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的工作步入正轨,食堂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后,李卫国并没有满足于现状。
他将目光投向了工厂的生产设备,脑海中一直思索着如何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
而系统兑换的“初级机械设计图”,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为他指引了方向。
下班后,李卫国回到家中,顾不上休息,便迫不及待地铺开图纸,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他将现代车床知识与设计图相结合,全神贯注地绘制着半自动车床改良方案。
灯光下,他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手中的铅笔在图纸上留下一道道精准的线条。
李卫国深知工厂现有车床的弊端。
在日常生产中,他留意到工人需要频繁手动调整进给量,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出现误差,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于是,他在图纸上精心设计了一套自动进给装置,能够根据预设的参数自动控制进给量,大大减轻工人的操作负担。
同时,他还添加了刻度调节系统,使得工人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整加工参数,提高加工精度。
经过数天的努力,改良方案终于初步完成。
李卫国小心翼翼地卷起图纸,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他知道,这个方案一旦成功实施,将给工厂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变革,但他也不确定领导是否能够接受这个看似大胆的想法。
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李卫国来到厂长办公室。
他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应允后走进办公室。
厂长正坐在办公桌前,审阅着文件,看到李卫国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问道:“小李啊,找我有什么事?”
李卫国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厂长,我利用系统兑换的设计图,结合现代车床知识,绘制了一份半自动车床改良方案。
我发现咱们工厂现有的车床效率低下,工人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想通过这个方案进行改进。”
说着,他将图纸铺展在厂长的办公桌上。
厂长看着图纸上复杂的线条和新颖的设计,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小李,你的想法很新颖,但是这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啊。
咱们工厂一直沿用现有的车床生产模式,突然要进行这么大的改动,风险不小啊。”
李卫国心中一紧,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诚恳地说道:“厂长,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我认为,这是提升工厂生产效率的一个好机会。
如果我们不尝试创新,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厂长看着李卫国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摇。
他说道:“小李,不是我不支持创新,只是这个方案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而且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李卫国连忙说道:“厂长,为了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我用食堂的和面机改装成了一个简易模型,能够演示自动进给功能。
您看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展示一下?”
厂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小李,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如果你的模型真的能实现你所说的功能,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成立研发小组的事情。”
李卫国心中大喜,他赶忙回到食堂,将改装好的简易模型搬到工厂的会议室。
厂长以及几位技术骨干都来到了会议室,他们看着摆在桌上的简易模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李卫国深吸一口气,开始演示起来。
他打开电源,启动模型,只见模型上的模拟刀具在自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移动,精准地完成了模拟加工过程。
一旁的刻度调节系统也清晰地显示着各项参数,整个演示过程流畅而稳定。
厂长和技术骨干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纷纷围上前去,仔细观察模型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厂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拍了拍李卫国的肩膀,说道:“小李,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这个自动进给功能确实很实用,如果应用到车床上,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其他技术骨干也纷纷点头称赞:“是啊,这个设计太巧妙了,没想到还能这样改进。
”“小李,你可真是咱们工厂的技术天才啊!”
看到大家的认可,李卫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厂长思索片刻后,说道:“小李,鉴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我决定批准成立专项研发小组,由你担任组长,负责半自动车床的改良工作。
希望你能带领团队,早日完成这项任务,为工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卫国激动地说道:“谢谢厂长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