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鱼获

换源:

  陈婶子回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手里面那四十斤的玉米面,仿佛并不那么真实。

就这么几步路,她就打开看了好几次。

她就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一样,甚至做梦都没梦到过这么美的事。

李军给的四十斤玉米面,只要了三块钱。

虽然陈婶子没钱去鸽子市买高价粮,但是也听人提起过,鸽子市的玉米面,就没低于一毛五的,前两年,还要高,打底就要五毛一斤。

这四十斤的玉米面要是真的,她要是贪心,转手就能赚三块。

加上易中海给的五块,一个月就平白的多了八块钱。

这八块钱,都顶她和婆婆手脚不停做大半个月的手工活了。

当然,以她的小心谨慎,也不会去贪这点的小便宜的。

陈家婶子倒是没有怀疑易中海和李军这两人会贪图陈家什么东西。

主要也是陈家没什么东西了。

一家子女人,老的老,小的小,就是她,也是四十来岁的人,看着五十多岁的,要什么没什么的。

“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多啊!”

最终,陈家婶子感叹道。

李军要是知道陈家婶子想的,铁定是要“呸”一声的。

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施舍的。

易中海要不是为了断了何雨柱的借口,别说一个月出五块了,就是一个月出五毛,那都别想。

他要是愿意,也不会拖到这个时候,才记起这院子里还有一家比贾家更困难的了。

哦,不对,李军自个就是无缘无故的愿意施舍的,他就是纯心善,见不得身边人过苦日子。

不过,他是有随身农场带来的底气。

要是没有随身农场,哪怕对方要惨到卖儿卖女,这厮估计也不会眨下眉头的。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说的就是这厮。

要是自个都吃不饱,吃不好,放到古代,这厮铁定是十八路反王当中最早拿刀的那个。

一阵听令哐啷的声音从院门那里传来。

要进屋的李军好奇的张望了一眼。

是阎阜贵这老抠推着他那辆当成了宝贝疙瘩的旧自行车钓鱼回来了。

今天老抠的运气不赖,车把手上挂着两条大鲤鱼,目测的话,得有两斤多三斤一条,车后座还帮着一个水桶,里面还装着水,看样子也有不少小鱼。

“狗屎运。”

李军暗骂了一句,两家人不对付,连带着李军现在也见不得阎家得什么好处。

骂完,眼不见为净,李军直接进了屋。

阎阜贵那边,喜笑眉开的。

他好久没出去钓鱼了,没想到今天跑北海和什刹海连接的那个河道放了两杆,却是意外连连。

不仅钓到了两条大的,就是巴掌大的鲫鱼,也是钓到了十来条,这会就放在水桶里面养着呢。

他刚进院子,三大妈杨来弟就迎了出来,见着这么多的鱼,一样的笑的脸上的褶子都要掉下来了,根本就合不拢嘴。

在家的阎解旷和阎解放俩兄弟,也一个个跑出来,帮拎鱼的帮拎鱼,帮提桶的帮提桶。

就是最小的女儿阎解娣,也帮着阎阜贵拿了渔具。

“当家的,这些鱼怎么安排?明儿去鸽子市?”

进了屋,三大妈看了眼外面,见没人,悄声的问阎阜贵。

阎阜贵此时心情不错,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烟,难得给自己点了一根。

他吸了一口,想了想,说道:“先不着急,一会我去问问对面那小子,看他收不收。”

三大妈一愣,她知道丈夫说的是谁,只是两家人大半年了,连句话都没说过,这会突然找过去,会不会让人以为他们老阎家认怂了。

阎阜贵微微的摇了摇头。

他脸色也挺复杂的。

但凡有的选,他是不想就这么低头的,尤其是他还是这院里的三大爷,跟一个年轻人低头,怎么都显得他这个三大爷没本事,压不住年轻人。

但昨天大儿子阎解成说的有道理,人给轧钢厂整了那么多的腊肉,不是一般事情能够整到的。

阎阜贵今天钓鱼的时候,也是考虑了许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爱吊文袋的他,想到的就是这句话,只要能给他带来好处,低个头,不丢人。

反正他阎阜贵爱钱的名声,院里人早就知道。

毕竟每到过年的时候,阎阜贵给人写个对联都要收人一把瓜子的事情,早就被人诟病了。

三大妈见丈夫自己有主意,也就没再多说。

“那我现在过去把人叫过来看鱼?”三大妈看向阎阜贵,征询意见。

“不急,让解成去,他俩一个单位的。”

阎阜贵回应道,然后大声喊起来:“解成,解成,阎解成?”

“别喊了,说是去跟新认识的姑娘见面,还没回来呢,可能要在外面吃饭了。”

三大妈解释道。

“外面吃饭?他有几个钱这么糟蹋?”

阎阜贵不满的责骂了句,但这话没人接。

看着已经放木盆里面一动不动的两条大鲤鱼,想了想,只好说道:“我自己去吧,希望那小子能给点面子。”

受限于这时代的工具,这两条鲤鱼已经明显的不见活了,可偏偏,死鱼是卖不上价的,就是供销社那边,都不稀罕收购。

阎阜贵其实打的就是李军年轻,不清楚水产收购这里面的道道,想要偷鸡一把。

他叮嘱三大妈:“赶紧放上水,别放多了,就鱼身子的一半,再把鱼拨正了,别让翻肚皮。”

趁着鱼还在张合腮板,阎阜贵抓紧时间的出了门。

快步的来到了东厢房前面。

他顿了顿脚步,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上前几步,敲响了李军家的屋门。

“咚咚咚”!

李军刚生好厨房的炉子,正考虑晚上吃什么好呢,就听见了敲门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