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射雕登报,好的开始!

换源:

  郭靖的憨直,黄蓉的灵动,对于习惯了读英雄报告的读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冲击。

可能会被追捧,也可能会被批判。

有人会从中读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也一定会有人指责它“脱离现实生产”,是封建糟粕的回潮。

徐程对此早有预料。

他要的,就是这种争议。

一个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无论激起的是赞赏的涟漪还是批判的浪花,都意味着湖水不再死寂。

徐程慢慢将报纸叠好,塞进怀中。

这半章小说,是他抛出的一块问路石。

试探的不仅是市场的反应,更是官方对于文艺边界的容忍度。

一旦成功,他就能借此获得一个“业余作家”的身份,彻底撕掉身上“厨子”或是“街溜子”的标签。

更深远的,是这故事背后潜藏的价值。

评书、连环画、地方戏剧……

这些都是《射雕》可以延伸的触角,也是他未来财富与社会声望的来源。

甚至,可能会引起文化部门的注意。

他转身,汇入上班的人流中。

……

天气又冷了几分。

北风卷着枯叶,在萃华楼的后巷里打着旋。

陈经理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手,又往炉子里添了一块蜂窝煤。

“小徐啊,这都三天了,你那事儿办完了没?”

他嘴上催着,语气里却没半点责备,反倒像是在哄着自家的宝贝疙瘩。

厨房里那几个老师傅,没一个敢对徐程的频繁请假有半句怨言。

谁让人家一周之内,就从一个连刀都握不稳的学徒,变成了能让他们都竖起大拇指的大师傅。

这手艺,神了。

在这个年代,这就是顶梁柱的本事,是萃华楼未来的招牌。

别说请假三天,就是想把后厨的房顶掀了,陈经理也得陪着笑脸递梯子。

“陈经理,再宽限我半天。”

徐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人已经走了进来,身上带着一股子寒气。

“成!”

陈经理一口答应,眼睛却亮了。

人回来了就好。

……

市公安局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桌上摆着搪瓷缸子,热气氤氲了每个人的脸。

白玲坐得笔直,认真地做着记录。

“目前排查的重点,还是那些旧警察、旧军官,以及有海外关系的人员。”

一位老干警敲了敲桌子,声音嘶哑。

“我倒觉得,咱们的思路可以再放开一点。”

一个年轻的干警站了起来。

“那些潜伏的特务,会不会发展一些本地的地痞无赖作为外围人员?这些人消息灵通,又熟悉街面上的情况,还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个观点,让在座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确实是一个过去被忽略的方向。

“上级已经决定,近期会推动成立街道办事处,通过各院的管事大爷,集中整治一批地痞流氓,净化社会风气。”

领导最后拍板。

“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把水搅浑,看看能摸出什么鱼来。”

会议结束,白玲抱着笔记本走出会议室,心里还在琢磨着那个新思路。

一抬头,却在走廊尽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徐程正靠着墙,静静地看着她。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

白玲的心跳漏了一拍。

“你怎么来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惊喜。

“想你了。”

徐程的回答简单直接,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心湖。

白玲的脸颊瞬间就红了,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还好同事们都走远了。

“别胡说,这里是单位。”

她嘴上嗔怪着,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向他走去。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条黑色的毛线围巾,递了过去。

“天冷了,我给你织的。”

针脚细密,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气。

徐程接过来,没有立刻戴上,而是直接将围巾绕在了白玲的脖子上。

“我也有。”

白玲这才发现,徐程的脖子上,也围着一条一模一样的黑色围巾。

两人的脖颈间,是同样的温暖与同样的颜色。

这在含蓄的五十年代,几乎等同于一种无声的宣告。

白玲的心跳得更快了。

就在她低头羞赧的瞬间,徐程忽然上前一步,张开双臂,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这个拥抱很轻,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白玲的身体瞬间僵硬,大脑一片空白。

在公安局的大门口,在人来人往的注视下,他……他怎么敢?

周围路过的同事,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则发出了善意的调侃。

“哟,白玲,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小白这朵花,还是被人摘走了啊!”

白玲的脸已经红透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想推开徐程,却发现自己浑身使不出力气。

徐程的拥抱只持续了短短几秒,便松开了。

他看着她绯红的脸颊,眼底带着笑意。

.......................................................................................

求鲜花,求评价票支持,四合院作者也算是有两年没写了,每天最少五到六更,有哪里错误大家可以说啊!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