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从她的言谈举止中,能感受到她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也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他觉得,这个女孩子,不仅外表清秀可人,内心也一定非常善良聪慧,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他对林婉如的好感,也因此又增加了几分。
他甚至在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娶到这样一个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又有自己事业追求的女孩子做妻子,那将是他一生的幸运。
联谊活动结束后,李建国和林婉如虽然没有立刻发展出什么实质性的关系,但彼此的心中,都留下了一颗对对方充满好感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是否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需要时间和缘分的浇灌。
李建国是个行动派。
既然对林婉如产生了好感,他就不会只是停留在空想阶段。
他开始有意识地创造一些与林婉如接触的机会。
比如,他会借着去卫生所拿一些常用药品的机会,主动和林婉如打个招呼,简单聊上几句。
比如,他会在下班的路上,如果“偶遇”到林婉如,也会主动上前,和她一起走一段路,聊聊厂里的新闻,或者谈谈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当然,他的这些“主动”,都表现得非常自然和得体,不会让林婉如感到任何的唐突和不适。
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
而林婉如,对于李建国的这些“偶遇”和“主动”,似乎也并不反感。
她依旧保持着她那特有的温柔和礼貌,与李建国进行着愉快的交流。
她似乎也乐于多了解一些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两人的关系,就在这种不冷不热,不远不近的接触中,悄然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钳工和车工技术的同时,李建国也没有忘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他知道,在红星军工厂这样的军工企业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淘汰。
他发现,厂里有时候会接触到一些来自北方那个“老大哥”国家的技术图纸和资料。
这些图纸和资料,大多都是用俄文书写的。
虽然厂里也有专门的翻译人员,但毕竟人数有限,而且翻译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也会因为专业术语的差异,而产生一些理解上的偏差。
李建国觉得,如果自己能掌握俄语,那就能直接阅读这些原始的技术资料,更准确地理解图纸上的要求和工艺,对于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他便决定,要学习俄语!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有些大胆和超前的。
毕竟,俄语对于普通工人来说,是一门非常陌生和高深的语言。
而且,学习一门新的外语,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李建国却信心十足。
因为他有“简化技能系统”这个强大的后盾。
“系统,我想要学习俄语基础。”
李建国在心中默念道。
“检测到宿主学习‘俄语基础’的意愿。
请宿主进行初步尝试,例如:抄写俄语字母,或跟读简单的俄语发音。”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李建国找来了一本旧的俄语入门教材,开始从最基础的俄语字母学起。
他认真地抄写着每一个弯弯曲曲的俄语字母,努力地模仿着磁带里标准的俄语发音。
虽然俄语的发音规则和语法结构,与汉语和英语都有很大的不同,学起来确实有些难度。
但李建国却学得非常投入和专注。
“初步接触已完成。
是否消耗10点能量,简化‘俄语基础’并提升至入门级?”
李建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确认。
刹那间,关于俄语的三十三个字母的准确发音,基本的拼读规则,名词的性、数、格的变化,动词的变位,以及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结构等等知识,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涌入他的脑海。
他感觉自己的舌头,仿佛一下子就适应了俄语那种独特的弹舌音和卷舌音。
他对那些看起来复杂无比的俄语语法规则,也有了清晰而直观的理解。
虽然他还远远不能达到流利对话的程度,词汇量也还很有限。
但是,他已经能够借助字典,看懂一些简单的俄文技术图纸和产品说明书了。
这个进步,让他欣喜不已。
他知道,自己又掌握了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
这项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会派上大用场。
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天,钳工车间接到了一个非常紧急的生产任务。
厂里需要根据一张从档案室里翻出来的,有些模糊不清的俄文旧图纸,紧急仿制一个非常关键的精密零部件。
这个零部件,是厂里正在研制的一项新产品的核心部件,如果不能按时加工出来,将会严重影响整个新产品的研制进度。
负责这项任务的,是厂里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工程师,姓张。
张工程师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但在俄语方面,却是一窍不通。
他拿着那张模糊不清的俄文旧图纸,研究了好几天,又找了厂里的翻译人员帮忙翻译,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搞不明白。
图纸上的好几个关键尺寸,因为年代久远,字迹已经变得非常模糊,难以辨认。
而且,图纸上标注的一些加工工艺要求,也用了一些比较生僻的俄文专业术语,翻译人员也拿不准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让张工程师感到非常棘手和头疼。
如果不能准确解读图纸上的信息,那加工出来的零件,肯定是不合格的,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车间里的其他老师傅们,也都围着那张图纸,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但谁也拿不出一个准确的解决方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