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易中海的最终计划,果然阴毒!

换源:

  易中海!

听到这个名字。

张为民的心里,瞬间一片雪亮。

果然是他!

所有的线索。

在这一刻,都完美地串联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秘密任务,到郭大撇子的反复催促,再到此刻点出易中海这个幕后之人。

张为民彻底确认了。

这就是一个由易中海在背后精心策划的、针对自己的阴谋。

但他脸上。

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反而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原来是易师傅啊!那可是咱们厂的八级钳工,是真正的技术权威!他提出来的方案,那肯定错不了!”

他对着郭大撇子和王科长,立下军令状。

“行!既然是易师傅的建议,那我就再想想办法!我再出去跑跑,豁出去了,就算把四九城翻个底朝天,也一定把这东西给您弄来!”

郭大撇子听到这话,脸色才由阴转晴。

他觉得自己的施压起到了作用。

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科长则有些担忧地看了张为民一眼。

觉得他还是太年轻,太冲动。

被人几句话就激得大包大揽。

送走了郭大撇子。

张为民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易中海。

这个老狐狸总算是露出尾巴了。

张为民心里冷笑。

知道了幕后黑手。

他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了。

他要主动出击,彻底调查清楚。

易中海这个看似漏洞百出的阴谋背后。

到底还隐藏着怎样。

他还没想到的杀招!

接下来的几天。

张为民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忙碌”了起来。

他每天都早出晚归。

在同事们眼中。

他成了整个采购科最忙碌、最敬业的人。

他总是“行色匆匆”地离开办公室,营造出一种为了采购润滑油而四处奔波、焦头烂额的假象。

实际上。

他是在利用这段时间。

不露声色地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他通过和车间一些老师傅“闲聊”。

以及对整个精密仪器加工流程的“好奇”。

很快就确定了。

这次的采购任务。

虽然是真实的。

厂里确实需要这种润滑油来攻克技术难关。

提高出口仪器的加工合格率!

但这件事。

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易中海精心算计的痕迹。

从提出方案,到建议郭主任保密,再到利用郭主任向采购科施压。

每一个环节,都指向易中海。

虽然没有人看到易中海参与这些事情。

但是张为民已经确定了。

易中海就是这次计划的幕后黑手。

掌握了新的信息之后。

张为民脑子在飞速地运转。

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易中海所有可能的手段。

易中海的报复计划无非就是两种。

第一种。

是在张为民采购的过程中进行破坏,或者在他采购的渠道上做文章。

让他根本完不成采购任务。

采购不到特级润滑油。

到时候。

影响了全厂瞩目的出口创汇项目。

张为民这个具体负责人,自然要背上办事不力的处分。

这点也很好理解。

第二种。

则是等张为民辛辛苦苦把润滑油采购回来之后,再动手脚。

张为民仔细地思考了一会儿。

很快就否定了第一种方案。

易中海是个老狐狸。

做事讲究一击致命,而且要摘清自己。

特级润滑油这种东西。

本来就极难采购。

就算张为民最后采购不到,也属于正常情况。

甚至,如果因为润滑油问题,影响了精密仪器的生产,厂领导的责任也跑不掉。

易中海是八级钳工,厂里的老资历。

他不会不明白。

把事情闹大牵连太多人,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

他想要的是精准打击张为民。

而不是把整个采购科。

甚至厂领导都拉下水。

所以。

第一种方案。

虽然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张为民的目光,落在了第二种方案上。

易中海真正的杀招。

一定是在张为民把润滑油拿回来之后!

等张为民历经千辛万苦,成功采购了。

易中海再想办法。

让这批润滑油‘出问题’!

比如说。

在油里掺点杂质,或者干脆说张为民买回来的就是假货、劣质货!

到时候用了这油的精密仪器出了生产事故,甚至是报废。

耽搁了这个出口创汇的项目。

这个责任,就全部都算到张为民这个采购员的头上了!

到那时。

张为民不仅工作不保。

说不定还要背上一个‘破坏生产’的罪名。

甚至被当成敌特分子!

这才是易中海想要的。

一棍子把张为民打死,永世不得翻身!

想通了这一点。

张为民的背后,也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老东西真是歹毒!

这计谋,环环相扣,几乎无解!

易中海还真是老奸巨猾的家伙。

只是有一件事情。

张为民想不明白。

为什么易中海就笃定了张为民能采购到特级润滑油?

难道对方还有什么别的打算?

还是说。

不管张为民能不能把特级润滑油带回来。

易中海都已经早就想好了对策?

有办法对付张为民?

张为民摇了摇头。

不在想易中海到底是怎么设计的。

因为,现在他知道了易中海的大致计划。

就可以见招拆招了。

按理来说。

张为民现在最稳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把润滑油拿出来。

就一口咬定。

找不到!

买不着!

这样易中海所有的后手,都将胎死腹中。

对他再也构不成任何威胁。

张为民最多也就是挨几句“办事不力”的批评。

一劳永逸。

但是...

张为民的脑海里,浮现出车间工人们焦急的脸。

和采购科忙碌的众人。

以及,为国家赚外汇。

这几个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