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组的老工人们,都为他感到高兴,也对他更加钦佩。
他们都觉得,这个李建国,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而李建国,则把这些荣誉和奖励,都化作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他并没有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刻苦地钻研技术,努力提升自己。
他知道,学无止境,技术的天地,广阔无垠。
除了努力工作,李建国也开始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他用之前积攒下来的布票和这个月刚领到的工资,去了一趟供销社。
他要给自己做两身崭新的工装。
在这个年代,衣服的款式和颜色都比较单调,工装几乎是所有工厂男职工的标配。
但即便是工装,布料的好坏,做工的精细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李建国在供销社里,仔仔细细地挑选着布料。
他最终选择了一种当时非常流行的蓝色卡其布。
这种布料厚实耐磨,挺括有型,颜色也比较正,做出来的工装,穿在身上会显得非常精神。
选好了布料,他又找了一家信誉不错的裁缝铺,请裁缝师傅按照他的身材尺寸,精心裁剪制作。
他对裁缝师傅的要求是,工装不仅要合身,还要板正,线条要流畅,不能有丝毫的拖沓和褶皱。
过了几天,两身崭新的蓝色卡其布工装就做好了。
李建国试穿了一下,非常满意。
新工装挺括合身,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穿在他那高大笔挺的身材上,更显得他精神抖擞,英气勃勃,完全凸显出了他军人出身的良好气质。
第二天,李建国就穿着崭新的工装去上班了。
当他走进红星军工厂的大门,走进钳工车间的时候,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哟,建国,换新衣服啦?真精神!”
“这身工装不错啊!料子好,做得也板正!”
“建国穿上这身新衣服,看起来更帅了!”
同事们纷纷向他投来赞许和羡慕的目光。
尤其是厂里一些年轻的女工,看到李建国焕然一新的模样,更是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有的甚至还偷偷地脸红了。
李建国虽然外表看起来沉稳平静,但心里还是有些小得意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能穿得体面一些,精神一些,谁不乐意呢?
下班后,李建国穿着新工装回到四合院。
他刚走进院子,就被眼尖的邻居们给发现了。
“哎哟喂,这不是建国吗?穿上新衣服,我差点都没认出来!”三大妈依旧是那么咋咋呼呼,第一个凑了上来,上下打量着李建国,眼神中充满了惊艳和羡慕。
“建国这身衣服真好看!是新做的吧?料子真好!”
“可不是嘛!这蓝色卡其布,现在可不好买呢!得不少布票吧?”
“还是军工厂待遇好啊!看人家建国,穿得就是体面!”
院里的人们,围着李建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语气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在这个普遍穿着朴素,甚至打着补丁的年代,一身崭新挺括的工装,无疑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阎埠贵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看到李建国身上的新工装,镜片后的眼睛都快直了。
他一眼就看出,这料子是上好的卡其布,做工也精细,这一身下来,没个十几块钱和七八尺布票,根本拿不下来!
“建国啊,你这……真是鸟枪换炮了啊!”阎埠贵酸溜溜地说道,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他自己那身中山装,都穿了好几年了,洗得都快发白了,也舍不得换新的。
再看看李建国,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穿上这么好的新衣服,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李建国听着众人的议论,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厂里发的旧工装穿着不合身,就自己做了两身换着穿。
也没花多少钱。”
他依旧是那么低调谦逊,不愿过多张扬。
但他的这副新行头,还是在四合院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都觉得,这个李建国,不仅工作好,本事大,连穿衣打扮,也比院里其他人要强上一筹。
真是个有出息的年轻人啊!
秦淮茹此时正在院子里的水池边洗衣服。
她家里孩子多,每天都有洗不完的衣服。
她的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肥皂水里,已经冻得有些红肿了。
她抬起头,正好看到李建国穿着那身崭新的蓝色卡其布工装,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阳光下,那挺括的布料泛着微微的光泽,衬托得李建国身材愈发挺拔,气质也更加出众。
秦淮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在李建国身上多停留了几秒钟。
她看着李建国那精神抖擞的模样,再看看自己孩子身上那些打满了补丁、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像打翻了调料瓶一般,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有羡慕。
羡慕李建国年轻有为,工作好,收入高,能穿上这么体面的新衣服。
有嫉妒。
嫉妒李建国的好运气,嫉妒他能过上比自己好得多的生活。
有无奈。
无奈自己家境贫寒,男人不争气,孩子又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连给孩子做件新衣服的能力都没有。
有迷茫。
迷茫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这样的苦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她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俏姑娘,也曾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可如今,却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变成了现在这个憔悴不堪的黄脸婆。
如果……如果当初……
秦淮茹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默默地低下头,继续搓洗着手中的衣服,但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滴落在冰冷的肥皂水里,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她知道,自己和李建国,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