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周建华救人

换源:

  早餐过后,周建华整理妥当,准备去参加求职面试。

为了这场面试,他还特别精心打扮了一番。

穿上了系统出品的黑色皮鞋,蓝色警裤,以及的确良汗衫,整个人的气质愈发出众。

虽然从报纸上得知,这份工作只是给各个工厂的工人们上课,讲解一些基础的工业知识。

就像是办了一个工业扫盲班,不过周建华并没有打算应付了事。

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工人兄弟们,愿意来听课的人并不是为了镀金或是拿一张文凭。

他们是真的想从中学习知识,为祖国的工业建设贡献力量。

不论这次面试能否成功,周建华都觉得应当尊重这些工人。

所以他格外看重这次面试的机会。

这次招聘地点设在三里屯附近,也就是未来的酒吧一条街。

彼时的三里屯尚属郊区,还不像后世那样闻名遐迩。

于是,周建华吃罢早饭就急匆匆地赶过去了。

出了四合院后,周建华需要先走到东四十条大街上。

再一路向东前行,直到出了城区,继续往东走一段距离就能到达目的地。

................................................................

此时的东四十条大街是一条新建的双向四车道马路,汽车、马车、自行车和行人混杂通行。

道路两旁大多是两层的青砖古建筑,其间点缀着一些新建的四五层单位办公大楼。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周建华才接近城墙边缘,走到相当于后世二环以外的地方。

这个地方原本并无城门,过去要出城的话,要么绕道东直门,要么绕行朝阳门。

后来为了推进经济发展,特意规划了东四十条大街,并且在城墙上开了豁口,打通了内外城的联系。

而在当时的四九城,城墙几乎已经被拆除了大半。

只有一些地段还留有残缺的墙垣,其他地方早已与城外连通起来。

……

就在周建华即将走出内城之际,街上一辆普利斯小轿车忽然失去了控制。

尽管司机紧急降挡,车辆还是朝着一旁正在穿过马路、佩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们冲了过去。

“啊,快跑啊!”

“啊,小心!”

路边的人群和带队教师看到这一幕惊险的画面,立刻大声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

甚至有个别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跑去营救那些孩子们。

大部分的孩子见到疾驰而来的汽车,纷纷四散逃开,迅速躲避开汽车。

然而,在马路中央,有一个小女孩却像被吓呆了一样,愣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此时,汽车眼看就要撞上她了,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周建华顾不得弄脏自己的衣服,一个箭步冲向那个小女孩。

周建华猛地将孩子抱起,迅速跑到一边避险。

而此时,小汽车刚好与周建华擦肩而过。

...................................................................

最后,在驾驶员的紧急操控下,汽车才勉强停靠在路边。

车内传出一声威严又焦急的话语:“快去救人!”

车辆停稳后,后排座位走下来一位五十多岁、满脸威严的男子。

他立即带着秘书和司机赶忙去救人。

让杨兴文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身为工机部的领导,竟然差一点在车上发生了意外。

万一真出了什么事,他倒不怕这事传到老战友那里被人嘲笑;

让他最感到愧疚的,是他对不起那些无辜的群众。

出了这样的事故,无疑证明他作为工机部领导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幸运的是,刚才有一位好心人及时救走了孩子,否则他日后恐怕会每日自责不已。

只是还不清楚那个孩子是否受伤,所以一下车他就安排人先去救人。

“同志,您没事吧?”

“谢谢同志,要是孩子出了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向家长交代。”

年轻的带队老师赶紧跑过去查看状况,并关心地询问周建华是否受伤。

得知小朋友安然无恙后,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并衷心地向周建华道谢。

女老师从周建华手中接过了孩子,然后柔声细语地安抚受到惊吓的小女孩。

此刻,热心的群众已将那辆汽车团团围住。

“你们是怎么开车的?知不知道差点就撞到人了?”

“要不是那位同志出手相救,今天只怕要出大乱子!”

“没错,你们到底怎么回事啊?”

这些人虽然开着汽车,一看就知道是有身份的大领导。

...................................................................

但这会儿的群众不管这些,直接指责起了杨兴文等人。

“领导,这辆车昨天刚做过保养,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驾驶员心有余悸地向杨兴文解释说。

他们的车子每天都精心保养,但依然发生了这样的疏忽。

这让驾驶员心里非常难受。

“对不起,是我们工作不到位,回去之后我们一定会严肃查处问题。”

“争取确保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失误。现在咱们先看看有没有人受伤。”

“来,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位大英雄,今天若非他及时出手相助,后果不堪设想啊。”

“小伙子,你有没有受伤啊?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

面对情绪高涨的围观人群,杨兴文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失误。

当其他群众听到杨兴文诚恳的道歉后,便不再追究他的责任。

接着,杨兴文转头看向周建华,询问他是否受伤。

如果不是周建华及时出现,那个孩子恐怕会发生更严重的意外。

与此同时,其他群众也满面关切地注视着周建华,都期盼这位救人的英雄平安无恙。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