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
娄晓娥自从听了张为民的话之后。
在家里也有些郁闷。
不知道张为民所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要知道,现在以娄家的情况。
娄晓娥能找到许大茂这样的对象。
简直就是装了大运。
但是一想到张为民说的,关于许大茂的各种事情。
娄晓娥还是有些担心。
最终,她开始了行动。
娄晓娥出身富贵,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
但正因如此。
她才更明白。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一场错误的婚姻,对一个女人。
尤其是一个家庭成分不好的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简单的柴米油盐,而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不能拿自己的一辈子去赌。
回到家后。
她没有声张。
更没有愚蠢地去质问许大茂。
因为她知道那样只会得到对方精心编织的谎言和表演。
她选择了一种更稳妥、更聪明的方式。
娄晓娥找到了自己的父亲。
将相亲时发生的事情,以及偶遇张为民提醒她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娄家的老爷子在商场沉浮多年。
人老成精。
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事。
他立刻动用了自己过去在商界和厂里留下的人脉。
没有大张旗鼓地去调查。
而是委托了一位信得过的、已经退休在家的轧钢厂老干部。
这位老干部是看着娄晓娥长大的世交叔叔。
为人正派。
嘴巴又严。
是办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
老干部先是溜达到宣传科,
他跟放映组那个带许大茂的老师傅拉家常。
几句话闲聊下来,就轻而易举地套出了不少信息。
老师傅们对许大茂的评价普遍不高。
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
“油嘴滑舌,心思不正”。
具体说来。
就是放电影时总喜欢往女工堆里凑。
说些不三不四的荤话;
爱贪小便宜。
放电影剩下的片头,都偷偷拿回家去卖钱。
随后,老干部又溜达到全厂最大的情报集散中心。
大食堂。
他和那些消息最灵通的食堂大师傅、打饭的大妈们坐在一起,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着厂里的八卦。
一提起许大茂。
大家的反应就更直接、更不屑了。
“许大茂?就那个打饭总想插队,还老是嫌菜里的肉给得少的尖嘴猴腮的家伙?”一个胖大妈撇着嘴说。
“可不是嘛!手脚还不干净,上次放电影回来,还被傻柱抓住他往怀里揣食堂的白面馒头呢!要不是看他年轻,早揍他了!”
最后。
老干部甚至找到了和许大茂一起进轧钢厂的工友。
以“想给自家侄女介绍对象”为由。
打听许大茂的口碑。
工人们的说法,更是将许大茂的形象彻底定了性。
“他啊,就是个标准的小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领导就摇尾巴,见了工友就摆架子。干活拈轻怕重,有了功劳第一个上,出了问题第一个跑。”
“还特别好色,看女工的眼神都不正经!我们车间的小姑娘们,都躲着他走!”
老干部将这些从不同渠道、
不同人口中收集到的。
几乎完全一致的原汁原味的信息,一条不落地整理好,反馈给了娄晓娥。
娄晓娥坐在自己闺房的梳妆台前,静静地听完这一切,久久没有说话。
她脑海里。
为了她不惜拍案而起、深情款款、仿佛非她不娶的“痴情浪子”形象。
被这些残酷而真实的描述,撕得粉碎。
她感到一阵后怕,脊背都有些发凉。
她有些庆幸。
张为民那一次突兀却又至关重要的提醒。
...
同时。
在采购科办公室里。
张为民也能从同事们午休时的闲聊中,听到一些关于许大茂的只言片语。
“听说了吗?宣传科那个许大茂,最近到处托人相亲,好像又黄了一个。”
“就他?算了吧,眼高手低的,为人又不行,谁家好姑娘能看上他?”
“我听说现在厂里不少人都说他在厂里的名声臭了,好像准备找厂外的女孩相亲。”
“那是肯定的,以他在厂里的名声,哪个女的会看上他?”
“这就麻烦了,到时恐怕真让他成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他有份正式工作,厂外的女的,才不会管这么多。”
张为民听到这些。
便知道。
娄晓娥肯定开始行动了。
毕竟以娄家的实力,想要把许大茂调查清楚,简直易如反掌。
……
与此同时。
二车间里。
气氛热烈得像是在提前过年。
当易中海亲自操刀。
将那罐散发着异国工业气息的“德制润滑油”注入到一台精密仪器中后,奇迹发生了。
伴随着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声。
在车间主任郭大撇子和几位核心技术员屏息凝神的注视下。
之前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精密仪器。
这一次的加工过程,顺滑得不可思议。
最终。
经过严格的检测。
样品的合格率竟然飙升到了惊人的98%以上!
“成功了!老易!真的成功了!”
郭大撇子看着手里的这份完美的检测报告。
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有些颤抖,几乎要跳起来。
易中海则是一脸高深莫测的笑道,“郭主任,我说了吧!”
“之前生成的样品合格率不达标,果然就是润滑油的因素。”
“接下来,只有大量采购这些特级润滑油,然后在每台仪器上面都配上一罐,到时这些出口的仪器,应该都能达到对方的要求。”
郭大撇子点了点头。
“老易,这次你的功劳不小,等会我就去和厂里的领导汇报,一定会把你的功劳给上报上去。”
“你就等着奖励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