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平行时空,大秦帝国内,
祖龙看到天幕上出现的一幕幕新朝图景后,一时间也颇为赞赏,
尤其是新朝图景中出现的科举制,更是深入人心,
“真是了不起的想法。”
祖龙愣了一下,随即缓缓评价道。
其实早在科举制出现之前,士族门阀一直都是个大问题,可没让皇帝们少操心。
就算强如祖龙这样的人物,拿这些世家豪族也没什么办法。
有道是百年的豪门,千年的世家,人家根深蒂固,就连朝廷里都有不少自己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倒?
想当初商鞅变法时,为了对付这些豪族,秦孝公和商鞅可都是赌上了自己的全部。
如果秦孝公不是皇帝,早就死了十次不止了!
如今倒是好了,祖龙似乎从天幕上的新朝图景中发现了对付士族豪门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科举!
只要好好利用这个工具,将大量的寒门子弟选上来授予官职,用来对付那些豪门望族不好么?
这样一来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那些恨透了门阀的寒门子弟自己就会对付豪门。
想到这里祖龙也忍不住,当即对李斯道,
“李斯,看来我大秦也可施行这科举制!”
“从民间选人才,当真是好计策!”
闻言李斯也是一笑,点了点头,祖龙的变化在他意料之中。
不管怎么说,李斯自己也都是寒门上来的人,只不过相比于一般的豪门子弟来说,李斯的仕途更加曲折了一些而已。
他早年只是楚国上蔡地区的一名小吏,只是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这才辞官远学,拜了当时最有名的荀子为师。
等到学成之后,李斯毫不犹豫投靠吕不韦,成为吕不韦的一位门客。
而他之所以能崛起,成为后来大秦帝国的丞相,其实跟才学没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运气。
早年的吕不韦分身乏术,一直想找个不错的先生教导少年嬴政,其他人他根本不放心,于是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从自己门人中选一个。
也恰好在这时候,蛰伏多年的李斯出现在吕不韦名单之上。
那时候的李斯本来就很有才学,再加上是荀子的弟子,因此很自然地成为吕不韦的选择。
于是就这样,李斯带着“任务”开始教导少年嬴政。
虽然荀子这一派是儒家学派,但是跟孔孟不同的是,荀子的学说也往往带着浓厚法家思想。
而这些想法跟少年嬴政不谋而合,于是两人成为真正的师徒,李斯传授,嬴政学习。
只是此时的李斯也没想到,眼前的少年日后竟然真的成了国君。
等到嬴政即位之后,李斯也终于等来自己的机会,
嬴政投桃报李,让李斯做了大秦的丞相。
若是纵观李斯一路走来的种种历程,除了他自己有真才实学得到嬴政的赏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运气。
如果没有运气,李斯断然不可能跟嬴政结识,更不可能成为后来大秦的丞相。
虽然李斯的运气足够好,但是天底下其他寒门子弟的运气可就没这么好了。
郁郁不得志者有之,隐失于草莽者更是不少,但是如今随着科举制的出现,众人似乎看到了另一个完美的方案。
一条有利于保持国家稳定同时尽可能高效选拔人才的方案。
不仅是祖龙和李斯,就连另一个丞相冯去疾都忍不住道,
“陛下,这科举制当真有利于长治久安,是条不错的计策!”
.................
下一刻,大汉朝内,
当刘邦等一众君臣看看到天幕上出现的一幕幕新朝盛景后,一个个都不由得感慨不已。
在王莽的初步构想中,困扰历来王朝上千年的顽疾竟然就这么被治愈了,这种事谁敢信?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天幕中还破天荒地提出了科举制。
看到这一幕,刘邦忍不住一拍大腿道,
“不错!真是不错!”
“压制豪强,扶住贫寒,这就是我想要的!!”
“只可惜就算是我做了皇帝,也不一定能做得到啊!”
刘邦自己再清楚不过,按照大汉朝目前这事态发展下去的话,根本用不了多少年,当年跟自己打江山的将士们就会成为新门阀。
随着时间不断往后,这些门派联合在一起,势力盘根错节,就算自己是皇帝也无法撼动。
但是在最新的新朝图景中,王莽却通过天才般的构想找到了不错办法。
眼见此景,张良也抚了抚胡须,忍不住感慨起来,
“陛下所言甚至,这个王莽当真是不世出的天才!”
“如此设计,那困扰朝廷千年的难题也就不复存在,朝廷做了做赚钱的生意,也就没必要向老百姓征收繁重税赋了。”
对于王莽的种种设想,张良很是欣赏,如果光说想象力的话,王莽绝对在所有帝王中都数一数二。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这些新政虽然在构想上已经无限趋于完美,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各种莫名的原因失败了。
萧何也点点头道,
“想到和做到从来都是两回事,怎能混为一谈?”
“不过如果王莽所有的政令都能实现的话,那定然又是一个太平盛世!”
此时的刘邦已经下定决心,虽然王莽是大汉朝的敌人,但是某些方面自己还真不得不跟这家伙学。
“看来兴科举已经不用等到后世了,我大汉朝就能干!”
.................
下一刻,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只见眼前的光幕再次转动,
关于王莽新朝图景的最后一幕也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
【可以肯定的是,在新政成功的基础上,新朝的外交和军事也必将趋于强硬。】
【到了那时候,以战止战将成为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共识。】
【凭借新政积累的财力,组建职业化军队(类似汉代羽林军),配备改良弩机、重甲。】
【对匈奴、羌人采取“堡垒推进”策略,沿长城修建屯田据点,逐步蚕牧草原。】
【除此之外,由于战争的推动,冶铁、筑城技术传授给西域诸国,换取战马与玉石,巩固丝绸之路控制权。】
【最终四夷来王,八方来朝,通过赐予丝绸、铜印,构建以新朝为中心的东亚等级秩序。】
【最终,教授汉字与礼仪,迁中原百姓与胡人杂居,推动民族融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