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技术革新,初露锋芒

换源:

  走在回四合院的路上,李建国的心情非常愉悦。第一天上班,一切顺利,不仅成功入门了钳工技术,还得到了老师傅的初步认可。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凭借系统的帮助,一定能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周末很快就到来了。

在红星军工厂上了几天班,李建国已经初步适应了工厂的节奏。在杨师傅的悉心指导和自身“简化技能系统”的加持下,他的钳工技术突飞猛进。从最初的生涩,到现在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锉削、锯割、划线等基础操作,甚至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钻孔和攻丝。他的进步速度,让整个钳工车间的人都为之侧目,杨师傅更是把他当成了宝贝疙瘩,倾囊相授。

李建国深知,技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他学习得格外刻苦。每天除了完成杨师傅布置的练习任务,他还会主动找一些废旧的零件进行拆解和研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杨师傅和其他老师傅请教。他的勤奋好学和谦逊有礼,也赢得了车间里大多数人的好感。

这个周末,李建国难得没有去厂里加班。他打算好好休息一下,顺便把小屋里一些琐碎的事情处理一下。

一大早,他就起来了。简单吃了点早饭,便提着水桶去院子里的公共水龙头打水。这个年代,自来水还没有普及到每家每户,一个院子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公共水龙头,大家用水都要排队。

他来到中院的水池边,此时已经有几位邻居在排队打水或者洗漱了。看到李建国,大家都客气地跟他打招呼。经过这些天的相处,院里的人都知道李建国在红星军工厂上班,而且是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不像以前那么木讷了,待人接物也显得沉稳有礼。

“建国,这么早就起来打水啦?”三大爷阎埠贵端着一个搪瓷脸盆,乐呵呵地跟李建国打招呼。他现在对李建国的态度,比以前热情了不少。毕竟,红星军工厂的工人,那可是“铁饭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三大爷早。今天休息,想着早点把水打回去。”李建国微笑着回应。

就在李建国排队等着打水的时候,只听院门口传来一阵自行车铃铛的清脆响声,以及一个略显尖细,带着几分得意洋洋的说话声。

“哎哟喂,可算是回来了!这乡下放电影,可真是个辛苦活儿!不过啊,咱也算是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贡献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一身的确良白衬衫,外面套着件灰色中山装上衣,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约莫二十七八岁的瘦高个青年,正推着一辆半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从院门外走进来。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看起来像是放映机用的铁皮箱子,只是那箱子瘪瘪的,显然里面是空的。

这人正是住在后院的许大茂,红星轧钢厂的电影放映员。

许大茂这个人,平日里就喜欢显摆自己“文化人”的身份,总觉得高人一等。他仗着自己是放映员,经常下乡放电影,能捞到一些额外的油水和土特产,所以在院里人面前,总是带着一股子莫名的优越感。

此刻,他刚从乡下放电影回来,虽然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但精神头却很足,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他看到院子里不少人都在,更是铆足了劲儿想显摆一番。

“哟,大茂回来了啊?这趟去乡下,又受欢迎了吧?”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大婶笑着打趣道。

许大茂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他停好自行车,清了清嗓子,唾沫横飞地吹嘘起来:“那可不!我跟你们说,乡下那些老乡,热情着呢!知道我是城里来的放映员,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的。电影放完了,村长还非拉着我喝酒,说我给他们带来了精神食粮!我们厂领导也说了,我这工作啊,虽然辛苦,但是意义重大,是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岗位!”

他一边说,一边还得意地拍了拍自行车后座上那个空空的放映机箱子,仿佛那里面装着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似的。

院里的人大多都习惯了许大茂这副德行,有的人敷衍地应和几句,有的人则是不以为然地撇撇嘴,继续干自己的活。

许大茂吹嘘了一圈,目光落在了正在打水的李建国身上。他看到李建国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旧军装,身材挺拔,气质沉稳,跟他印象中那个有些土气的李建国不太一样。他知道李建国最近分到了红星军工厂上班,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他许大茂好歹是个“文化人”,放映员,李建国一个刚退伍的,凭什么能进比他们轧钢厂还好的军工厂?

于是,他便主动凑了上前,想在李建国面前也显摆显摆自己的“能耐”和“见识”。

“哟,这不是建国兄弟吗?今儿个休息啊?”许大茂脸上堆着笑,语气却带着几分刻意的亲热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李建国此时已经打好了水,正准备提着水桶回屋。他看到许大茂凑过来,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嗯,许哥回来了。”他对许大茂这种爱慕虚荣、两面三刀的人,向来没什么好感。

许大茂见李建国反应平淡,也不在意,自顾自地继续吹嘘道:“建国兄弟,你是不知道啊,我这放映员的工作,看起来风光,其实辛苦着呢!经常要下乡,一去就是好几天。不过啊,也长见识!乡下那些地方,虽然穷点,但民风淳朴。我每次去,都能带回来不少山货野味呢!不像你们在工厂里,天天对着那些机器零件,多枯燥啊!”

他这话,明着是在说自己工作辛苦,实则是在暗示自己的工作比李建国在工厂里当工人要有意思得多,也更有油水可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