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娜好奇的问:
“他们三个不同的单位,就只请了你一个人做辩护?”
女律师笑笑说:
“闭着眼睛都能赢的案子,干嘛还花那冤枉钱多请几位律师。”
“你!”
董娜惊了。
对方未免太嚣张了!
不远处。
保险公司代表找上了陈玉兰一家。
他语气不善道:
“陈玉兰,交警已经判定是你老公的全责,你老公喝酒横穿道路,就算你起诉一百次也没用,纯粹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金钱!”
陈玉兰委屈道:“是那个司机把我老公压死了,我们凭什么不能起诉。”
保险代表冷笑,摆摆手道:“行,我懒得和你们掰扯,我难听话说在前头啊,是你们先起诉的,到时候可别后悔!”
看保险代表咄咄逼人。
江辰快步走过去,挡在陈玉兰身前:“你是保险公司的代表?”
“对,你是他们的律师?”保险代表反问。
“是的,我现在郑重警告你,再威胁我的委托人,我将针对你个人进行起诉。”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你为一场根本赢不了的案子,要人家两万律师费,我没记错吧?你知不知道这两万块是怎么来的?这种昧良心的钱你也敢要?”
“那咋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万块应该要你们保险公司报销了。”
“哈哈哈,你也太想当然了,记住,这两万块烫手!”
放完狠话。
代表便转身离开。
刚好。
法院通知众人可以开庭了。
于是众人陆续进入法庭。
庭审现场。
江辰和董娜坐在了原告席位上。
旁边还坐着陈玉兰。
对面则坐着保险公司、市政部门、交警部门的三名代表,以及为他们辩护的女律师。
哒、哒、哒
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法官,和两名同事走上审判席,然后面朝法庭站定。
“全体起立!”
哗啦!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审判长摆摆手:“各位请坐。请问,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吧?”
“人都到齐了,审判长。”
“双方有证人吗?”
“没有。”
“那我宣布,正式开庭。”
咚!
审判长拿起法槌敲了一下,宣读道:“今天,本法院就张强车祸死亡案......”
开场白说完。
审判长便扭头看向原告席:“接下来,请原告陈述。”
董娜起身。
对着稿子,把事情经过大概读了一遍。
好让法官知道来龙去脉。
之后便道:
“故,起诉市政部门和交警部门失职,及保险公司拒赔。”
审判长又看向被告席:
“请被告答辩。”
女律师起身,轻松自如的解释道:
“审判长,您应该看过我们提交的资料了,交警部门在事发的半个小时内就抵达现场,并出具了责任判定书,明确了死者身亡,系死者自身原因导致,与任何第三方无关。所以,我不明白原告为什么要一口气起诉三个不同的单位。”
董娜立马开口:
“经过我的走访调查,发现工厂大门和居住区只隔着一条马路,却没有人行横道和红绿灯供他们使用,最近的人行横道,也在100米外。因此,工人们上下班从不走100米外的人行横道,而是选择横穿马路,这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她说着。
便拿出几张照片向审判长展示。
照片中清楚的拍下了,工人们成群结队横穿马路的“盛况”。
女律师立马道:
“该说法与本次车祸没有必然关系。”
董娜道:
“审判长,市政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到工厂三千多工人的生活习惯,为他们多设置一个路口,铺设斑马线和红绿灯,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本次事故的发生。可市政部门没有做这些,所以间接的导致死者身亡。”
女律师说:
“审判长,根据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号文件中提到,在一段路上,斑马线的设置间隔一般为150至500米,较为合理的设置间隔为350至400米。也就是说,在城市中,最好每隔350至400米就设置一段斑马线,便于行人通行,而原告律师刚才提到:最近的人行横道在100米外。
如果想在工厂门口画一条人行横道,显然不符合上述文件要求,会使道路的人行道密度过高,影响车辆通行。最后我再次强调,死者本可以多走100米过红绿灯,但他还是选择横穿马路,因此,这是死者的选择,与工厂门口是否设置了红绿灯和人行横道,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