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陈抗日就从办公室取来了当天的送货单据。
于大勇接过单子说道:“今天要送五家工厂。建华,你和抗日负责送两家,一家是轧钢厂,另一家是机械厂。
我带着锦州送两家,剩下的那家离得比较近,三柱,你跑一趟。”
几人拿上各自的单据,便开车前往仓库装货。
易建华驾驶的这辆卡车额定载重为一点五吨,但在当时,根本没人会管是否超载。
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卡车大多都有些毛病,主要就是超载造成的。
一点五吨的载重,最后竟然装了三吨多的货物,超载幅度都超过一倍了。
拿到单据的陈抗日对易建华说:“易师傅,咱们走吧,货已经装好了。”
易建华有些疑惑地问:“抗日,我记得这辆车的载重是一点五吨,可我看咱们装的货恐怕有三吨多吧。”
陈抗日回应道:“易师傅,这辆车的具体载重是多少,我还真不太清楚,不过今天咱们给轧钢厂送的货,就有七千斤呢。”
作为来自后世的大车司机,易建华惊讶地问:“抗日,咱们这超载都快一倍多了,难道没人管吗?”
陈抗日一脸疑惑地说:“谁会管啊,现在的情况是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只要装得下、拉得动,就可劲装。领导还巴不得一趟能送两家的货呢,这样咱们送货的速度也能更快。
至于车子能不能拉得动,只要还能跑就行。”
易建华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后世,这才反应过来现在是1958年,又不是2025年,说不定现在连交通法都没有,谁会去管你超不超载呢。
他摇了摇头,把后世的法律法规抛到脑后,看来得好好适应一下现在的制度,不然以后肯定会闹出笑话。
易建华今天是第一天上班,很多事情都不懂,而于大勇又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手可用,所以只好让他直接上岗,这也使得他凡事都得问。
“抗日,这一整车的猪肉,都是轧钢厂的配给吗?”
陈抗日回答:“嗯,这是轧钢厂一个月的配给量。他们是大厂,有自己的库房,能够储存一个月的量。
要是换成其他小厂,没有库房,咱们就得隔三差五地送一趟。
所以说,给轧钢厂送货的活还是比较好干的。”
易建华发动车辆,朝着轧钢厂驶去。
陈抗日毕竟已经来了一两年了,虽然车技一般,但对路线却很熟悉。
在陈抗日的指引下,易建华开着车缓缓前行。
尽管当时的道路并不宽敞,但路上几乎没有汽车,最多就是自行车和行人,他们看到卡车都会主动避让。
车子开得慢,是因为超载了,易建华不敢开得太快。
这辆G506卡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77公里每小时,但现在易建华开车的速度最多也就三十多公里。
连后世的电动车速度都比不上。
陈抗日问道:“易师傅,这速度是不是有点慢了?我之前跟过于队的车,他也开过这个型号,他起码能开到五六十公里的时速。”
易建华不慌不忙地说:“抗日,你知道为什么咱们驾驶员会发生这么多事故吗?”
陈抗日哪里知道这些,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
易建华接着说:“事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因为超重和超速。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咱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会导致事故发生。
所以在咱们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子本来就超载了,开慢点没什么问题,但要是开快了,可能连刹车都来不及。”
陈抗日没有说话,只是觉得易建华过于谨慎了。
不过,他在指路的同时,还是一直盯着易建华的操作,想看看易建华的驾驶技术如何。
但看了一会儿他就明白了,这位易师傅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人,整个开车的动作,无论是挂挡还是打方向盘,都十分流畅,没有丝毫生硬的感觉。
如今才知晓,当下的方向盘是没有助力系统的。
完全要依靠手臂的力量来操控,要是没有点力气,根本就开不了现在的卡车。
肉联厂和轧钢厂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远。
就算是步行过去,花费的时间也不到一个小时。
所以,虽然易建华开车的速度不算快,但也仅仅用了一二十分钟,就开到了轧钢厂的大门口。
在厂区的大门口,保卫科的人员把易建华的车拦了下来,上前进行询问。
这家轧钢厂在附近属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是工业部的重点单位,仅仅工人就有一万多人。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拥有万余名工人的大厂来说,保卫科工作人员的检查是相当严格的。
陈抗日拿出肉联厂的单据,递给了保卫科的工作人员。
经过检查之后,车辆才被允许进入。
易建华注意到,现在的保卫科和后世的看门大爷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保卫科配备着真枪实弹,并且拥有执法的权力,而且这些保卫科的人员,大部分都是退伍的士兵,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战术素养是毋庸置疑的。
易建华得到放行后,开车进入厂区,在陈抗日的指挥下,把车子停在了一处仓库的前面。
这个时候,轧钢厂的后勤领导已经带着几个工人在仓库门口等候了。
看到车子停下来,那位领导满脸笑容,快步走上前来。
“两位同志辛苦了,大中午的还麻烦你们跑一趟。”
易建华和陈抗日下了车,笑着回应。
为什么说肉联厂是好单位呢?现在京城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厂要吃肉,要么是由肉联厂送货,要么就得自己去拉,不然的话,要是你有本事能采购到计划外的物资,那才算你厉害。
所以,这些工厂的后勤领导,对待肉联厂的人都非常热情,尽量不去得罪他们,毕竟万一到时候对方给你使绊子,难受的还是自己。
轧钢厂的工人们迅速打开车厢,准备卸货。
后勤领导一边帮忙,一边打量着车上新鲜的猪肉,眼里满是欣喜。
“咱们厂子里已经好久没进这么多好肉了,工人们可有口福了。”
工人们正在卸货的时候,后勤领导拉着易建华和陈抗日,坚持要请他们去食堂吃饭,毕竟大中午的过来送肉,不请吃一顿饭也说不过去。
两人推辞不过,就跟着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