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兵王归来,厂花深夜送上门,开局就送五只鸡?

换源:

  南锣鼓巷,灰墙黛瓦间,夕阳的余晖如同融化的金子,懒洋洋洒在斑驳的砖石路面。

张棒肩上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军用帆布包,里面是他的全部家当。

他身姿笔挺,褪色的军装依旧显出几分硬朗,与巷子里悠闲晃荡的居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空气中混杂着煤炉子冒出的烟火气,还有各家窗户飘出的炒菜香,是那种久违的、属于市井的熟悉味道。

孩童的追逐打闹声,自行车清脆的铃铛声,还有若有若无的收音机唱段,织成一片鲜活的背景音。

张棒深吸一口气,这空气不再是军营中凛冽的寒风,也不是训练场上弥漫的硝烟,而是带着油盐酱醋的人间烟火。

他目光锐利,扫过每一处熟悉的角落,墙根下歪斜的枣树,门楼上褪色的春联,心中百感交集,离家多年,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丈量过一般精准,这是部队刻在他骨子里的印记。

巷子里的老街坊们,有的端着饭碗蹲在门口,有的摇着蒲扇闲聊,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这个陌生又似乎有些眼熟的年轻人身上。

张棒的出现,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阵阵涟漪。

他刚走到自家那扇略显破旧的院门前,手还没碰到门环,身后忽然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动静。

几辆锃亮的自行车,簇拥着一个身材微胖、穿着干部服的中年人,径直朝着这边过来。

为首那人正是轧钢厂大名鼎鼎的杨厂长。

杨厂长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人未到声先至。

“哎呀,是张棒同志回来了吧?可把你盼回来了!”

他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握住张棒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欣赏。

随行的秘书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个公文包,也跟着赔笑。

这突如其来的阵仗,让整个胡同口瞬间安静下来。

探头探脑的街坊们,眼神里充满了惊奇与探究,窃窃私语声嗡嗡响起。

杨厂长的大嗓门继续在巷子里回荡。

“张棒同志,你在部队的英勇事迹,我们厂党委都听说了!你是我们工人阶级的骄傲,是我们轧钢厂的宝贝疙瘩啊!”

杨厂长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每一句都掷地有声,确保周围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张棒对这般盛情有些始料未及,但军旅生涯早已让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杨厂长,眼神深邃,让人看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这份超出年龄的沉稳,让杨厂长心中更是高看一眼。

杨厂长似乎非常满意这种效果,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提得更高。

“同志们,我宣布一件大好事!张棒同志从今天起,就是我们轧钢厂的人了!厂里特批,张棒同志担任咱们厂最紧缺的二级驾驶员岗位!起薪八十块!以后还会涨!”

“八十块!”

人群中发出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个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拿到三四十块已经算高薪,八十块,那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更别提二级驾驶员这个岗位,不仅体面,而且自由,是无数年轻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

杨厂长手一挥,他身后立刻有人抬上几个沉甸甸的麻袋,还有一口装着五只肥硕活鸡的大竹筐。

鸡毛油亮,咯咯叫着,充满了生命力。

“这不,厂里给安排了住房,还特意准备了些米面油,这五只鸡,给张棒同志接风洗尘!”

白花花的大米,雪白的面粉,金黄的豆油,还有那五只活蹦乱跳的鸡,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诱人。

街坊们的眼神,从最初的惊讶,迅速转变为赤裸裸的羡慕,甚至夹杂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嫉妒。

这阵仗,比过年还要隆重。

张棒看着这一切,心中了然。

这份厚待,是他用战场上的血与汗,用一身的荣誉换来的。

他没有过多的客套,只是微微颔首,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

“杨厂长,您太客气了。感谢厂里的安排。”

不卑不亢,言辞简洁。

杨厂长与张棒之间,一种上级对有功下属的关怀与倚重关系,在众目睽睽之下迅速建立。

街坊邻居们看张棒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打量一个普通回乡青年,变成了仰望一个前途无量的“大人物”。

张棒能清晰感受到杨厂长传递过来的善意,还有那份久违的、来自家乡的重视,一股暖流在他心中缓缓淌过。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突兀地响起一个机械的电子音。

【叮!储物空间系统绑定成功!新手大礼包:10立方米独立空间,基础物资包(粮食100kg,猪肉10kg)已发放!】

张棒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他面上不动声色,仿佛什么也未曾发生。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被他暂时压在了心底。

杨厂长亲热地拍了拍张棒的肩膀,笑容更加灿烂。

“小张啊,今天先好好休息,熟悉熟悉家里。明天就来厂里报到,我让林主任亲自带你转转,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好的,杨厂长。明天我准时到。”

张棒应道,目光沉静。

南锣鼓巷的傍晚,因为这场特殊的欢迎仪式,变得不再寻常。

而张棒的人生,也从这一刻起,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