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明暗博弈(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魏延成功击退王双后,并未恋战,迅速率部转移。他深知许昌周边魏军云集,久留必陷入重围。在转移途中,魏延不断派出斥候侦察四周动静,同时巧妙地利用地形,在山林间留下诸多疑兵踪迹,迷惑追击的魏军。

曹真率大军回抵许昌后,立刻进宫面见曹丕。此时的曹丕,虽因曹真及时回援而稍感安心,但魏延所带来的威胁仍如芒在背。曹真向曹丕请命,亲自率军追击魏延,以解许昌之危。曹丕准奏,并命司马懿协助曹真,务必将魏延所部蜀军全歼。

曹真与司马懿点齐五万魏军,循着魏延所部留下的踪迹追去。魏军一路急行,然而沿途所遇皆是魏延设下的虚张声势之计。时而在山谷间看到蜀军丢弃的营帐,仿佛刚刚匆忙撤离;时而又在树林中发现插满的蜀军军旗,看似有大军埋伏。曹真心中疑惑,却又不敢大意,每到一处皆小心翼翼地派人探查。

司马懿则眉头紧锁,他深知魏延用兵诡谲,这些迹象很可能是诱敌之策。他提醒曹真:“将军,蜀军如此行径,恐有诈。魏延善战,断不会如此轻易暴露行踪,我军不可贸然深入。”曹真却认为魏延乃败军之将,已是强弩之末,若不趁此机会将其剿灭,必成大患。于是,曹真不顾司马懿劝阻,继续率军追击。

陆逊率领三万吴军悄然抵达曹魏边境。他仔细观察地形与魏军布防,发现曹魏在边境的一处关隘防守相对薄弱。此关隘名为青岩关,是连接曹魏腹地与边境的重要通道。陆逊心生一计,决定先拿下青岩关,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深入曹魏境内,牵制魏军兵力,为魏延和蜀汉方面减轻压力。

陆逊命士兵们砍伐树木,制造大量攻城器械。同时,他挑选出两千精锐死士,组成先锋队,趁着夜色悄悄逼近青岩关。当魏军守关士兵还在睡梦中时,吴军先锋队如鬼魅般攀爬上城墙,迅速解决掉城门守军,打开了城门。随后,陆逊率大军蜂拥而入,魏军猝不及防,青岩关很快便被吴军占领。

消息传到许昌,曹丕大为震惊。此时,他既要应对魏延在许昌附近的威胁,又要分兵抵御陆逊的吴军。曹丕紧急召开御前会议,与众臣商议对策。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集中兵力先击退陆逊,防止东吴势力深入;有的则认为魏延孤军深入,对许昌威胁更大,应全力围剿魏延。

在这混乱之际,司马懿站了出来,他分析道:“陛下,陆逊占据青岩关,意图明显,便是要牵制我军兵力。而魏延虽孤军,但作战勇猛且善用奇谋,不可小觑。依臣之见,可派一军佯装攻打青岩关,牵制陆逊,使其不敢轻易深入。而我军主力则继续追击魏延,务必先解决这心腹大患。”曹丕思索片刻,觉得司马懿所言有理,遂依计行事。

另一边,诸葛亮得知陆逊已成功占领青岩关,心中稍安。但他也深知魏延处境依旧危险,曹魏大军全力追击,魏延所部随时可能陷入绝境。于是,诸葛亮派张苞、关兴率领两万蜀军,从祁山出发,秘密赶往魏延所在方向,准备在关键时刻接应魏延。

魏延在转移途中,察觉到曹真大军紧追不舍,且有合围之势。他一面命士兵加快行军速度,一面寻找有利地形准备设伏。终于,魏延发现一处山谷,谷深林密,两侧山峰陡峭,是绝佳的伏击地点。魏延当即下令蜀军在山谷两侧埋伏,弓弩手准备就绪,只等魏军进入包围圈。

不久,曹真率领魏军追至山谷。见谷中寂静,曹真心中起疑,正要下令撤军时,后方突然传来喊杀声。原来是司马懿率另一路魏军赶到,他以为曹真已发现蜀军踪迹,故而加速赶来。两路魏军在山谷口会合,一时阵脚大乱。

魏延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蜀军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人仰马翻,死伤无数。曹真与司马懿急忙组织魏军抵抗,然而山谷地形狭窄,魏军兵力优势难以发挥,陷入了蜀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山谷中喊杀声、惨叫声交织,曹真与司马懿被魏延的伏兵打得措手不及。魏军在狭窄的山谷中难以展开阵型,面对蜀军如雨点般的箭矢,只能慌乱地举盾抵挡。曹真大声呼喝,试图稳住军心,组织反击,他亲自挥舞长枪,带领身边的亲卫向蜀军冲去,想要杀开一条血路。

司马懿则迅速冷静下来,他观察着四周的山势,心中思索着破局之法。他发现山谷两侧的蜀军虽占据地利,但兵力分布并非毫无破绽。于是,司马懿指挥魏军集中兵力,朝着山谷一侧蜀军相对薄弱的地方猛攻。

魏延在高处看到魏军的动向,立即调遣部分兵力加强防守。同时,他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从山谷后方绕到魏军背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魏军腹背受敌,局势愈发危急。

在激烈的战斗中,曹真的左臂不幸中箭,但他忍住剧痛,继续奋战。司马懿见形势严峻,对曹真喊道:“将军,此地不宜久留,当务之急是突围出去!”曹真咬咬牙,点了点头。两人指挥魏军拼死突围,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带着部分残军突出了山谷。

魏延见魏军逃脱,并没有盲目追击。他深知曹魏大军实力犹存,且周边可能还有魏军的援军。于是,他整顿好蜀军,迅速撤离了伏击地点。此时,张苞、关兴率领的两万蜀军已经接近,魏延与他们会合后,士气大振。

而在青岩关,曹魏佯装进攻的军队抵达后,与陆逊的吴军展开对峙。陆逊识破了魏军的意图,并未主动出击。他一边坚守青岩关,一边派人四处侦察魏军的动向,同时等待着与蜀汉方面进一步配合的时机。

孙权得知陆逊成功占据青岩关,并与曹魏形成对峙局面后,心中大喜。他又增派了一万吴军前往青岩关支援陆逊,希望陆逊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深入曹魏境内,打乱曹魏的部署。

曹丕在许昌得知曹真和司马懿在山谷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心中又气又急。但此时,他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魏延和陆逊带来的威胁,曹魏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于是,曹丕一面命人加强许昌的防御,防止魏延再次来袭;一面又从各地调集兵力,准备对青岩关的陆逊发起真正的进攻。同时,他还传信给在荆州地区的魏军将领,让他们密切关注东吴和蜀汉的动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诸葛亮在汉中密切关注着各方战局。他知道,虽然魏延成功伏击了曹真和司马懿,但曹魏必然会进行疯狂反扑。而陆逊在青岩关虽暂时稳住了局势,但面对曹魏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进攻,压力也不容小觑。

经过深思熟虑,诸葛亮决定再次出兵祁山。他命姜维、马岱率领五万蜀军,向祁山进发,做出一副要再次攻打祁山的架势。这样一来,既能分散曹魏的兵力,减轻魏延和陆逊的压力,又有可能趁机收复祁山周边的失地。

姜维和马岱领命后,迅速整顿兵马,日夜兼程向祁山进军。曹魏守将得知蜀军动向,急忙向许昌求援。曹丕接到求援信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要应对青岩关的陆逊,又要防范魏延再次威胁许昌,如今祁山又告急,一时间,曹魏的兵力调配捉襟见肘。

在这战火纷飞的局势下,各方势力都在绞尽脑汁,试图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占据上风。每一次决策都如同在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