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那是谁偷的?难不成是你家棒梗偷的?

换源:

  看到这一幕,何雨柱知道,剧情开始了,和《禽满四合院》里一众“天王”的交锋,正式拉开了序幕!

何雨柱看着一脸严肃、紧紧盯着自己炖鸡的瓷锅的许大茂,调侃地说道:“嘿,小心哈喇子别滴进去了,你在看什么呢?”

许大茂指着瓷锅,怒气冲冲地说:“我问你,傻柱,这鸡是从哪来的?是不是我家的?难怪今天你对我这么客气,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何雨柱看着许大茂,心里暗想:“这许大茂,真是分不清好坏!”

他当即就怼了回去:“你问问它吧,你家有鸡吗?你家能养得起鸡吗?”

许大茂心里暗自高兴,觉得这次终于抓到傻柱的把柄了,连忙高声喊道:“别跟我装傻充愣啊,头两天我拿回来两只下蛋的老母鸡,在我家鸡笼里养了两天,今天回来就少了一只,它怎么就不见了呢!”

何雨柱也想把事情闹大,于是也大声喊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说一个厨子偷鸡,亏你想得出来!”

话音刚落,门帘就被掀开了,娄晓娥走了进来,直接问许大茂:“怎么回事?”

许大茂指着正在翻滚的鸡汤,对娄晓娥笑着说:“娥子,你看看!”

娄晓娥一看锅里炖着的鸡汤,一脸嫌弃地看着何雨柱:“傻柱,你也太馋了吧?再馋你也不能偷我家的鸡啊?这鸡我们两口子都没舍得吃,是留着生蛋用的!”

何雨柱看着娄晓娥,一阵恍惚。

自己附身在傻柱身上,虽然体会不到傻柱的喜怒哀乐,也感觉不到肉身的触感,但傻柱捅娄子的时候,那些画面感还是有的。

娄晓娥离开前的那个晚上,曾深情献身;

从香港回来时,还给傻柱带了个大胖儿子;

后来无奈之下,被傻柱吸血去供养四合院里的那些白眼狼;

她母亲去世后,把大酒楼和四合院全部留给了傻柱,最后一脸失望地带着何晓回了香港。

看着眼前的两人,一个为傻柱收尸,一个为傻柱留下后代和几亿的财富,何雨柱关于那套“下蛋”的讽刺话语,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只能大声喊道:“反正鸡不是我偷的!”

此时,门帘再次被人掀开,秦淮茹迈步走了进来。

她一进门就径直走到何雨柱身旁,面向许大茂等人高声说道:“都别吵了,大家先冷静些。要说傻柱一个厨子偷鸡,这话听着确实有点荒唐,要不咱们再仔细找找看?”

说话间,她还往何雨柱身边靠了靠,摆出一副屋子女主人的姿态。

何雨柱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挪,刻意与这个“白莲花”保持距离。

许大茂本就对秦淮茹心存非分之想,见到这一幕,更想把事情闹大。

他急忙对娄晓娥喊道:“娥子,赶紧去喊人,把几位大爷请过来,咱们院子里出偷鸡贼了!”

娄晓娥点点头,掀开帘子出门,径直朝二大爷家走去。

作为娄半城的女儿,她并不像众人想象中那般愚钝。

她清楚傻柱的靠山是一大爷,而三大爷是文人,这种事该去找二大爷处理。

此刻,许大茂盯着秦淮茹,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说道:“秦淮茹,你这么肯定我的鸡不是傻柱偷的?那是谁偷的?难不成是你家棒梗偷的?”

秦淮茹急着过来,一来是觉得今天傻柱对自己的态度有些反常,想过来刷一波“好姐姐”的存在感;

二来是她太了解傻柱了,知道他不是偷鸡的人;

三来白天大家都在上班,若鸡是被外人偷的,不可能只偷一只。

如此看来,只可能是院里的人偷的。她心里清楚自己儿子是什么样,说不定还真是棒梗干的。

听到许大茂怀疑自己儿子偷鸡,秦淮茹仿佛被踩到痛脚,立刻指着许大茂骂了起来。

许大茂家的鸡被偷,成了当天院子里的重磅新闻。娄晓娥很快将二大爷刘海中请到现场。

刘海中迈着不伦不类的官步走进来,浑身散发着领导的派头。“什么事这么让人激动?傻柱,你是不是又犯糊涂了?”

许大茂见到刘海中,情绪十分激动,拉着他说道:“二大爷,您来评评理。前几天我去红星公社放电影,人家为了感谢我,送了我两只会下蛋的老母鸡,这事儿您知道吧?”

刘海中点了点头:“我知道。”

许大茂接着说:“刚才我下班回家,发现鸡笼里只剩一只鸡了。”

说完,他指着灶上的瓷锅,满脸愤恨地大声喊道:“您再往这儿看!”

刘海中走近瓷锅一看,锅里鸡肉和蘑菇在翻滚,一股浓郁的鸡汤香味扑面而来。

他神情严肃地看向何雨柱:“炖得还挺香。傻柱,这是你干的吗?你偷了许大茂的鸡?”

何雨柱看着这个官迷心窍的老头,一点也不想惯着他:“去去去,能走多远走多远,别在我面前摆那套架子!”

刘海中大声喝道:“傻柱,你是想跟我耍浑吗?马上召开全院大会,我就不信治不了你!秦淮茹,大茂媳妇,现在赶紧去通知大家,召开全院大会!”

秦淮茹赶紧对刘海中赔笑道:“二大爷,您在院子里德高望重,别跟傻柱一般见识,这事儿您在这儿就能处理好。”

刘海中摆了摆手:“不行,我们院子年年都是先进,锦旗在我们院子里挂了四五年了。

每年的瓜子花生可没少吃,这么多年来,连个针头线脑都没丢过,现在居然被偷了一只鸡,还是会下蛋的老母鸡!

这事儿必须弄清楚,赶紧去!大茂,你端上这锅,跟我走!”

何雨柱满脸嫌弃地看着刘海中过官瘾,拿起瓷锅的盖子把瓷锅盖上,看着许大茂端起瓷锅跟着刘海中离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