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搞木材?!杨安应有尽有!

换源:

  “还不快给这位同志道歉!”经理又呵斥那年轻售货员。

年轻售货员小张被经理一训,吓得脸色发白,哪里还敢犟嘴。

她连忙对着杨安和沈幼楚鞠了一躬:“对……对不起,是我胡说八道,请两位原谅。”

杨安神色淡淡,没有再看她,只是对经理说道:“经理,我们是来买车的。”

“是是是,马上给您办!”经理忙不迭地应着,亲自招呼起来。

那年轻售货员灰溜溜地站到了一旁,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沈幼楚一直低着头,但杨安刚才维护她的每一句话,她都清清楚楚地听见了。

她的心,像是被一股暖流包裹着。

从小到大,她习惯了忍让,习惯了被人忽视,甚至被人欺负了也只能默默承受。

这是第一次,有人这样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她。

她偷偷抬眼,看了一眼杨安坚毅的侧脸。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仿佛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

这个男人,是她的丈夫。

真好。

经理亲自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推了出来,擦得锃亮。

杨安扶着车把,对沈幼楚温和一笑:“上来吧,我带你。”

沈幼楚脸颊微红,带着一丝羞怯,轻轻“嗯”了一声。

她小心翼翼地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纤细的手指紧张地抓着杨安腰间的衣角。

杨安长腿一蹬,自行车便轻快地向前驶去,车轮碾过路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初夏的晚风拂过脸颊,带着一丝丝清甜的草木香气。

沈幼楚坐在后面,能清晰地感觉到杨安宽厚的后背,像一座山,挡住了所有的风雨。

她的心里,前所未有地踏实和安宁。

这是她的丈夫,正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带她回家。

她偷偷地,将嘴角扬起了一个小小的弧度。

自行车在热情大姐家门口稳稳停下。

热情大姐正坐在小马扎上,在门口昏黄的灯光下择着青菜,一抬头,便看见了杨安和沈幼楚,还有那辆在夜色中依旧显眼的崭新自行车。

“哎哟!杨安,幼楚,你们回来啦!”

她连忙放下手中的菜,拍了拍手,快步迎了上来,目光一下子就被那辆自行车吸引住了。

“这……这是自行车?还是永久牌的?”大姐的声音里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惊喜和羡慕。

杨安从车上下来,笑着点头:“是啊,大姐,今天刚买的。”

“我的老天爷!杨安,你可真是太有本事了!”大姐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左看看,右摸摸,嘴里啧啧称赞。

“这年头,能弄到一张自行车票,买上这么一辆好车,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儿啊!”

沈幼楚也从后座上下来,站在杨安身边,脸上带着一抹腼腆的笑意,心里甜滋滋的。

这时,热情大姐的丈夫,那个平日里话不多,看起来忠厚老实的汉子,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手里捏着一个用了多年的烟袋锅,看见杨安,习惯性地点了点头:“杨兄弟回来了。”

“张哥。”杨安也客气地回应了一声。

张哥的目光落在自行车上,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艳和羡慕,但那丝光亮很快便黯淡下去,被眉宇间一抹浓重的愁容所取代。

他往烟袋锅里续了些烟叶,点着了,吧嗒吧嗒地吸了两口,和杨安随意聊了几句厂里最近的生产情况,但言语间,总是透着一股子心事重重的味道。

杨安性格沉稳,心思也比常人细腻几分。

他一眼就看出了张哥眉宇间那化不开的郁结之气。

“张哥,”杨安的声音平和,“看你好像有什么烦心事?”

张哥闻言,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热情大姐却是个快人快语的性子,听杨安这么一问,便忍不住接过了话头。

“嗨,杨安,你就别提了!”

“还不是为了他们厂里那点子破事儿,愁得他呀,这几天吃饭都不香了!”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嗔怪地瞪了自己丈夫一眼。

张哥闷闷地又吸了口烟,才缓缓开口:“厂里……厂里的木料供应越来越紧张了。”

热情大姐在一旁补充道:“他呀,杨安你是知道的,是咱们四九城木材加工厂的后勤主任。”

“这都好几年了,厂子周边能采伐的木材是越来越少,眼瞅着厂子就要因为缺料停产了。”

“他这个后勤主任,为了这事儿,急得嘴角都起了好几个燎泡,头发都快愁白了。”

杨安听完两人的话,心中却是一动。

木材?

他现在是第一轧钢厂的采购员,全权负责厂里所有肉蛋粮油的供应,这意味着他需要经常往各个乡镇跑,接触各色各样的人。

乡下地方大,物产也丰富,各种门路自然也多。

这木材的事情,对他而言,说不定还真是一个机会。

这可真是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来了枕头。

杨安沉吟了片刻,脸上露出了招牌式的沉稳笑容。

“张哥,大姐。”

“这件事,说不定……我能帮上点忙。”他语气平缓,却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自信。

热情大姐闻言,顿时愣住了,有些惊讶地看着杨安:“杨安,你……你还有这个本事?”

在她固有的印象里,杨安之前是红星轧钢厂的车间主任,现在又成了第一轧钢厂的采购员,干的都是跟钢铁打交道的活计,怎么还能跟木材扯上关系?

张哥也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和审视,显然对杨安的话抱着深深的怀疑。

“杨兄弟,这……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小事啊。”张哥的语气依旧沉重,“厂里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指望着这批木料救急呢!”

杨安笑了笑,语气依旧不疾不徐:“张哥,我现在在第一轧钢厂也是负责采购工作,主要就是负责全厂职工的肉食供应。”

“这干采购的嘛,免不了要经常往乡下跑,跟各村各镇的干部群众打交道。”

“乡下地方大,人也杂,我认识的人里面,三教九流的都有一些。”

“木材的事情,我可以帮着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些门路。”

他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但语气中的那份从容和把握,却让张哥和大姐都听出了一丝希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