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大爷的算盘又响了

换源:

  这样一来,不就能省下一笔请木匠的工钱了吗?

“建国啊,你这手艺,看起来还真不赖啊!是以前在部队里学的吗?”阎埠贵继续套着近乎。

“算是吧,以前在部队里也接触过一些。”

李建国含糊地应道。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靠系统速成的吧。

院里的孩子们,更是对李建国做木工活充满了好奇。

他们围在李建国身边,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看着木屑飞舞,听着叮当的声响,觉得比看电影还要有意思。

李建国并没有因为众人的围观而分心。

他依旧专注于手中的活计,每一个步骤都做得非常认真细致。

他先是把桌子腿和桌面都开好了料,然后开始制作榫卯结构。

这是木工活里最关键,也是最考验技术的一环。

李建国凭借系统赋予他的知识和技巧,再加上他那双在钳工车间里锻炼出来的稳健的手,凿出来的卯眼方正合适,做出来的榫头也严丝合缝。

他把桌子腿和桌面用榫卯结构拼接起来,再用木楔子加固。

很快,一张看起来非常结实耐用的方桌的雏形,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院里的人们看着那张初具规模的桌子,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哎哟,建国这手艺,还真行啊!这桌子做得,真板正!”

“可不是嘛!这榫卯结构,做得多好啊!比外面那些木匠做得都强!”

“建国啊,等你这桌子做好了,也给我们家打一个呗?工钱好商量!”已经有邻居开始动起了心思。

李建国听着众人的夸奖,只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这还只是个开始。

等他把桌子、椅子、衣柜都做出来,肯定会更加让人刮目相看。

他没有理会那些想让他帮忙打家具的请求,继续埋头苦干。

整个周末,李建国都沉浸在做木工活的乐趣中。

他仿佛又回到了在钳工车间里钻研技术的状态,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他不仅打出了一张结实美观的方桌,还顺便做了四把配套的椅子。

椅子的结构虽然简单,但他却做得非常用心,每一把椅子都打磨得光滑圆润,坐上去也非常稳当。

看着自己亲手打制出来的这些家具,李建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几件家具,更是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见证。

而四合院里的邻居们,也通过这件事情,对李建国又多了一层新的认识。

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工作好,会打猎,会修自行车,竟然连木工活都做得这么漂亮!简直就是个全才啊!

一时间,李建国在四合院里的名声,又响亮了几分。

李建国在自家小屋前的空地上叮叮当当做木工活,这在四合院里可是件新鲜事。

平日里,院子里除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就是各家各户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再不然就是邻里之间扯着嗓子聊天或者争吵的声音。

像李建国这样正儿八经摆开架势干木匠活的,还真是头一回。

因此,他这一开工,立刻就吸引了院里不少闲着没事干的邻居前来围观。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好奇的,有赞叹的,也有在心里打着小九九的。

就在众人围着李建国,看着他有条不紊地锯木头、刨木板,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略显臃肿的身影,背着手,挺着个大肚子,官里官气地从人群中挤了进来。

来人正是院里的二大爷,刘海中。

刘海中这个人,官迷心窍是出了名的。

他总觉得自己是院里的领导,什么事情都想插一脚,管一管,以显示自己的“能耐”和“权威”。

上次他想借着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的事情,敲打一下李建国,结果反被李建国不经意间亮出的军官退伍证和红星军工厂工作证给镇住了,碰了一鼻子灰,心里一直憋着股劲儿呢。

此刻,他看到李建国在做木工活,而且还引来了这么多邻居围观,觉得这又是一个他可以“指点江山”,展现自己“领导才能”的好机会。

他虽然对木工活一窍不通,但并不妨碍他摆出一副自己很懂行的样子。

“咳咳!”刘海中重重地咳嗽了两声,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走到李建国跟前,伸长了脖子,眯着眼睛,装模作样地打量着李建国正在处理的木料,以及他刚刚锯好的一块木板。

“嗯,建国啊,你这……是在做木工活儿啊?”刘海中明知故问地开口了,语气中带着一股子领导视察下属工作的派头。

李建国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看了一眼刘海中,平静地点了点头:“是啊,刘二大爷。

家里缺几件家具,就自己动手试试。”

刘海中闻言,立刻摆出了一副经验丰富的老木匠的架势,伸出粗壮的手指,对着李建国面前的木料指指点点起来:“建国啊,你这年轻人,有想法,肯动手,这是好事。

不过啊,这木工活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你看你这块木板,锯得就不太直溜,这边有点歪了,那边又有点斜了。

还有这木料的选择,你得看纹理,看硬度,不能瞎用……”

他唾沫横飞,说得头头是道,仿佛自己真是个经验丰富的木工大师傅似的。

实际上,他连锯子怎么拿才稳当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木材纹理、榫卯结构了。

他纯粹就是在那里瞎指挥,胡咧咧,目的就是想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博学”和“领导才能”,顺便也想压一压李建国的风头。

围观的邻居们,有的听得云里雾里,觉得二大爷说得好像挺有道理;有的则在心里暗自发笑,知道刘海中又在装腔作势了。

李建国听着刘海中这番漏洞百出的“指点”,心中只觉得好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