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食堂整改雷厉风行!领导蹭饭赞不绝口,寿宴邀请从天而降!

换源:

  何雨柱看着妹妹何雨水与聋老太太吃得眉开眼笑,心中那份因美食带来的纯粹快乐,如同暖流般浸润着他。

这大概就是他来到这个时代,除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之外,另一层重要的意义——用自己的能力,守护这份简单而珍贵的温情。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精神抖擞地来到轧钢厂食堂。他如今是食堂主任,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更关系到全厂几千口人的伙食。

这份担子不轻,但他心中早有计较。

他先不声不响地在食堂后厨转了一圈。

灶台油腻,角落蛛网,食材摆放混乱,一股说不清的馊味隐隐传来。

几个大师傅正凑在一起吞云吐雾,对他的到来只是瞥了一眼,便又继续高谈阔论。

采买回来的菜蔬蔫头耷脑,肉品也看不出新鲜。何雨柱眉头微蹙,食堂的景象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几分。

这食堂,简直成了某些人的安乐窝。他想起原著中,傻柱在食堂的地位虽然重要,但食堂整体管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工人们的伙食也谈不上多好。

如今他既然接手,就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他不动声色,将那些或明或暗的抵触,那些偷奸耍滑的眼神,尽收眼底。

他知道,想彻底改变这里的风气,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阻力不小。

但他何雨柱,从来不怕硬骨头。

中午开饭前,何雨柱召集了食堂全体员工开会。

食堂大厅里,帮厨的小年轻们站得笔直,几个上了年纪的大师傅则歪歪扭扭,神色间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何雨柱站在众人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从今天起,我何雨柱担任食堂主任。丑话说在前面,食堂的规矩要改一改了。”

他宣布了几条新规定:卫生必须达标,每日清扫,每周大扫除,责任到人。食材采购必须过秤登记,杜绝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工作时间不准无故脱岗、闲聊嬉闹。菜品质量要提升,花样要翻新。

“我知道,大家以前可能习惯了松散。但现在,厂里把食堂交给我,我就要对全厂职工负责。谁要是好好干,我何雨柱绝不亏待。谁要是还想跟以前一样混日子,甚至动歪心思……”

何雨柱眼神扫过众人,语气陡然转冷。

“那就别怪我何雨柱不讲情面,直接卷铺盖走人!”

温暖的笑容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雷霆般的决心。

话音刚落,底下便有些骚动。一个平日里最爱倚老卖老的刘师傅,仗着自己是食堂的老人,阴阳怪气地开口。

“何主任,您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理解。可这食堂啊,向来就是这么个样子,您这一改,怕是……”

何雨柱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

“刘师傅,时代在进步,工厂在发展,食堂自然也要跟上。您是老师傅,经验丰富,我希望您能带头支持工作,而不是在这里说风凉话。”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今天中午,我亲自掌勺,给大家做几道菜,也让大家看看,什么叫真正的伙食。”

食堂的师傅们一听,都来了精神。

他们也听说了何雨柱厨艺高超,但毕竟没亲眼见过他露真本事。

此刻见他要亲自下厨,都想瞧瞧这位年轻的主任到底有几斤几两。

何雨柱进了后厨,系上围裙,立刻如同换了个人。

他指挥若定,动作麻利。洗菜、切墩、配料、掌勺,一气呵成。

几道家常菜,在他手里仿佛脱胎换骨。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

麻婆豆腐鲜香麻辣,豆腐滑嫩。清炒时蔬碧绿生青,爽脆可口。

菜一出锅,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后厨。

食堂的师傅们凑上前,偷偷尝了一口,眼睛都瞪圆了。

这味道,比他们平时做的,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几个原本还心存不服的老师傅,此刻脸上也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他们对何雨柱的厨艺,是真心喜爱。

何雨柱又调整了采购流程,亲自带人去肉联厂和菜市场挑选食材,凭着他的人脉和专业眼光,总能用合适的价格买到最新鲜、最优质的货色。食堂的伙食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工人们打饭时,发现菜里的油水多了,肉块大了,味道也好了不知多少倍,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对何雨柱赞不绝口。他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

对于那些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暗中使绊子的刺头,何雨柱也没手软。

有个负责采买的,还想按老规矩捞油水,被何雨柱当场抓住证据,直接上报厂里,撤职查办。

还有两个出工不出力,上班时间聚众赌博的,也被他抓了个现行,严厉处分。

杀鸡儆猴之下,食堂的风气迅速扭转,人人恪尽职守,效率大增。这种雷厉风行的整顿,让何雨柱心中感到一阵爽快。

这天中午,杨厂长陪着几位从市里来的领导,到食堂“体验生活”,也是对何雨柱工作的一次突击检查。

何雨柱得到消息,不敢怠慢,亲自下厨,拿出十二分的精神,精心准备了几道拿手好菜。他知道,这是一次展示自己能力,也是为轧钢厂争光的好机会。他全神贯注,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那几位市领导,平日里也吃过不少单位食堂,对工厂食堂的伙食本没抱太大期望。可当何雨柱的菜一端上来,他们眼睛就亮了。一道“开水白菜”,汤清如水,白菜鲜嫩,入口即化,鲜美无比。一道“东坡肘子”,色泽红亮,软糯脱骨,香气扑鼻。还有几样精致的小炒,也是各有风味。

几位领导尝了一口,纷纷点头称赞。

“老杨啊,你们轧钢厂这食堂,水平不一般呐!”

“这菜做得,比一些大饭店也不差了!”

杨厂长脸上笑开了花,觉得倍儿有面子,对何雨柱的喜爱又深了几分。这小子,总能给他带来惊喜。

其中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周处长,对那道“开水白菜”尤其赞不绝口。

“这道开水白菜,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功力。汤清味浓,菜鲜不寡,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老杨,你们这食堂大厨是哪儿请来的高人?手艺绝了!”

他连吃了三碗米饭,放下筷子,意犹未尽。

杨厂长自豪地挺了挺胸脯,指着一旁候着的何雨柱。

“周处长,这位就是我们食堂的何雨柱同志。不仅厨艺精湛,前段时间还立了二等功,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啊!对了,他还是我们厂揉面机和面包烤炉的发明者呢!”

周处长听完,惊讶地看向何雨柱,眼中充满了欣赏。

“哦?原来是何师傅!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他沉吟片刻,忽然开口。

“何师傅,我正好有件要紧事想请你帮忙。我们一位老首长,下个月过七十大寿,想在家里办几桌寿宴,招待一些亲朋故旧。老首长口味比较清淡,又念旧,喜欢家常味道。我寻摸了许久,总觉得外面的厨师匠气太重。今日尝了何师傅的手艺,觉得您就非常合适。不知何师傅可否赏光,屈驾前往,为老首长掌勺?”

老首长?寿宴?何雨柱心中一动。这年头能被称为“老首长”的,那身份地位绝非一般。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结识更高层次人脉的绝佳机会。他面上保持着谦逊的笑容,心中却已是波澜起伏。

“周处长太客气了。能为老首长效劳,是我的荣幸。只是我怕自己手艺粗疏,怠慢了贵客。”

周处长摆摆手。

“何师傅过谦了。就凭您这手艺,绝对没问题!那就这么说定了?具体时间地点,我再通知您。”

何雨柱点头应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