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一大爷腰杆硬了,全厂炫耀我这兄弟!

换源:

  得知易中山不仅工作、住房全都解决,而且起点如此之高,前途一片光明,易中海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只觉得这辈子从来没这么舒坦过!

那股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烧下去,却仿佛点燃了一把火,将他胸腔里积攒了半辈子的阴郁与沉闷,烧得一干二净。

压在他心头几十年的那块关于“绝户”和“养老”的巨石,在这一刻,被彻底击得粉碎!

什么贾东旭,什么傻柱。

那些盘算了无数遍,却又始终觉得不踏实的养老计划,都见鬼去吧!

自己有亲兄弟了!

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立过大功,受过国家嘉奖的英雄兄弟!

一个年轻有为、前途无量,被总厂厂长亲自看重的亲兄弟!

这比什么都强!

这一夜,易中海几乎没有合眼,亢奋的情绪让睡眠成了一种奢侈。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便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整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

往日里,他总是沉默寡言,表情严肃,脸上刻着生活的风霜,浑身都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沉重气场。

可今天,他却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他走到水缸边,用冷水胡乱抹了把脸,看着水面倒影里那个容光焕发的自己,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咧开。

“老易,你今儿这是怎么了?捡到金元宝了?”

妻子吕翠莲端着早饭出来,看到他这副模样,也忍不住打趣。

易中海回头,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比捡到金元宝还高兴!”

他接过窝头,狠狠咬了一大口,仿佛连这粗糙的食物都变得格外香甜。

吃完饭,他跨上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一路骑得飞快,车链子被他蹬得哗哗作响,像是在演奏一曲胜利的凯歌。

路过院门口,正巧碰上要去买菜的秦淮茹。

往常,易中海最多点个头,今天却破天荒地主动停下车。

“淮茹,买菜去啊?”

秦淮茹受宠若惊,连忙点头。

“是啊,一大爷。”

“嗯,家里人多,是该多买点。”

易中海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脚下用力一蹬,自行车“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只留下秦淮茹一个人在原地发愣。

一到轧钢厂,那股熟悉的机油味和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扑面而来,往日里让他感到烦闷的环境,今天却显得格外亲切。

他连工作服都顾不上换,把自行车往车棚里一扔,就径直朝着车间办公室大步走去。

工友们看见他,都觉得见了鬼。

“哟,一大爷,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您这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易中海摆摆手,神秘地说道:“有大喜事!等会儿再跟你们细说!”

他风风火火地推开车间主任李长富的办公室门。

“老李!”

这一声中气十足,把正埋头看报表的李长富吓得一个激灵,手里的钢笔都在报表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墨迹。

李长富抬起头,扶了扶眼镜,不满地皱起眉。

“老易,你这是干什么?火烧眉毛了?”

“比火烧眉毛还急!是天大的喜事!”

易中海毫不在意他的态度,大马金刀地走到办公桌前,双手“啪”的一声撑在桌面上,整个人的气场都跟以往截然不同。

李长富诧异地看着他,认识易中海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对方如此外放、甚至带着几分张扬的姿态。

“你……捡到钱了?”

这是李长富能想到的唯一可能。

“钱?”

易中海嗤笑一声,那神情,仿佛在说“钱算个屁”。

“比捡到钱高兴一百倍!”

他挺直了腰杆,满脸骄傲,声音洪亮得整个办公室都能听见回声。

“我找到我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了!”

李长富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哦?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易中海清了清嗓子,接下来便开始了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炫耀”。

“我这兄弟,叫易中山,是我的亲堂弟!你可别小看他!”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李长富的胃口。

“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是立过大功的战斗英雄!”

“英雄?”

李长富的表情立刻变得郑重起来,这年头,“英雄”这两个字的分量可太重了。

易中海看着他的反应,心中越发得意,声音也拔高了八度。

“你猜怎么着?人家一转业,地方上抢着要!最后直接就进了机械总厂!”

“机械总厂?”

李长富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可是部级单位,比他们轧钢厂的级别高多了。

“对!机械总厂!”

易中海一拍桌子,仿佛那份荣耀全是他自己的一样。

“进去就是二级技工!一个月三十八块五!是他们厂长亲自接见,亲自安排的工作!”

他特意在“厂长亲自安排”这几个字上加了重音,手舞足蹈,那股子自豪劲儿,简直要冲破屋顶。

李长富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微张,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这信息量太大了!

战斗英雄、机械总厂、二级技工、厂长器重……每一个词都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得他脑袋嗡嗡作响。

易中海还没说完,他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窗外南边的方向。

“还不止这些!厂里还给他分了房子!南锣鼓巷的大院子!正房两间,带一间耳房!敞亮!”

李长富彻底被镇住了。

他认识易中海这么多年,深知他平日里因为无后的事情,在院里、在厂里,腰杆都挺不太直,说话做事总是留着三分余地。

可眼前的这个人,哪里还有半分过去的影子?

这简直就是脱胎换骨!

易中海的“炫耀”并未就此停止。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他就像一个移动的广播站,逢人便讲,见人就说。

整个上午,车间里的工友们就看到他们往日里最严肃、最不苟言笑的一大爷,像个孩子一样,把自己的“光辉事迹”宣扬了个遍。

他对正在操作车床的老师傅说:

“老王,听说了吗?我兄弟,易中山,机械总厂的二级技工,知道不?以后咱们两家厂子,也算是兄弟单位了!”

他对围在一起喝水的年轻学徒说:

“你们这帮小子,都学着点!我兄弟那就是榜样!有本事,到哪儿都吃香!”

他甚至在食堂打饭的时候,都对着打饭的师傅高声说道:

“师傅,给我多加一勺肉!我今天高兴!我兄弟,那可是战斗英雄!”

“听说了吗?我兄弟,易中山……”

“机械总厂知道不?我兄弟就在那儿当技术员……”

“南锣鼓巷的院子,那是我兄弟的……”

整个车间,乃至整个轧钢厂,都看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易中海。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注入了一根钢筋。

他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那股压抑多年的沉闷之气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底气和骄傲。

所有人都明白,一大爷易中海,从此以后,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算计着谁来养老的孤寡老人。

他是有着英雄兄弟做靠山的一大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