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孔子在大众眼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光幕前的人们看着这个问题,这不是很简单么?
“孔圣的形象?”
“那还用说,自然是至圣先师了。”
“没错,孔子乃是所有读书人的老师,我等对他自然十分崇敬。”
“难道这件事还会有歧义?”
“这个问题似乎没什么意思啊。”
相信在大多数人眼中孔子都是满腹经纶,并且慈眉善目的佝偻老头。并且从流传下来的画像来看,也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形象。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什么意思,难道我等记错了。”
【首先,真实的孔子并非那副身材瘦小,十分文弱的样子。据《史记》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按照汉代尺寸换算过来可是有2.22米,就算按鲁尺也有1.96米。并且其力气也十分惊人,根据《列子》中的记载,他可以一个人扛起城门的销子,这玩意正常要好几个士兵才能扛的起来。
其次,孔子长相也十分奇特,在《荀子·非相》里用这样的语句描述了孔子的相貌: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蒙倛是古代人用来驱鬼的神像,凶神恶煞十分吓人,而孔子与他相似,长相就不用多说了吧?】
“这个记载的倒是没什么问题,只看外表老师的确是这个样子。”
“倒是那幅画像把老师描绘的也太文弱了些。”
同样在看天幕的颜回偷偷瞄了一孔子,觉得天幕倒也没有恶搞,这次说的也算贴近事实。
“只不过,那肌肉是不是太过夸张了,老师也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啊!”
【并且孔子本人也精通武艺,君子六艺射和御两项孔子便十分精通。这从他收服子路的过程中就看窥见一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就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粗鲁好勇斗狠,头上经常戴着公鸡羽毛,腰间戴着野猪牙齿,看孔子不顺眼就和孔子打起来了。”】
(那一天,子路看着孔子的胸前隆起的肌肉隐隐的形成了一个“仁”)
(哈哈哈哈,仁胸是吧)
(还有还有,肩上有一个“德”,背上一个“才”···)
有了以上的论点,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是一个什么场景。一个武功极高的彪形大汉带着他的三千个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
试问,那些小国的君主又面对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做呢?
先秦。
列国:“你们终于知道了啊!!!我都没有那么多军队啊,那能不能客客气气的么!!!”
当然了,关于那段历史孔子究竟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其弟子编纂用来收录孔子言语的《抡语》中还是可以了解一二的。
哦,对了,听说还有一本被人改编和恶意调侃的书籍《论语》也流传挺广的,不过毕竟是“盗版”,大家不要轻信啊。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抡语》。
“你放屁,《论语》才是记录圣人的言行的书籍。”
“那什么《抡语》估计又是你们这些后世人胡扯的。”
“倒反天罡了啊!!!”
于是一个个白须老头都对着天幕就是破口大骂,一点也没有大儒的样子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意:孔子说即便是我不喜欢的东西,但别人也不能拿走。】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释意:孔子说我可以从三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即便是用老百姓挡着也不能夺走我的战意。】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释意:孔子说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里吧。】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也。】
【释意:孔子说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的没有后代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释意:君子打人不下重手,你的威望就立不起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释意:孔子说你学我的武功不学我的思想就会迷惘,你学我的思想不学我的武功就会被人打死。】
【子曰:君子不器。】
【释意:打你还不需要武器。】
三国。蜀地
“二哥,原来孔夫子也有万夫不当之勇啊?好像和他切磋两下!”
“诶,翼德,这是后世人的调侃当不得真啊!”
秦。
嬴政看着光幕上的孔夫子,:这得让扶苏好好学学,要是儒学都像这样,那还差不多。
“淳夫子,圣人真的长这个样子么?原来这才是真的论语啊!!!”
淳夫子:“额···殿下,这都是谣言啊,戏弄之语当不得真的!!!”
看到光幕上这几句话,那些没读过书的老百姓都纷纷点头。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这也不难理解么!”
“对啊对啊,我还以为读书有多难呢!”
胡说,简直是胡说,这是哪个杀千刀的翻译的。”
“圣人纵然有些武力,但也绝对不会借此去做这种残暴之事。”
“若是知道是谁干的,必然要重重的惩罚与他。”
“如此侮辱圣人,这种人就该被烧死。”
看到这些愈加离谱的解释,那些读书人也顾不上体面了,一个个的都破口大骂。
(哈哈哈,笑死我了,好一本抡语啊!)
(可惜“尸经”没有传下来啊!)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意:你的父母还在这里,我劝你最后不要乱跑,即便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释意:找死的人和川流一样,不分昼夜的来送死。】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释意:打败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没啥可说的,挑衅完干就完了,注意节省力气不必全揍一遍,随便撕几个人他们就怂了。而敌国的俘虏往死了用,反正不是自己的不用心疼。】
孔子的弟子纷纷看着孔丘:“夫子,您不生气么?”
孔子只是笑笑:“有什么生气的呢?都几千年了,有人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就好了,至于那个《抡语》不也说明了后世思想开放么?”
听到夫子这样说,一时间他们也纷纷笑了起来`````
PS:
新人作者求各位读者轻喷,望各位读者多多评论,给作者多提建议,感激不尽!!!!
多谢各位的鲜花和收藏,作者十分开心!!!谢谢!(求鲜花,收藏)
求鲜花!求鲜花!点点收藏!点点收藏!求评论!求评论!求推荐!求推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