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国谦虚地说道。
两人就这样,因为一本共同看过的医学科普读物,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
他们从书中的内容,聊到工厂的安全生产,又聊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和急救方法。
在交谈中,李建国发现,林婉如不仅长相清秀,性格温柔,而且非常有学识,有见解,谈吐不凡。
她对医学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而且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解释清楚。
她待人接物也很有分寸,既不显得过分热情,也不显得冷淡疏离,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而林婉如,也对李建国这个看起来沉稳干练,谈吐不俗的年轻技术骨干,产生了一丝好奇。
她发现,李建国虽然是个工人,但却对医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很有深度。
他说话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自信和力量,给人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
两人简单交谈了几句,虽然时间不长,但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初步的好印象。
李建国觉得,这个林婉如,似乎就是他心目中理想伴侣的模样。
温婉得体,知书达理,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又懂得关心他人。
而林婉如,也觉得李建国这个年轻人,与她之前接触过的那些追求者,有些不太一样。
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成熟稳重,又不失锐意进取的气质,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多了解他一些。
联谊活动结束后,李建国和林婉如礼貌地道别。
虽然没有互留联系方式,但彼此的心中,都留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生根发芽。
李建国知道,缘分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既然遇到了一个让自己感觉不错的女孩子,那就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
他决定,以后要多找机会,和林婉如接触接触,加深彼此的了解。
他的爱情故事,似乎就要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悄然拉开序幕了。
那场由红星军工厂工会和团委联合举办的青年联谊活动,对于李建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他不仅在活动中放松了心情,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邂逅了林婉如,一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孩。
虽然在整个联谊活动中,李建国的话并不多,他不像有些年轻人那样能说会道,擅于活跃气氛,也不像另一些人那样刻意表现自己,试图吸引异性的注意。
他更多的时候,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偶尔才会参与到一些集体游戏中,或者与身边的人简单交谈几句。
然而,正是他这种沉稳内敛的气质,清晰简练的谈吐,以及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军人特有的干练和果决,反而给林婉如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
林婉如从小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长大,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
她见过太多油嘴滑舌、夸夸其谈的男人,也见过太多故作深沉、虚伪做作的男人。
对于那些过分热情、刻意讨好的追求者,她更是心生反感。
而李建国,却让她感觉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
他虽然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说得很有分量,很有条理,不拖泥带水,也不故弄玄虚。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给人一种非常真诚和可靠的感觉。
特别是在后来两人因为那本医学科普读物而交谈时,当李建国谈及一些关于工厂安全生产和急救知识的看法时,他眼中闪烁出的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以及那种源于自信的从容和笃定,都让林婉如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思想,有见识,而且非常有上进心,也非常踏实肯干。
她能感觉到,李建国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正气和担当,这或许与他曾经的军旅生涯有关。
这种气质,是那些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或者只知道钻营算计的年轻人所不具备的。
而且,李建国在与她交谈时,态度始终是不卑不亢,大方得体。
他既没有因为林婉如是厂里有名的“白月光”而显得过分拘谨或刻意讨好,也没有因为自己是技术骨干,在技能比武中拿了第一名而显得骄傲自满或盛气凌人。
他就那样平静而自然地与她交流着,尊重她的观点,也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这种平等而真诚的交流方式,让林婉如感到非常舒服和自在。
她觉得,李建国不像厂里某些年轻人那样,要么显得轻浮油滑,要么显得木讷呆板。
他身上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沉稳和自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去亲近和了解他。
因此,在联谊活动结束后,林婉如对李建国的印象,是非常正面的。
她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内涵,也很有潜力,是个值得进一步交往和了解的对象。
而对于李建国来说,林婉如在联谊活动中的表现,也同样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他见过不少女孩子。
有的咋咋呼呼,喜欢出风头,显得有些聒噪和肤浅。
有的则故作矜持,扭扭捏捏,让人感觉不真实,不自在。
但林婉如却完全不同。
她落落大方,言谈举止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她的声音轻柔悦耳,说话不疾不徐,条理清晰。
她的笑容温婉可亲,眼神清澈明亮,给人一种非常真诚和善良的感觉。
在与李建国交谈时,她始终保持着认真的倾听姿态,对于李建国提出的关于急救知识的一些问题,她都给予了非常专业而又耐心的解答。
她没有因为自己是专业的医护人员而显得高高在上,也没有因为李建国是“外行”而敷衍了事。
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些专业的医学知识解释得非常清楚明白,让李建国受益匪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