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弋是蜀汉名将霍峻之子,自幼随父征战,对军事有着卓越的见解与才能。面对即将到来的叛乱危机,他迅速组织城内军民,修筑防御工事,将粮草、箭矢等物资储备充足。同时,他在城内张贴告示,安抚民心,承诺定会保护百姓周全,使得城内人心稍定。
就在霍弋紧锣密鼓准备防御之时,吕兴的叛军已然兵临城下。叛军们士气高涨,叫嚷着要踏平永昌郡城。吕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站在阵前,望着城楼上严阵以待的霍弋,心中冷笑:“霍弋,你今日插翅难逃,乖乖投降,尚可饶你一命。”
霍弋神色冷峻,大声回应道:“吕兴,你勾结外敌,意图叛乱,背叛蜀汉,天理难容。我霍弋定与永昌城共存亡,你休想得逞!”言罢,他下令城上弓弩手准备放箭。随着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叛军。叛军前排的士兵顿时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吕兴见势,急忙下令叛军后退,暂时避开箭矢锋芒。他心中明白,强攻恐怕难以奏效,于是决定采用围困之策,企图切断永昌城的粮草补给,逼霍弋投降。叛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将永昌城围得水泄不通。
日子一天天过去,永昌城的粮草开始逐渐紧张起来。城内百姓人心惶惶,一些胆小的士兵也开始出现动摇情绪。霍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深知,若不尽快打破围困,城中必将不战自乱。
一天夜里,月色昏暗,霍弋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卒,这些士卒皆是平日里训练有素、对蜀汉忠心耿耿之人。霍弋亲自带领他们,趁着夜色从城墙的暗道悄悄出城。他们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接近叛军营地。
当距离叛军营地还有数十步之遥时,霍弋一声令下,士卒们如猛虎般冲入敌营。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叛军们正在睡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霍弋手持长刀,左冲右突,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地。在他的带领下,五百精锐士卒在敌营中横冲直撞,将叛军营地搅得一片混乱。
吕兴从睡梦中惊醒,急忙披甲提剑,组织叛军抵抗。然而,叛军此时已乱了阵脚,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经过一番激烈拼杀,霍弋见目的已达到,叛军营地大乱,便率领士卒迅速撤离。
这一场突袭,虽然未能彻底击败叛军,但极大地打击了叛军的士气,同时也让城内军民看到了希望,稳定了军心民心。吕兴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加强营地防守,继续围困永昌城。
而在成都,后主刘禅得知祁山和永昌的告急文书后,心急如焚。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议论,有人主张调兵驰援祁山,有人则认为应先解永昌之围。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刘禅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不知如何抉择。此时,侍中董允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祁山乃北伐前沿,若祁山有失,曹魏便可长驱直入,威胁汉中乃至成都;而永昌为南中要地,若被叛军占据,后方不稳,粮草物资供应必将受阻。依臣之见,可兵分两路,一路驰援祁山,一路前往永昌。”
刘禅听后,觉得董允所言有理,便问道:“董爱卿,那派何人前去为宜?”董允思索片刻,说道:“祁山可派张嶷前往,他作战勇猛,熟悉北线地形;永昌则可令张表率军前往,他在南中素有威望,定能平定叛乱。”
刘禅点头称是,当即下诏,令张嶷、张表即刻点兵出征,务必解祁山和永昌之围。张嶷和张表领命后,不敢耽搁,迅速集结兵力,分别朝着祁山和永昌进发。
张嶷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奔赴祁山。一路上,他不断思考着破敌之策。当大军接近祁山时,他派出多路斥候,详细打探魏军的兵力部署和营地位置。得知陈泰将魏军主力集中在祁山正面,后方营地防守相对薄弱后,张嶷心中有了主意。
他命令大军在距离祁山魏军营地十里外安营扎寨,做出一副要与魏军长期对峙的架势。同时,暗中挑选了三千名精壮士卒,组成一支奇兵。这些士卒皆配备强弩、短刀与绳索,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向魏军后方营地潜行。
张嶷亲自带队,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魏军的巡逻岗哨。当抵达魏军后方营地附近时,他示意士卒们停下,仔细观察营地内的动静。只见营地中灯火稀疏,魏军士兵大多已经入睡,只有几个哨兵在懒洋洋地巡逻。
张嶷看准时机,一挥手,士卒们迅速展开行动。他们熟练地翻过营寨栅栏,如同鬼魅般潜入营地。负责解决哨兵的蜀军悄无声息地靠近目标,用短刀捂住哨兵的嘴巴,干净利落地将其放倒。随后,三千奇兵分成数队,向着营地内的各个营帐扑去。
营帐中的魏军士兵正在睡梦中,浑然不知危险降临。蜀军冲进营帐,强弩齐发,一时间惨叫连连。魏军从睡梦中惊醒,却被乱箭射得无法抵抗,纷纷起身逃窜。然而,蜀军早已截断了他们的退路,短刀相向,展开近身肉搏。
与此同时,张嶷在营外擂起战鼓,大声呼喊:“蜀军杀来了,降者不杀!”鼓声与喊杀声交织在一起,让魏军军心大乱。他们以为蜀汉大军全面来袭,阵脚顿时大乱。
而在祁山正面,廖化见后方魏军营地火光冲天,知道张嶷得手,立刻抓住时机,率领祁山守军打开城门,杀向魏军。正面的魏军原本就因为后方遇袭而军心不稳,此时又遭到廖化的突然攻击,顿时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一时间溃不成军。
陈泰在中军大帐中听到后方喊杀声震天,心中暗叫不好,急忙点齐卫队,准备前往后方救援。但刚出营帐,就遇到了张嶷率领的奇兵。张嶷手持长枪,纵马直逼陈泰,大喝道:“陈泰,你已中我计,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陈泰见势不妙,不敢恋战,率领卫队且战且退。
在蜀军的前后夹击之下,魏军大败,死伤无数。陈泰无奈之下,只好率领残军向北逃窜。张嶷与廖化会合后,并未追击太远,而是迅速清理战场,巩固祁山防线。经此一役,祁山之围成功解除。
另一边,张表率领的援军也正朝着永昌郡疾驰。张表深知永昌局势危急,一路严令军队加快行军速度。当大军临近永昌时,他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先派人潜入城中,与霍弋取得联系,商议破敌之策。
霍弋得知援军到来,心中大喜。他向张表派来的使者详细介绍了叛军的兵力部署和营地情况。两人经过商议,决定采用内外夹攻之计。
张表将大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叛军营地正面佯装进攻,吸引叛军注意力;另一部分则绕到叛军营地后方,截断其退路;而张表自己则亲率精锐部队,与霍弋约定好信号,准备在合适时机里应外合。
一切准备就绪后,正面佯攻的蜀军率先发动攻击。战鼓敲响,蜀军呐喊着冲向叛军营地。吕兴得知蜀军来袭,急忙指挥叛军迎战。他以为这只是霍弋的垂死挣扎,并未放在心上,将主力都调往正面防御。
就在叛军与正面蜀军激战正酣之时,张表亲率的精锐部队趁着夜色从永昌城的暗道悄悄出城,迅速迂回到叛军营地侧翼。与此同时,负责截断退路的蜀军也到达指定位置,完成了对叛军的包围。
张表见时机成熟,下令点燃火把,发出进攻信号。霍弋在城中看到信号,立刻率领城内守军杀出。叛军突然遭到三面夹击,顿时阵脚大乱。吕兴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但为时已晚。
蜀军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张表一马当先,冲入叛军阵中,手中宝剑挥舞,如入无人之境。霍弋也率领士卒与张表的部队会合,对叛军展开猛烈攻击。叛军在蜀军的强大攻势下,纷纷缴械投降。
吕兴见大势已去,企图突围逃跑。但张表早有防备,在叛军逃跑的必经之路设下重重埋伏。吕兴刚逃出营地不远,就被蜀军拦住去路。一番激战后,吕兴被张表亲手斩杀。
随着吕兴的死亡,叛军彻底失去抵抗意志,纷纷跪地求饶。永昌之乱就此平定,张表与霍弋安抚了当地百姓,恢复了永昌郡的秩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