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爱情是一场自我的沉溺

换源:

  “爱情是一场自我的沉溺。”晁小妙很久以后终于明白。

刘伟宁的安静抑或冷静,在她看来都是美好的。她爱他,是从欣赏开始。她总是嫌弃自己的急躁性格,什么事儿绷不住,做不到淡定,性格互补嘛。也许人们都是这样,缺什么才喜欢什么。

夏季的阳光炽热火辣,晁小妙的宿舍自费安装了空调,好在学校还算开明,没向她收取电费。一个暑假,他们躲在这间凉爽的屋子,看书、写字、说话,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傻话,沉浸在爱情中的人不说傻话才是反常的。实在没话说了就发呆。相互间发呆也是不容易的,乏味到什么程度才会呢?晁小妙和刘伟宁不像是年轻的热恋人,倒像是一对迟暮之年的夫妻,难道这就是相濡以沫、岁月静好?晁小妙有时也会怀疑这种状态。

刘伟宁的家就在这个城市,他几乎不回去,也很少和家里联系,在晁小妙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当初她可是奔着他的住家而来的。须知当时大学毕业生人事分配的原则是“哪里来哪里去”,回原籍自然而然,要想到另外的地方特别难办。晁小妙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落脚到这所学校,目的就是离刘伟宁更近一步。看着刘伟宁对家的淡漠样子,晁小妙想登门拜访的话始终没有说出口,刘伟宁更是连让也没让一下。

从刘伟宁很少的话语里,晁小妙得知,他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带着他再婚。继父待他还算可以,但在他心中,始终隔着一道障碍,无法逾越。也许,他的冷是缺乏家庭温暖的后遗症,晁小妙一直这样原谅他。

暑假结束了,刘伟宁返校。超大的行李箱,被晁小妙拖着,里面除了衣物之外,还塞满了好吃的零食。站台上,晁小妙一手拉着行李箱,另一只手牵着刘伟宁。一眼看去,倒像一个姐姐牵着一个宠溺的弟弟。为弥补个子娇小的缺憾,晁小妙被穿着的高跟鞋子磨得脚生疼。再看刘伟宁的身高,穿着一双平常的运动鞋也显得十分帅气。这样的男友,高学历、高颜值,即使供着看着也是高兴的,晁小妙曾经不无得意地向老妈吹嘘时,根本听不进老妈忧心忡忡的警告。

晁小妙沉溺在自己的爱里,她甚至爱上了自己的爱,理所当然地认为:付出就是爱。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的词句适时浮现,晁小妙深切地体会到了内心的孤独感。空旷的校园,黄昏降临的时候,明月清风的夜晚,窗外的树叶在微风里飒飒作响,独自坐在窗前,她想刘伟宁现在干什么呢?是否有和她一样深的想念?

课堂上,她是严肃认真不缺乏活泼的语文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当然毛笔字更好,拿起画笔也可画出秀丽的山水,赢得了学生们的赞叹。文学见解具有新的思维和眼界,在汉语的字行间游刃有余。

课余的时间却是漫长的,手机短信成了二人离别后的主要联络。

每日的嘘寒问暖几乎成了她的必修课,“吃饭了吗?”“早点休息啊。”“注意锻炼身体。”“别熬夜累坏眼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他几乎从来没有这样问候过她,她自己也没有这么关心过自己,她笑。

而他,文字简短,回复简慢。有时只有一个字:好。或者:忙。

她宁愿相信他忙,这样的学霸,专业课的翘楚,导师的得意门生,没完没了的实验数据,一丝不苟的报告,怎么能不忙呢?

她有时设想,分手会怎么样?自己会寻死觅活吗?不可能!晁小妙自我否定了,这样俗套的故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可是,他的爱总让人疑惑,不冷不热的样子,让人又恨不起来。有时,晁小妙会被一些偶然浮现的古怪念头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