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标儿,你无需担忧,天塌下来,有爹给你顶着!

换源:

  与此同时。

正在和刘秀作战的王莽部队,也是看到了天幕骤然出现。

顿时,军队中一阵骚动。

“不是吧,又来?”

“有完没完,这刘秀是会妖术吗?”

将领王邑眼看着军心大乱,怒喝一声:

“都稳住!”

“这是汉军的幻术!”

“谁再敢喧哗,立斩!”

然而这一次却不管用了。

上一次陨石袭击之后,军队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哪里还受得住这般惊吓!

刹那间如同鸟兽散一般,士兵们丢盔弃甲,原本整齐的军阵瞬间土崩瓦解!

与此同时,刘秀部队。

看到天现异象,新军士卒忽然溃散,

一众将士面露惊喜之色,看向刘秀的眼神,也是火热一片。

老天爷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王莽气数已尽,这天下该易主了!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新军已乱,我军当乘势出击,一举破敌!”

此时,骑在马上的刘秀是懵逼的。

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咱就成天命在汉了?

不过懵逼归懵逼,这等天赐良机,刘秀自然不会错过。

他强装镇定,振臂高呼:

“将士们,这是上天在助我等成就大业!”

“王莽倒行逆施,新朝气数已尽,今日便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

耿弇紧握剑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声回应道:

“陛下英明!我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定要踏平这新朝贼军!”

其他将士也纷纷响应,喊杀声响彻云霄。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刘秀嘴角抽搐了一下,感觉不太真实。

这也行?

难不成自己真的有天命在身?

连老天爷也在不遗余力的帮他?

对着天上光彩夺目的天幕,刘秀发出了灵魂三问。

……

三国时期。

“大哥,天好像裂开了!”

屋外,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大汉匆匆推门而入。

“三弟,不得胡言!”

刘备严肃的呵责了一句,这张飞天天咋咋呼呼,大惊小怪的,什么时候能改改性子?

“大哥,俺可没胡言!”

“那天空突然出现巨大光幕,光芒万丈,城内百姓皆惊恐万分,乱作一团!”张飞急切道。

刘备也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转头看向身边的诸葛亮:

“先生,此等异象,定有古怪,不如咱们一同出去看看如何?”

此刻,诸葛亮轻摇羽扇,沉吟道:

“主公,天道无常,这异象背后,福祸难测。”

“如今这光幕现世,其中画面,或许藏着天下局势的走向。”

刘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便拉着诸葛亮往外跑。

同一时间,许昌。

“快来人,保护主公!”

许诸看到天上这么大的动静,顿时不淡定了,朝着其他护卫大喊。

而听到许诸声音的曹操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摆了摆手,淡定道:

“别大惊小怪的,随孤去看看!”

“主公,莫要中了小人的奸计,以防不测啊!”

许诸见状,苦苦劝说,要是万一出了意外,他这个保镖难辞其咎。

“无妨!曹操却是很淡定,“孤倒要看看,这天幕出现,到底有何用意。”

说罢,便背负双手,龙行虎步走了出去。

……

大唐,贞观四年。

长安皇城南门,一场特殊的受降仪式正在举行。

颉利可汗身着胡服向李世民行三拜九叩之礼,高呼“天可汗”!

“快哉,快哉!”

当乐工奏响《秦王破阵乐》时,一扫城下之盟奇耻大辱的李世民心情大好,神采飞扬。

此时的大唐,算是步入了正轨。

虽然国内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此刻的李世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壮志如云。

他自信,在他的带领下,超越以往的所有朝代,大唐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会证明给李渊,证明给全天下人看!

玄武门喋血,不是他的错!

他李世民坐上这个位置,是天命所归。

恰逢此时,天幕现世。

看到这等奇景后,李世民心情越发愉悦了。

天现异象,必让大唐威加四海,万邦来朝!

“备辇,朕要亲临朱雀大街!”

“诸位爱卿,随朕去看看!”

话音未落,身后的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一眼,快步跟上。

满朝文武亦神色凝重地簇拥而行。

……

大明洪武五年。

应天府。

“标儿,你快看,天裂开了!”

朱元璋第一个注意到这个异象,也不管是在早朝期间,拉着他的好大儿就往殿外跑。

“爹,慢点,慢点……”

朱标有些无语,父皇这毛毛躁躁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

刚出奉天殿,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朱标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抬头望向天空,朱标瞬间明白父皇为何如此大惊失色。

万里无云的碧空中,一条漆黑如墨的裂痕如刀割般横亘东西,将原本湛蓝的天空一分为二。

看着这一幕,朱标的眉宇间有些忧虑。

未知的事物,总是让人感到害怕。

更何况在这多事之秋,他身为大明朝的太子,难免想的就更多些。

“标儿,你怎么了?可是在担忧天幕?”朱元璋察觉到朱标的异样,转过头来关切地问道。

朱标点了点头,在其他人面前,他自然会掩饰内心的想法,但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他无需任何隐藏。

“父皇,儿臣确实在担忧天幕之异。”

“如今这天下初定,不少地方仍有残余势力妄图复辟,外邦也时常蠢蠢欲动。”

“这异象的出现,如此突兀,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儿臣担心,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必将再起动乱……”

朱元璋笑着摸了摸朱标的头,他这好大儿忧国忧民之心,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江山社稷,最需要的就是这般有担当的继承者。

而后他看向天幕,目光悠悠,像是在回忆什么。

“标儿,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当年,短短一个月内,咱没了全家!”

“元廷无道,你爷爷,你奶奶,你的大伯叔叔,他们都是活生生饿死的!”

“可恨的是,咱家连买口薄棺的钱都没有......”

朱标心中一震,这是父皇极少提及的往事。

当年濠州城里那个食不果腹的牧童,谁能想到会有今日?

“那时元军围城,粮食断绝,你爹和徐达、汤和他们躲在废弃的粮仓里,每天只能分食半个饼子。”

“有天夜里,你爹饿得眼前发黑,差点栽进火堆里。若不是常遇春冒险出城寻来几斤糙米……”

明明说着如此伤心的往事,朱元璋的脸上却是充满了平静,好像刚刚说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别人的故事。

“爹……”

朱标感到心中一阵酸涩,紧紧握住朱元璋的手。

他从未听父皇提起过这些。

历史书上记载的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但也没想到竟然这么惨。

面对儿子的宽慰,朱元璋洒脱一笑。

“后来爹出家当了和尚,为的就是有一口饱饭吃,不至于饿死。”

“几个月后,饥荒更严重了,寺里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和尚,住持就打发我们这些小沙弥出去化缘。”

朱元璋眼神骤然冷冽,“这一化缘,可不就是给人当孙子去了?”

“那些大户人家,门房见到我们这些小和尚,连门都不让进!”

“偶尔施舍点剩饭,还带着酸臭味。”

“那些年里,爹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看透了那些官员的嘴脸。”

“无论是元人还是汉人,只要手中有权,就会欺压百姓!”

“你说,这样的朝廷,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索性反了它!与其跪着等死,不如站着拼命!”

“爹要用自己手中的刀,砍出条活路来!”

说到这里,朱元璋冷笑一声,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气势陡然爆发,直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朱标冷汗直冒,这还是那个每日临朝时沉稳如山般的父皇吗?

记忆中的朱元璋总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此刻却仿佛从九幽炼狱爬出的修罗。

很难想象,这些年他都经历了些什么。

“标儿,你无需担忧,天塌下来,有爹给你顶着!”朱元璋手掌重重拍在朱标肩上。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