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帐内,气氛凝重。粮草短缺的难题如巨石般压在众人心头。魏延负手踱步,目光坚毅,突然停住,对副将说道:“派人在附近仔细搜寻,哪怕是深山之中,也要找到可供补给之处。同时,密切留意魏军动向,若有小股部队押运粮草,寻机劫下。”
副将领命而去,魏延又招来几个熟悉地形的蜀军士兵,详细询问周边山川道路。其中一名老兵说道:“将军,离此地百里之外,有一处山谷,听闻谷中常有山民耕种,或许能找到粮草。只是途中要经过魏军一处哨卡,防守颇为严密。”
魏延沉思片刻,心中有了主意。他挑选了两千名精锐蜀军,趁着夜色出发。一路上,蜀军悄无声息,如鬼魅般潜行。接近魏军哨卡时,魏延一声令下,蜀军分成两队,一队从正面佯攻,另一队绕到哨卡后方,前后夹击。魏军毫无防备,顿时大乱,哨卡很快被蜀军拿下。
魏延率领蜀军继续赶路,顺利抵达山谷。山谷中果然有不少山民村落,魏延命士兵们以公平交易的方式向山民购买粮草。山民们见蜀军纪律严明,且以礼相待,纷纷拿出家中余粮。蜀军得到粮草补充,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祁山战场上,姜维与马岱坚守营寨,与魏军对峙。姜维每日派人在营外巡逻,防止魏军偷袭,同时不断观察魏军营地动静,寻找破敌之机。一日,姜维发现魏军运粮队伍的行动路线有规律可循,且押运兵力不多。他与马岱商议后,决定劫下这批粮草,以扭转局势。
姜维精心挑选了三千蜀军,在魏军运粮必经之路的山谷中设下埋伏。当魏军运粮队伍进入山谷后,姜维一声令下,蜀军从两侧杀出。魏军顿时惊慌失措,虽奋力抵抗,但怎敌蜀军勇猛。一番激战后,蜀军成功劫下粮草,还斩杀了不少魏军。
张郃得知粮草被劫,气得怒发冲冠。他不顾郭淮和徐晃劝阻,亲率大军攻打蜀军营地,想要夺回粮草。姜维早有准备,魏军攻营时,蜀军依托坚固营寨,以强弓硬弩还击。张郃久攻不下,反而损兵折将。郭淮见势不妙,急忙劝张郃撤军,张郃无奈,只得下令退兵。
在青岩关,陆逊经过周密部署,率领吴军主力对曹魏的一处重要据点发起突袭。吴军趁着夜色,悄然接近据点。当靠近据点时,吴军点燃火把,喊杀声四起。曹魏守军从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陆逊身先士卒,带领吴军勇猛冲锋。据点内的魏军虽顽强抵抗,但吴军士气高昂,攻势如潮。经过一番激战,吴军成功攻克据点,缴获了大量物资和兵器。
曹丕得知据点失守,又听闻祁山粮草被劫,魏延还成功获取补给,不禁大为光火。他再次召集司马懿等大臣商议对策。司马懿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对我军不利,但蜀汉与东吴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派人前往东吴,离间孙权与陆逊的关系,许以重利,让孙权召回陆逊。同时,在祁山和魏延所在之处,加强兵力部署,稳扎稳打,逐步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曹丕依计而行,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东吴。使者见到孙权后,献上厚礼,并说道:“陛下,陆逊手握重兵,在青岩关屡立战功,如今已深得军心。长此以往,恐对您的统治不利。曹魏愿与东吴议和,共分天下,只要您召回陆逊,一切都好商量。”
孙权听后,心中不免起了疑虑。陆逊在军中威望日隆,自己对他的掌控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也深知,此时召回陆逊,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孙权犹豫不决,陷入了两难境地。
孙权心中纠结万分,一方面忌惮陆逊的势力坐大,另一方面又清楚陆逊对于抵御曹魏至关重要。他不动声色地打发走曹魏使者,而后独自在宫中徘徊,反复权衡利弊。
陆逊察觉到孙权态度的微妙变化,心中暗忖,必定是曹魏从中作梗。他深知此时若处理不当,东吴内部恐生嫌隙,给曹魏可乘之机。于是,陆逊主动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孙权处。信中言辞恳切,表明自己一心为东吴大业,并无半点僭越之心,还详细阐述了当前战局及下一步作战计划,恳请孙权以大局为重。
孙权收到书信后,反复研读,心中的疑虑稍减。恰在此时,陆逊在青岩关又传来捷报,吴军成功击退了曹魏的小规模反扑,巩固了新占领的据点。孙权这才下定决心,暂且搁置对陆逊的猜忌,回复陆逊书信,勉励他继续为国效力。
曹魏使者铩羽而归,曹丕听闻孙权并未中计,恼羞成怒,责令司马懿尽快想出破敌良策。司马懿领命后,日夜苦思,结合各方情报,制定了一个针对蜀汉和东吴的联合打击计划。
在祁山,司马懿让郭淮、张郃佯装示弱,故意在营寨防守上露出破绽,引诱姜维出击。同时,暗中调遣三万精锐魏军,埋伏在蜀军出击的必经之路。姜维见魏军防守松懈,以为机会来临,与马岱商议后,决定率蜀军倾巢而出,攻打魏军营地。
当蜀军进入伏击圈时,四周突然喊声震天,伏兵尽出。姜维心中暗叫不好,急忙指挥蜀军突围。魏军以逸待劳,从四面八方围杀过来,蜀军陷入苦战。姜维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却被魏军重重包围。马岱在一旁拼死奋战,掩护姜维。
就在蜀军生死存亡之际,魏延得知祁山战况紧急,率领所部蜀军星夜驰援。魏延一马当先,冲入魏军包围圈,犹如猛虎入羊群,魏军顿时阵脚大乱。姜维见援军赶到,士气大振,与魏延内外夹攻,终于杀出重围。
此役,蜀军虽成功突围,但损失惨重。姜维和魏延会合后,深知在祁山难以短时间取得突破,决定合兵一处,寻找新的战机。他们率领蜀军向汉中方向转移,意图依托汉中的地势和补给,重新谋划战略。
在青岩关,司马懿同样布下了陷阱。他故意散布消息,称曹魏主力将从另一条道路迂回进攻青岩关,实则在吴军防备空虚的方向集结重兵。陆逊得到消息后,起初半信半疑,派出多路探子侦查。然而,曹魏精心伪造了许多假线索,误导了吴军探子。陆逊最终判断失误,将大量兵力调往曹魏佯装进攻的方向。
司马懿见陆逊中计,亲率五万魏军,突然对青岩关防守薄弱的一侧发起猛攻。吴军猝不及防,防线瞬间被突破。陆逊急忙组织兵力抵抗,但魏军攻势太猛,吴军渐渐抵挡不住。关键时刻,陆逊冷静下来,他一面指挥吴军且战且退,一面派快马传令调回部分兵力。
陆逊深知此时不能慌乱,他利用青岩关附近复杂的地形,设下多处伏兵,且战且退,消耗魏军的有生力量。魏军在追击过程中,不断遭到吴军伏兵的袭击,前进速度逐渐放缓。陆逊抓住时机,待调回的兵力赶到后,组织了一次反击。吴军士气大振,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成功遏制了魏军的攻势,稳住了青岩关的战局。
然而,经过这一系列交锋,三国各方势力均有损耗,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曹丕急于挽回局面,孙权担忧内部隐患,而蜀汉则急需恢复元气。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