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恐怕是书读得多,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吧?
林核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一车间内,工人们正焦急地围着那台故障的BZ-45钻床。
看到厂长和书记带着林核进来,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但眼神中透露出的怀疑和审视却毫不掩饰。
就是这台机器?林核走到钻床前,目光在机器上快速扫过。
曹德胜赶紧迎上来,是的,林工,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钢材突然就卡进去了,钻头也转不动了。
这可是北极熊的设备,没有图纸,谁也不敢拆啊!
林核点点头,仔细观察着机器的状态。
先是在钻床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弯下腰,从不同角度观察钻头和卡住的钢材。
整个过程中,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有谁看到故障发生的具体过程?林核首起身问道。
车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站在角落里的贾东旭。
贾东旭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地说:
我...我当时正在操作,钢材放上去以后,钻头突然就...就把它卷进去了,然后就停不转了
林核看了贾东旭一眼,没有过多追问,而是转回到机器前,伸手轻轻拨动了几下外部的操作杆。
问题不仅仅是卡住的钢材,林核突然开口,声音清晰而自信,
这台机器有多处零件老化,尤其是主轴承和传动齿轮,磨损严重。
卡住的钢材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问题是内部零件己经到了使用极限。
这番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他怎么知道的?连看都没看内部就能判断?
胡说八道吧?装模作样!
这不是一般的内行啊...
曹德胜犹豫地问:林工,您的意思是...需要更换零件?
林核点头,没错,至少要更换主轴承、传动齿轮和几个关键的连接件。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把卡住的钢材取出来,这就需要拆开机器了。
拆开?曹德胜脸色大变,可是我们没有图纸啊,万一拆了装不回去...
工人们也都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怀疑。
就会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一窍不通,一个年长的工人小声嘀咕,
北极熊的设备,他敢拆?
六级工程师也不过如此,另一个工人轻蔑地说,
头衔好听,实际上啥也不是。
林核听着这些议论,面色如常,眼神依然坚定。
转向杨厂长和张书记,两位领导,这机器必须拆开检修,否则无法恢复正常。
我有把握在不损坏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完成拆卸和重装。
杨厂长有些犹豫,
这机器可是花了大价钱从北极熊进口的,要是真坏了...
张书记却当机立断,
既然林工有信心,那就试试吧。反正现在这样放着也是废的。
曹德胜见状,也只好点头同意,但还是不放心地问:
林工,您确定能拆开再装回去?
林核微微一笑,绝对没问题。我在北极熊学习期间,就经常处理类似的故障。
BZ-45型钻床的结构我很熟悉。
有了这份保证,众人才稍稍放心,开始按照林核的指示准备工具。
需要一套六角扳手,两把十字螺丝刀,一个铁锤,还有几把不同规格的扳手,
林核条理清晰地列出需要的工具,
另外,还需要准备一块干净的布,用来铺放拆下来的零件。
工人们按照指示很快准备好了工具。林核脱下外套,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然后戴上手套,拿起工具走到机器前。
现在,我要开始拆卸外壳,林核说道,
请大家稍微后退一点,给我留出操作空间。
工人们半信半疑地后退几步,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林核的一举一动。
林核先是用六角扳手松开了几个固定螺丝,然后小心翼翼地取下了机器的外壳。
露出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机械结构,齿轮、轴承、连杆交错排列,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了吗?林核指着内部的一个位置,
卡住的钢材就在这里,而且己经压弯了这根连杆。
再看这个主轴承,己经出现了明显的磨损痕迹,还有这个齿轮,齿尖都己经磨平了。
众人凑上前看,果然如林核所说,机器内部的零件磨损严重,卡住的钢材正好嵌在两个齿轮之间。
一车间的老师傅们面面相觑,他们从未见过有人能这么准确地判断机器故障,而且还是在不拆开机器的情况下。
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一个老师傅低声说道,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别急着下结论,另一个人反驳道,
找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看他能不能真把零件换上。
易中海站在人群中,脸色阴晴不定。
作为八级钳工,他原本以为自己在技术上无人能比,但现在这个年轻人的表现,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林工,这些零件确实磨损严重,易中海上前一步,装作关切地说,
但是,如果没有北极熊的图纸,我们怎么加工出新的零件来呢?就算您识别出了问题,没有合适的替换件,机器也无法修复啊。
这话听起来是在为难处着想,实则是在质疑林核的能力——找出问题谁都会,关键是能不能解决问题。
林核看了易中海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并没有急着反驳。
他继续拆卸着机器,动作熟练而精准,不一会儿就把卡住的钢材取了出来。
零件的问题很好解决,林核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
我可以现场绘制出需要更换的零件图纸,然后交给车间的师傅们加工。
现场绘制?曹德胜惊讶地问,这么复杂的零件,没有制图工具怎么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