,居然被颗原子弹吓得两股战战,打都不敢再打一下了。

灰溜溜就要跑。

李世民手指捻动了一下,这原子弹的威力这般强,若是大唐能有的话……

他心念一动,索性下令道:

“除了天幕里现身过的火器火药,再想办法钻研一下,这原子弹究竟是何物。”

他们如果能提前捣鼓出来,可能后世便不会再出现倭军侵入华国的情况。

只要他们敢有异动,就拿出原子弹来。

或者,直接搬着原子弹去倭国门口放着。

房玄龄眼前一黑,轻吸了一口气。

这原子弹,在天幕里连个影子都没有,这叫他们怎么弄!?

……

大明崇祯位面。

崇祯直接愣住了,随即豁然起身,嘴角忍不住拼命向上扬起。

“好啊!太好了!”

“我汉家的儿郎,就是好样的!”

他还以为,拯救华夏,只能看南明设法攻下大清,再筹措抵御外敌了。

没想到啊,他居然先在天幕里看到了倭国投降,华夏胜利的画面!

崇祯兴奋地在殿内来回走动,甚至都难以发泄自己的兴奋之情。

他真是没有想到,后世华夏还有战胜倭国的一天。

毕竟,之前天幕里的华夏实在是太惨了。

只是,崇祯有两点没能弄明白。

“这原子弹是何物?”

“还有,什么叫做整个长奇市里都是熟人?”

崇祯暗自思索了半天都没有结果。

这原子弹,想来是后世颇为厉害的武器。

不然也不会让如狼似虎的倭军害怕到这种程度,二话不说就无条件投降。

后世的这种威力巨大,惊人的武器,他不知晓倒是正常。

可一座城里都是熟人,这话究竟是何意?

一座城池,少数也有十几,几十万的人口。

怎么可能会全都是熟人呢?

在崇祯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封急报消息传了进来。

“报!”

传讯士兵跪在地上,语速飞快。

“闯军在山海关一战后,又在多处与建奴交战,其主力目前已被建奴击溃!”

崇祯猛地上前,拿过传讯士兵递上来的情报信件。

上面的字不多,很简要。

崇祯拆完后,仔细看了遍上面的内容,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了。

“陛下,这是,发生何事了?”

崇祯将信件传递下去,沉声道:

“建奴的凶残远超过闯军,连闯军如今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被击得溃散。”

“而且……”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

“清军征战过程中,屠杀了不少人,许多俘虏也难逃一死的下场。”

他说话间,这份信件已经在朝臣里传递完了。

崇祯心里有些不安。

原先看天幕里的清军如此不堪一击,他在心里是有些轻视清军的。

软弱无用,这是崇祯看见天幕里清军的第一个念头。

可如今……

崇祯长长吐出一口气,推翻了以往对建奴的所有印象。

这清军,是个比闯军还要凶残的存在。

甚至,与那倭国番邦相比,都不逊色多少。

崇祯压下心底的不安,追问工部与兵部。

“新式火枪仿制得怎么样了?”

兵部尚书出列。

“已经在加紧制造了,只是银钱不足,能制造的数量恐怕有限。”

崇祯倍感头疼,是了,还有国库空虚这个问题。

一时间,崇祯心里更加忧心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