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拒绝入编

换源:

  “周老师,将来真的会出现能替代工人的工业机器人吗?”

“周老师,我们将来能够超过国外吗?”

“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吗?”

以往下课之后,这些工人学生总是急急忙忙地离开学校,因为他们得赶回工厂上班。

如果在路上耽误了时间,回到工厂可能连饭都没得吃。

然而今天不同寻常,在周建华结束课程之后,大伙儿并没有急匆匆地离开。

相反,所有人团团围住周建华,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问题。

特别是周建华所描述的那个充满未来工业景象的画面:

机械设备日益先进,钢铁产量日渐增长,汽车也将变得随处可见……

周建华勾勒出的这幅图景,令这些身处生产第一线的产业工人们心向往之。

“没错,虽然我们现在许多产业还要依赖进口才能发展起来。”

“但我坚信,以我们国家庞大的规模,未来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奋力拼搏。”

“因此,你们更应当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周建华满怀信心地对学生们说。

................................................................

刚才他提到的那个未来世界,在他人看来可能是设想。

但在周建华心中,这些并非空想,他确确实实见过这样的景象,因而他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尽管将来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但国家的整体发展趋势始终是向上提升的。

不过,这些成就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付出与努力。

因此,他真心希望这些工人能够刻苦学习知识。

毕竟他们都是各自工厂里的佼佼者或劳动模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声望,也不会被选送到学校来接受培训。

一旦他们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或许就有机会从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

这也正是周建华为何选择来到这里担任讲师的原因所在。

“好的,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没错,我们要认真学,相信周老师的展望一定能成真。”

“那周老师明天见!”

听到周建华如此肯定的话语,学生们深受鼓舞,并对此深信不疑。

他们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定能超越那些外国人。

此刻已没有任何一个工人学生,会因周建华的年纪而轻视他。

恰恰相反,他们对他表现得异常尊重,因为周建华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与众不同。

在这堂课中,他们的确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同时,他们也并不满足于以往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更加期待周建华后续关于机械认知的讲解。

跟周建华告别后,学生们纷纷返回各自的工厂。

周建华也整理好教材,准备将其放回办公室,然后回家。

由于他的课程只安排在上午,下午他无需待在学校。

...................................................................

刚刚回到办公室,周建华便被刘云叫走去见李成明组长,据说是因为李组长召唤他。

到达李成明的办公室后,周建华注意到现场还有位陌生男子在座。

他并未过多思考,径直询问李成明找他有何事。

“李组长,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建华,过来坐,这位就是我们的刘校长。”

今天把周建华叫来,是因为他今天上课的表现格外好。

我们觉得周建华有足够的能力在学校里全职教书,于是把他请过来,就是想听听他对这事的看法。

李成明没绕弯子,直接告诉周建华,学校领导已经做出了决定,希望他能够全职任教。原来,在刚才的会议上,杨兴文大领导的确对周建华的教学表现表示赞赏,而且周建华讲得确实很好。

于是,学校的领导们商量了一下,就决定让周建华专职在校教学。

刘校长接着说:“没错,建华,你的课讲得真棒,像你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们学校是很乐意接纳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今后你就可以专心负责本校学生的授课了。至于工读班嘛,我们可以安排其他老师负责。”

然而,在周建华表态之前,刘校长就已经开始给他安排新的工作任务了。他认为周建华不会拒绝这样一个可以正式编制的机会,因为一旦入编,不仅工资会上涨,其他福利也能和本校教师一样。

不过,周建华却出乎意料地回应道:“谢谢学校的看重,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了。我更习惯于和工人学生交流,所以我还是选择继续带工读班吧。如果让我转成全职讲师的话,那我就辞职不干了。”

...................................................................

周建华之所以来做讲师,就是因为他喜欢与这些工人接触。让他去教正规中专生,他并不愿意接受。

通过刚才的课程,他更加确信自己更适合与工人们相处。

他们的直接爽朗性格,与他的脾气更为契合。

此外,周建华还有一些其他的计划。因此,如果一直让他做全职讲师,他宁愿选择辞职。

刘校长一听,赶忙说:“啊,不必辞职,建华,你就专心负责工读班好了。建华,如果你将来改变了主意,或者有任何事情需要处理,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虽然刘校长对周建华的决定感到惊讶,但他还是尊重并接受了周建华的选择。

既然周建华不愿入编,那么也就随他去了。主要是校长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导致周建华辞职。

万一哪天杨兴文再来学校视察时,发现周建华不在这里,那他就无法向上面交代了。因此,只要周建华愿意留在学校工作,就一切照旧。

周建华对校长的态度感到有些困惑,但他并未深思。

...................................................................

他仅将其理解为学校对他授课的认可,并未意识到杨兴文曾经来过学校,而且还听了他一半的课程。

周建华向刘校长和李组长道谢后,便离开了。

“成明,以后学校的所有福利,都要给建华一份。”

当周建华走出校门后,刘校长立刻把这个事情交办给了李成明处理。

李成明对于此事并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学校和许多企业都有合作关系,每逢年节假日,员工福利总是很丰厚的。

多一个或少一个人的情况,在他看来并无所谓。此外,他对周建华的印象很好,乐意给予一些关照,况且上面的领导对周建华也很看重。

只要不违反规定,提升一下待遇自然不在话下。

周建华离开学校后,便朝老道口供销社的方向走去。杨兴文给他的自行车票还揣在他口袋里,于是他决定不再步行了。既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也应该给自己买辆自行车当作代步工具了。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