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山高水深剑气长

换源:

  当陈酆都回到书院的时候,酒壶已经空了,就那么被老人别在腰间,一步一摇晃,壶中空空,满腔激愤随酒意也散去不少。

老人嘴里含糊不清的哼哼着,“胸有万壑雷,且饮酒一觞,琴中书剑胆,且饮酒一壶,求得而不得,且饮酒一觞,得失两难间,且饮酒一壶。。。”

脚步踉跄,摇而不倒的陈酆都不觉间来到山顶观景台,水声,风声激荡,江对面绝壁之上有摩崖石刻,上书三字——剑气长,非行非楷,而是前朝盛世盛行的草书,是前辈剑士催剑而成,于此地最是应景,正所谓山高水深剑气长嘛。

而这位前辈剑士不是别人,正是陈酆都转生轮回的第七世,剑客崔离。

世有千万剑,崔离一剑可谓是独步天下,倒不是说这崔离战力登顶天下第一,而是说他能将剑道与一个狂僧习得的草书精髓化而为一,将杀人的剑变得少了些锋芒,让江湖里的剑少了些争勇斗狠的打打杀杀。

可要是谁说他的战力平平,那倒也是大错特错,因为当时巅峰数战,都有崔离的身影,数战的结果都却是平手。

要说这高手之争,等闲不会生死相向,毕竟大家都是在江湖的泥潭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其中艰辛不说都经历过一遍,也可以说是十有八九了,如今混成了江湖上的顶尖高手,名利双收,早就没了那种初出茅庐时光脚不怕穿鞋的那种血勇。

天下第一,做成了又如何,但凡不是个武痴疯子,谁会为了这么一个名头愤而杀人,虽说是江湖技击比武杀人,可毕竟是杀了人了,于是有人要报杀父之仇,有人要报杀夫之仇,还有人要报杀师之仇,若是来报仇的被你不小心弄死了,那就是仇上加仇。

光明正大比武寻仇的还好,万一碰上个手黑心狠的主,直接对你的妻儿老小下手,亦或是下毒偷袭,再或者有心思缜密者,联合你别的仇家,一起布局,买通官府,将你陷进衙门官司之中,进了监牢估计不死也残废,正所谓民不与官斗,若是你胆敢持械反抗,那就是妥妥的反贼,那你的脑袋会被传首江湖,杀鸡儆猴。

吃江湖饭的少有手底下干净的人,衙门里当差的老爷们,早就看你们不顺眼了,且不说如今严厉禁武的大泉,历朝历代对江湖人的态度多是侠以武犯禁,既然犯禁那还客气什么,让你们一个个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飞檐走壁,过得那么自由自在,把你们一个个都变成老爷们的政绩,那多痛快。

列位看官,咱们书归正传,前文说到,那剑客崔离与当世高手几战都是平手,一味求和,即便是面对那个最嗜血的蜀地铁手段平山,也是一番苦战之后,求得一和,这就有些令人咋舌了。

这蜀地铁手段平山是外家横练的功法为主,皮糙肉厚,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抗揍,还不是一般的抗揍,更可气的是他不仅抗揍,还以药石与他那独特的真气造就了一双铁手,劈山碎石是小手段,最令人叫绝的是他可以空手夺白刃,将他那至刚至阳的真气裹于双手之上,不逊色于世间任何神兵利器,就这么一个人物,自然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身的厉气。

能在段平山手下不说求和,能全须全尾的活下来,那都是有十分本事的高人。

而崔离不仅全须全尾的活了下来,更是力战求了一和,这人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难道说是这崔离胸怀宽广,不愿死斗争得天下第一人的虚假名头么,还是其他呢。

说这崔离起于微末,年少时家贫,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姐妹,一个人过不下去,只得跟一个道士去云游四方,那道士道法如何暂不去管,倒是下得一手好棋,剑术也是不俗,见这无父无母的孤儿颇有几分天资,便留在身边,当作受业弟子,好将自己这一身的棋艺剑术传承下去。

那道人的眼光果然毒辣,他选中的正是咱们几世轮回,只是当时尚未被唤醒记忆的陈宗玄,也就是如今的陈酆都了,十年光阴,小崔离不仅长大成人,还在那道士的悉心授业之下,将道人的十分本事全都学了去,道士死后,崔离继续游历四方,亦是有诸多奇遇,后来得遇一位狂僧,跟他修习草书,琢磨剑道,期间被司马氏的引渡人找到,唤醒了记忆,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此云云。

与段平山比斗之时,崔离早已觉醒,一是不愿平造杀业,数年学棋练字早就磨平了自己争强好胜的心性,二是怜惜那闯下诺大名头的蜀地段平山修行不易,以凡人之躯能修成几近金刚不坏之身,实属难得,更是不愿轻易坏了他的性命,也为这江湖保留住一份本真色彩。

后来的崔离成了剑道宗师,也收下了数名弟子,其中一人姓孙,在江湖上闯下名头后创立了青书剑宗,而他正是孙抱朴的高祖。

崔离曾经登山拜访东崖书院,为此地风景所吸引,在这山上逗留徘徊数月,最终临山催剑,以自己所学草书,写下这剑气长三字,游龙惊鸿,玄意通神,其中有书法真意,有棋理,更有崔离习剑半生心得,令无数后来者大饱眼福,称这三字为东崖石刻之最,更有甚者称其为古今第一草书。

百年光阴,随风而逝,陈酆都再次驻足在这石壁之前,回味着自己还是剑客崔离时的江湖风流,当年有太多故事,只是可惜没有酒了。

话说自从驿站杀人之后,一行人身后的尾巴好像少了几条,但陈酆都还是能感觉到还是有人鬼鬼祟祟地跟在身后,气机隐藏极好,若即若离,就那么远远地缀着,看形迹像极了捕风捉影二卫的人手。

就在此时,那根尾巴就缀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之上,就那么遥遥观望,那个捕风卫的老手名叫刘春山,他并不对陈酆都刚刚的突然消失感到疑惑,因为他接手这个任务已经三年了,早就习惯了这个集武道高人,杏林圣手等等一堆名头于一身的老人的神出鬼没。

可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感到疑惑又能如何呢,难道记在手中那本无常簿上,还是跟上去瞧瞧,或者直接走上前去亲自去问问那个老头,说陈大老爷呀,您老刚刚施展神通是干嘛去了,您老详细跟我说说,小的好记在我的无常簿上,跟上司交差啊。

老谍子不傻,能在捕风卫混到他这个岁数的人,要么身不由己或者生不如死,再要么就是已经死了,他这种人精怎么会去触陈酆都的霉头呢?

自从七年前上一任跟着陈酆都的谍子莫名惨死之后,他这个跟大头领当年有些交情的捕风卫老人就被指派了这项差事,一方面保护陈酆都的安全,但陈老头是天下闻名的武道宗师,就他老谍子那些跟踪盯梢刺杀的功夫,在这位于国有天大功劳的陈先生面前实在是不够看的。

大泉王朝的重要人物身边都有他们捕风捉影二卫的人去行监察保护之责,或明或暗里帮助皇室牢牢掌握着天下的权柄。

可是让他去跟踪盯梢这位活神仙,那是有心无力啊。

临行之前,大头领亲自和自己喝了一场酒,还交代了很多事情,总之就一句话,得过且过,权当养老。

酩酊大醉之前,他还是没敢喊出那句小主人,他刘春山昔年是小主人的贴身护卫,他知道那个身为皇天贵胄的小主人不是不愿意跟他相认,只是他刘春山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只有装作不相识才能相见,才能存下这条性命,否则他刘春山早就被人灭了口,灰飞烟灭,连个长草的坟头都不会有。

虽然如今小主人已经进位九五,可那位仍年富力强的太上皇却未曾真正放权,小主人依旧如履薄冰,境况并不好过往日半分,一念及此,刘春山不由长叹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