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刘彻:霍去病,你很像朕、骨子里像!

换源:

  大汉,武帝时期。

长安城外,霍去病整装待发要出征了。

刘彻突然驾到,要给霍去病亲自送行。

就在刘彻检验他的“特种兵”时,刘彻一愣,这都是什么兵,奇形怪状的?

“久不见你了,赵破奴。”刘彻一眼就看到领头的赵破奴。

“他的名字是陛下所赐,现为臣的鹰骑司马。”霍去病笑着解释道。

“这名字不错,别辜负了。”

“一定不辜负陛下厚望!”赵破奴一脸严肃,抱拳行礼。

赵破奴是霍去病的副将,刘彻早就认识,他是卫青的老部下了。

然而,这是刘彻看到的最正常的一个人了。

下面这些人,就有些“人形跑偏”了。

刘彻看着一个士兵的装备和其他士兵明显不一样,疑惑的询问起来:

“你的装备,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呢?”

那个士兵自然是不敢说话,霍去病主动解释起来:“噢,陛下,是这样的,他原本是匈奴人,所以所用兵器和汉军有所不同。”

“臣想,只要他用的称心,用着顺手就行。”

又是匈奴人?

刘彻有些不乐意了。

上次匈奴人赵信叛变,汉军死伤上万人,那次可把卫青坑的不轻。

汉朝的所有部队,都不敢用投降过来的匈奴将领了。

但是,唯独霍去病不在乎投降的匈奴人。

他不但敢用匈奴人,而且还要重用,把挑出来的匈奴精兵,都放在自己的卫队里。

“你,你把你的装备都摆出来,让朕看看。”

于是,那个投降的匈奴士兵,连忙从身后的马背上,拿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兵器。

“啪嗒!”一声放在了地上。

刘彻看着这些家伙式,非常惊讶,好像去上山冒险打猎一般。

他呵呵一笑,没有说什么。

但心里觉得有些不靠谱,这很明显是霍去病挑出来的野路子。

可下面的这一位士兵,让刘彻彻底楞住了。

比一个女人还要瘦小,能打仗吗?

“他怎么又瘦又小,不像别的武士那么高大健壮啊?“

“陛下,此人是卑将专从戗骑营中挑选的,外号于地图。”

“别看他瘦,他呀,闭上眼睛,只用鼻子都能找到水源和方位。”霍去病笑着解释道。

“那不是跟上林苑的猎犬本事一样大吗?”刘彻笑了笑,觉得挺有趣。

其貌不扬,本事却大,说的就是这些人了吧。

见状,霍去病嬉皮笑脸对刘彻说:

“我挑选的这些新兵,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各有所长。”

“长途跋涉避免不了有什么意外情况,这些士兵就能派上用场。”

霍去病一边走,随意指着一个士兵。

“比如说他吧,他上马就是骑兵,下马是兽医。”

“兽医?”

“这次出征是远途奔袭,要穿越高山沙漠,如果没有兽医的话,卑将这几万匹军马,要是生病了可怎么办?”

霍去病给刘彻一一介绍完后,刘彻给霍去病做出了评价。

“好啊,野路子加野路子就是新路子。”

他对这一次检验是极为满意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果霍去病你能再多读点孙子兵法,吴起兵法,仗就打得更漂亮了。”

霍去病闻言,不假思索道:“卑将胸中自有方略,不见得非要去学习古兵法。”

“但兵书自然是要看一点的。”

“可打仗,也不能光靠兵书。”

“您说对吗?陛下。”

在皇帝面前,也就霍去病敢这么反驳皇帝说的话。

霍去病曾经看过很多兵法,但是他觉得看再多兵法,都需要实战经验,不然说得再好,也是纸上谈兵。

刘彻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也就你霍去病敢跟朕这么说话。”

“你很像朕、骨子里像!”

刘彻皮笑肉不笑憋了半天,还是没有舍得冲霍去病发火。

要是其他将军敢这样怼自己,估计早就没有下文了。

刘彻觉得霍去病桀骜不驯,跟年轻时候的自己简直太像了。

而且,霍去病这家伙,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霍去病十七岁的时候,汉武帝同意了让他跟随卫青出征。

不但同意,还任命霍去病为骠姚校尉,统率八百轻骑。

本想着让他熟悉熟悉战场,见见世面,可是谁也没想到,霍去病发现了千里之外匈奴的营地。

他命令副将赵破奴从正面杀过去吸引敌人的注意,自己率领一队骑术精湛的人马绕到匈奴的后方。

闪电战和长途奔袭融合,霍去病深入敌军腹地,八百人马斩杀匈奴2028人。

还生擒了匈奴单于的叔父比,杀了单于的爷爷。

漠南之战,初战大捷!

班师回朝之后,汉武帝论功行赏,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勇冠三军!

可以说,刘彻对霍去病是极为宠爱的,也极为看好他。

“陛下……天裂开了!”

这时候,有人的一声惊呼,让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刘彻微微抬头,顿时大吃一惊。

天,怎么会无缘无故就裂开了?

难不成最近有什么大事发生!

可是,现在正处于和匈奴交战的关键时刻,这时候天现异象,不知道是福是祸。

刘彻眉头微蹙,对于这些神鬼之道,他本来就是深信不疑,此时心中更是笼上了一层阴影。

“陛下勿惊,有卑将在,这些邪门歪道,妖魔鬼怪,定然不敢造次!”

“卑将就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剑,定为陛下扫清一切阻碍!”

霍去病的声音适时响起,沉着、冷静,顿时让刘彻心中一定。

他看向眼前这个有理想,有抱负,年纪轻轻,骁勇善战的霍去病,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有这样一柄出鞘的绝世利刃,何愁大汉不兴!

……

王莽新朝时期。

常安城中,王莽身着崭新的龙袍。

然而他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登基之初的志得意满,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陛下,如今这币制改革,已推行数月,可市井之中混乱不堪,百姓怨声载道啊。”

“那新铸的大钱、小钱,换算复杂,商家不愿接受,交易几近停滞……”

又来了,又来了!

王莽心烦意乱。

自从推行王田制、改革币制以来,这样的谏言就层出不穷。

天下的百姓,似乎偏偏要和他作对一样,极其的不配合。

可自己,不过是想要让这天下人人有田耕,家家无饥馑。

这有错吗?

“难道我的一番苦心,终究要付诸东流?”

王莽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

“陛下,大事不好!宫外有一奇景现于天际!”

这时候,一名侍卫匆匆跑路。

因为太过于慌张,那个侍卫还在大殿上摔了个狗吃屎。

如果是平时,殿前失仪,都不用王莽吩咐,只会有人把他拉出去,然后永远消失。

但是此时却没有人在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向大殿外看去。

“这……这是何妖邪作祟!”

待看清后,王莽身旁的大臣们吓得瘫倒在地。

有人惊恐地尖叫,有人口中喃喃念着“天谴”。

王莽也从王座中站了起来,望着远处的光幕,眼中先是震惊,而后渐渐燃起不甘的怒火。

“朕顺应天命,代汉而立,革新除弊,何错之有!”

“这天象,定是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的诡计,妄图扰乱朕的心智!”

王莽可不信这个邪!

他不信天,不信地,只信他自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