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背鲫?我都吃够了!

换源:

  这种鱼,

算是贵州特有珍稀鱼种。

这种生长在黔东南州深山里的稻田中的小型鲫鱼,

因通体金黄、肉质鲜美但繁殖困难,

曾濒临消失。

金灿灿的背脊在稻茬间忽隐忽现。

“像把碎金子撒进了水田。”

这种鱼对水质挑剔得很,

稍微受点污染就活不成,

老乡们都管它叫“稻田里的试毒银针”。

按理说金背鲫在京都是没有的。

可是

神奇的就是,

曾经有人在黑市上,

买到过金背鲫!

至于这金背鲫,

是怎么出现的,

众说纷纭,

有人说有人曾经贵州带来京都之后鱼跑了,

慢慢形成的群落。

有人说是是贵州的老乡,

来京都办事儿的时候,

带来的。

总之,

没人知道是怎么来的。

但是林天德知道,

因为那鱼就是他钓的,

因为吃腻了,

所以拿到黑市上换了一些明青花,

放在家里当洗脚盆。

而今天闫秘书来,

就是想让闫富贵这个本地坐地户,

帮找找。

“啊,

这,

小闫啊,

这与可能不太好弄。”

闫富贵听完了叙述,

本来想逞能的他,

知道了是李部长亲自要,

他也不敢乱说话了。

欺骗部长?

是他眼瞎了还是心瞎了?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闫秘书双眸微微一动,

拒绝了对方的拉扯。

“额,

额是,

是。”

闫富贵只能尴尬的送走了对方。

而此刻。

河边。

“哗啦——!”

一声巨大的水响打破了河湾的寂静。

一道刺目的金光,

猛地冲破浑浊的水面,

在夕阳的余晖下爆裂开来!

林天德只觉得眼前金光乱闪,

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一群鱼被硬生生拖离水面,

重重地摔在河岸的泥地上,

发出沉闷的“啪嗒”声。

这群与大约有十几条,

通体覆盖着巴掌大小、灿烂如纯金的鳞片,

每一片在夕阳下都流转着炫目的光晕。

巨大的尾巴还在不甘地、有力地拍打着地面,

溅起泥点和水花,

鱼鳃急促地开合着,

发出“嗬嗬”的声响。

“又是金背鲫?凑合吃吧!”

林天德冷哼一声,

不情不愿的往回走。

半小时后。

“哎哟喂!林天德!这扛的什么宝贝疙瘩啊?从城哪儿捡了块金砖回来?”

许大茂那油滑的腔调第一个响起来,

带着毫不掩饰的戏谑。

他正蹲在自家门口剥蒜,

一双眼睛滴溜溜地在林天德肩头的包裹上打转。

这一嗓子,

像往热油锅里滴了滴水,

前院瞬间就“噼啪”炸开了。

几个端着饭碗凑在一起闲扯的老太太停了嘴,

正在水龙头下哗啦哗啦洗菜的秦淮茹也直起了腰、

三大爷闫富贵从他那间小屋的窗户里探出头来,

推了推眼镜,

镜片后的小眼睛满是好奇。

“滚尼玛,

小心老子揍你!”

“嘿,

脾气真大嘿?”

许大茂不依不饶,

嬉皮笑脸地凑近两步,

伸着脖子使劲瞅,

“让大伙儿开开眼呗?别藏着掖着了!”

就在这时,

二大爷刘海中腆着肚子,

摇着他那把标志性的蒲扇,

慢悠悠地从后院踱了过来。

他一眼就瞅见了林天德肩头那怪异的、沉甸甸的包裹,

还有那条拖在地上的、沾着泥水却依旧难掩其色的巨大鱼尾。

刘海中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猛地瞪圆了,

蒲扇也忘了摇。

“站住!”刘海中一声断喝,

声音洪亮,

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几步就跨到林天德面前,

蒲扇几乎要戳到林天德的鼻子上,

一双眼睛死死盯住那个包裹,

声音陡然拔高,

充满了斩钉截铁的质疑:“林天德!你扛的什么东西?这鱼尾巴……金晃晃的?哪来的?!”

林天德不得不停下脚步,

闷声闷气地回答:“老子钓的。”

“钓的?!”

刘海中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荒唐的笑话,

蒲扇猛地往大腿上一拍,

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林天德脸上。

“这色儿!这是正经的野生金背鲫!稀罕物!城河里能有这玩意儿?耗子洞还差不多!你糊弄鬼呢!”

他越说越激动,

唾沫横飞,

手指头几乎要戳进林天德的眼睛里、

“怎么说话呢?往后闪一闪,

我这自行车可不长眼!”

林天德可不管这些老东西,

实际上他一直都是这个院子的刺儿头。

这年头,

不想被人欺负,

就得当个刺儿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