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马增援

换源:

  再说华阴知县派出的两匹快马,出城之后,一骑向西,一骑往南,片刻功夫,蹄声渐远,消失了踪影。

向西再往北是去往蒲城县,半日即到。

知县接信,拆开看罢,先就皱起了眉头。沉思一阵,又把华阴知县的信看了两遍,他还是没搞清楚,已经前来的钦差,是不是专程来指挥剿匪。

如果是的话,那连绵数十里的少华山,有一部分也延伸到了蒲城境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出了这伙强盗,惊动了当今圣上,自己是不是也有责任?

怪的是,华州知府方面怎么都没有动静,直接就是华阴县来求助呢?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他甚至都要怀疑这封信的真假了。

可是情况紧急,又不容他多想。

只得先传本县县尉与两个都头来商议。

县尉得知是华阴县来求助,说道:

“若山贼不除,将来壮大,日后也必来蒲城县抢掠,到时候必定会给我们增添许多麻烦。还不如乘现在出些人马,把他们一举歼灭”。

两个都头见老大都同意了,自然也没有话说。

旁边师爷提醒道:

“邻县有难,自当协助。只是,不宜全部派出,还要留下一半,以防意外。”

知县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那就烦请三位,带二百兵士前往吧,事不宜迟,即刻动身。”

另一匹快马一路向南,去的是华州府,午后也到了。

知府接过来一看,直接就吓了一跳。少华山有强盗,早有所闻。没想到他们胆大妄为,竟敢在华州境内抢劫钦差,给自己闯下了这么大的祸事。这要再不围剿,无论如何是交待不过去了。

当即便差人去请华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的华统制,急来商议。

那华统制听得知府请唤,三步化作一步,径到府里来见知府。各施礼罢。知府取出信来,给统制看。这华统制还没看完,火气就上来了,两眼一瞪大怒道:

“红头子安敢如此无礼!大人无须忧心,不才这便点起军马,去拿了这些贼人。”

华州知府知其性情暴燥,恐怕冲动误事,于出师不利,便语重心长,耐着性子安抚叮嘱:

“将军之勇,世人皆知,此去必定马到成功。若到时,那里有天子钦差,遇事不妨多听他言。如此,就算剿贼不利,也不至于无功有过,还望将军切记。”

华统制心想,论权势固然是他大,若论带兵打仗,那天子钦差又懂个什么。不过再看知府大人也是为自己着想,口中也就说道:

“大人放心,谨记便是。”

知府这才放了心,起身说道:“将军且去调集人马,我这就叫人安排酒肉干粮,先去城外等候赏军。”

华统制出府上马,一路奔到指挥司里,当即点起一百马军、四百步军。自己也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全副披挂,背后还扯了一杆书有“兵马总管华统制”的大旗,列队出城。

华州知府先在城外寺院里命人蒸下馒头,摆了大碗,温好酒。凡出战将士,每个人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

犒赏罢了,华统制带着大队人马径奔华阴而来。

这华统制多次带兵剿匪,素有经验。知道贼人也有探子哨马,为抢时间,一路摧动人马急行。

当晚入更时分,便到了华阴县城外,华统制传信:“所有人马偃旗息鼓,就在城外安下营寨。”

自己只带了几个亲兵随从进城去。

此时,蒲城县的人马也早一步到达。

华阴知县得报,早在县衙前躬身迎候。华统制入内,先与华阴县县尉,蒲城县县尉见过。又听他们报告了各自人马的准备情况。

想起知府大人的叮嘱,华统制说道:

“且先带吾去见钦差。”

知县也懂些麻衣面相,一看这华统制就知道他性情暴燥,不是好相处的人,不能违忤他。也不好明说那钦差真假未定,只得命人带他去见高操。

高操与富安、老都管两个闲聊一阵正欲就寝,听得知县与华州府兵马统制一起前来拜见,慌忙穿上裤子,出门相迎。二人见过礼,高操说道:

“统制远来辛苦,早些歇息,剿贼之事,可明日再议。”

华统制是个急脾气,摇摇头直接说道:

“在下见不得贼人猖狂,恨不能此刻就杀上山去,将其生擒,献于上差。焉得明日再议!”

这华统制一身绒装,与那些都头不同,本就威武十足。再听声若洪钟,言语上也是专横暴戾,恐怕不好对付,高操只得挥赶了睡意,专心应对。于是问道:

“不知将军有何破敌良策?”

华统制回禀说,他多次剿灭过这种山贼。

这种贼货,看上去人数众多难对付,其实不堪一击,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一个是人要多势众,最好比他们还要多,气势上就要压对方一头。再一个就是要在夜间行动,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伙人一看打不胜,通常都不会死拼,最擅长的就是逃跑,所以最后一招,就是在他的败逃必经之路上设伏,这样,贼头都可擒获。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无不佩服。

只有知县听了有些为难,心想:听这话,这小子是不是在为打了败仗作铺垫呢?夜间行动,路上设伏,这都好说。

现在这么多人了,还要人多势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现在的人马还不够多吗?想到这儿,随口就问出了一句:

“将军有五百兵马,蒲城县友军二百,本县也能凑足三百人马。这一千人马可够将军调配?如若不足,请将军言明,本县再召集壮丁。”

华统制本就对这些无能文官没啥好感,再看这少华山贼势壮大都闹成这个样子,听说还因公殉职了两个都头,实在对这位知县不感冒,大嘴一咧,把手一挥说道:

“无须担忧,就算不足,吾也自有妙计。”

站在高操身旁的富安,听了华统制的话,一伸大拇指插话道:

“将军高明,此计甚妙!”

华统制一看富安明白了自己谋划,怕他再往下说,揭破谜底,便哈哈一笑说道:

“汝即已知之,就烦请明日代劳,督办办此事如何?”

富安也不等高操表态,抱拳施礼,就应了一声:“遵命!”

高操,知县与老都管三个,面面相觑,不知他二人葫芦里在鼓捣什么药。

华统制也不解释,自顾说道:

“事以速成。明日白天准备,夜里就去攻打,各位都早早歇息了吧。”

送走知县与华统制,老都管迫不及待地问富安:

“这剿贼大事,玩笑不得,你两个刚才一个欲言又止,一个吞吞吐吐,倒是打甚哑谜,说来听听。”

高操却说道:

“先莫要说,且容我想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