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银行领导李行长坐在轿车后座,身子前倾,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道路,仿佛要用目光将前方的阻碍穿透。
“快,给我再开快点!”
他的声音急促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满脑子都被那十万美金的外汇占据。
在他眼中,只要能抢在他人之前赶到红星轧钢厂,成功说服李小凡把这笔外汇存入自家银行,那便是他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功绩。
司机双手紧握住方向盘,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顺着脸颊滴在座椅上。
他不断踩下油门,汽车如离弦之箭般疾驰,原本需要一小时的车程,在这般疯狂催促下,仅仅半小时就抵达了轧钢厂。
李行长推开车门,微微弯腰钻出车厢,一边抬手整理着自己有些褶皱的领带,一边挺直脊背,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自信从容,朝着办公楼大步走去。
可当他走到厂外,目光扫到停车场那一排熟悉的黑色轿车时,心脏猛地一缩,“咯噔”
一下。
“糟了,难道其他部门的人也得到消息了?”
字,脚步不自觉地加快,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急促的声响。
李行长踏入办公楼,楼道里灯光昏黄,他朝着厂长办公室的方向匆匆走去。
每走一步,他的心跳就愈发急促,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当他拐过最后一个转角,看到厂长办公室门口那一群人时,心里一沉,知道自己还是晚了一步。
尽管银行离得近,可政府部门在消息传播上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比他更快知晓了这笔巨额外汇的到账。
工业部的黄科长眼尖,率先瞧见了李行长,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快走几步迎上前,伸出右手热情地说道:“哟,李行长,真是巧啊,您也来了。”
李行长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握住黄科长的手,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尴尬与无奈,说道:“是啊,黄科长,太巧了。”
这时,外联部的小领导站在一旁,直言不讳地开口:“大家也别拐弯抹角了,咱们心里都清楚,都是冲着那笔外汇来的。”
此话一出,原本还算平和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眼神交汇在一起,充满了微妙的竞争意味。
李行长表面上依旧神色镇定,可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他心里明白,自己所在的不过是分行,在与政府部门竞争时,手中的筹码实在有限,分量远远不足。
恰在此时,李小凡听到外面的嘈杂声,推开门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李行长眼睛瞬间一亮,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立刻抓住机会,向前跨出一步,脸上堆满笑容说道:“李厂长,冒昧问一句,您打算怎么处置那笔外汇呢?”
李小凡扫视了一圈众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说道:“这只是第一批,后续还会有更多外汇进账。”
李行长一听,心中大喜,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大笔业绩即将到手。
李小凡紧接着又说:“我琢磨着,这外汇可以用其他东西来交换,各位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各部门的小领导们一听,顿时像炸开了锅,纷纷争抢着抛出优惠条件。
税务部的小领导动作最快,抢着说道:“李厂长,只要您配合,我们税务部门可以把你们轧钢厂的税率调到最低水平,这可是实打实的优惠,能为厂子省下不少钱呢。”
土地交通部的领导也不甘落后,连忙说道:“我们可以把隔壁三亩工业用地划给你们,还负责修一条新路直通厂门口,这对厂子的运输和未来扩张都大有好处啊。”
李小凡静静地听着,微微点头,心里暗自盘算,这些条件对轧钢厂的未来发展确实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能解决不少潜在的难题。
银行行长看着各部门给出如此诱人的实际好处,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咬了咬牙,一狠心说道:“李厂长,我们银行愿意出一百万收购您这十万美金,而且在我们银行,您以后所有交易都能享受最大程度的优惠,不管是贷款额度还是利率,都给您最优惠的政策。”
李小凡听了,心中猛地一动,他转头看向银行行长,又扫视了一圈其他部门的小领导,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各部门的小领导们都屏气敛息,紧张地盯着李小凡,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错过他的任何一个表情。
他们都盼着李小凡能选择自己部门给出的方案,那将是他们工作上的重大成果。
李小凡思索了好一会儿,觉得各方给出的利益已经基本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行,我答应把美金转到你们银行账户,不过银行必须把钱打到我们工厂的对公账户,而且各项优惠政策要白纸黑字写清楚。”
各部门的小领导们听到李小凡答应了,都长舒了一口气,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们之前一直担心李小凡会长期持有外汇,现在看来,这个棘手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事情谈妥后,各小领导纷纷走上前,与李小凡握手道别。
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虽说没有获得物质上的直接收益,但成功争取到外汇,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成就。
李小凡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领导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也很是满意。
他心里明镜似的,将外汇换成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对轧钢厂的未来发展更为有利。
李小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
他深知,钱留在手中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和发展中,才能实现增值。
这次用十万美金换来的税率降低、土地划拨和修路等好处,在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他通过这笔交易,为轧钢厂谋取了长远的利益,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