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太巧了吧?这也能碰到陈雪茹?

换源:

  韩师傅想说啥又憋回去了,关于何大清的事儿,他一个字都没跟老婆提。“那你先睡吧,我出去走走。”

“别太晚了,明天还得上班,得养足精神。”老婆叮嘱道。

“知道了。”韩师傅披上衣服下了床,一个人到屋檐下抽起了烟。

“傻柱这孩子咋变成这样了?唉!以后我咋跟何大清交代啊?”

韩师傅想起何大清走的那天晚上,偷偷来找自己的情景。

“老韩,兄弟这次闯大祸了。”

“咋了?”

“唉!不知谁瞎传,说我谭家菜的传人,咋可能是贫农呢?这下他们要重新查我了。”

“老韩,我的情况你也知道,哪经得起查啊?”

“那你打算咋办?”

“还能咋办?跑啊!跑到没人认识的地方去。”

“那人家还是会继续查的。”

“我倒是不在乎,关键是我那一对儿女啊。我听说,未满十八岁的孩子不参与划成分。

我这次一走,或许能给那对兄妹一个更好的未来。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因为我少受点罪。

“那你今天来找我到底啥意思……”

“老韩,我走之后,给柱子找了个活儿,在你们工厂后厨帮忙学手艺。到时候,还得请你收柱子为徒,好好教他。别再让他提谭家菜的事儿了。让他学门手艺,好在这世上混口饭吃。”

“说到雨水的生活费,我打算每个月都寄钱回来,这事儿我已经和咱们院的易中海说妥了,钱先寄到他那儿,他再转交给雨水。”

“这些事,你有没有跟柱子和他妹妹透露过一点啊?”

“透露啥呀?柱子那脾气,跟他说不是添乱嘛!雨水那么小,她哪懂这些!老韩,咱俩师兄弟一场,以后柱子兄妹俩就靠你多照应照应了。我该走了。”

想到这里,韩师傅忍不住叹了口气。原本是柱子邀请他去家里吃晚饭的,没想到在聋老太太家碰到那样的事儿。这也就罢了,易中海还恬不知耻地说那工作是他给柱子找的,还推荐自己做柱子的师父。这让韩师傅气坏了。

但一想到何大清的情况,易中海可能也有所了解,韩师傅不想给何大清添乱,只能憋着没发火。

自从易中海在厂里碰了壁,韩师傅对他就有了看法。没想到易中海这么不要脸,估摸着连雨水的那份钱都没给,不然雨水也不会这么瘦。现在,柱子对易中海也是言听计从,只信他一个人。也不知道他用了啥手段把人迷得五迷三道的。

不行,不能让柱子再这么下去了。得让柱子离易中海远点,还得让他快点学成。明天得让柱子带点饭菜回去给雨水补补,她真的太瘦了。

韩师傅抽完了一整包烟,这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上班,柱子就感觉师父今天对自己特别凶。教做大锅菜的时候,稍微一走神,师父就一顿骂,还让他受罚。柱子也没敢有脾气,谁让自己手艺还不行呢。

下班的时候,韩师傅叫住了柱子。

“柱子,今天表现得还行,以后你可以带一个饭盒回去,给雨水补补身子,记住别跟别人说,知道了吗?”

“真的吗?师父?”

“嗯,千万别跟别人讲,知道吗?”

“我明白,我明白!我不会乱说的。”

“那就好,喏,这是你的饭盒。”

柱子接过饭盒,藏在衣服里,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雨水看到饭盒,眼睛立马就亮了,一眨不眨地盯着。

柱子打开饭盒,里面居然是小炒肉。柱子心里特别感动,他知道厂里今天没做这道菜,这肯定是师父特意给自己炒的。现在厂里没了小食堂,钱厂长特别反感小食堂,所以大家都在大食堂吃饭。

雨水看着饭盒里的小炒肉,不敢相信。

“哥哥,这是给我吃的吗?”

“嗯,快吃吧!明天哥哥还给你带。”

雨水再三确认,知道这都是给自己的,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清明节。

杨年早就准备好了香烛和冥币,打算今天去祭拜奶奶的坟。

他骑着自行车到了奶奶的坟前,坟头已经被绿油油的青草盖住了。杨年耐心地拔掉杂草,然后点燃香烛和冥币,在奶奶坟前认真地许了个愿。

“奶奶,就算咱们的血缘关系断了,您在我心里永远都是最亲的人。可能您的亲孙子已经在天堂和您在一起了。谢谢您给了我一个好身体。希望您和他在那边过得安宁幸福,我每年都会去看望您们的,以后,再也没人能欺负您们了……”

跟已经过世的奶奶说完这些话,杨年觉得心里舒服多了。他突然记起,还没给奶奶和以前的东家做过超度仪式,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回家拿钱,接着就往潭柘寺赶。

到了潭柘寺,杨年一问才知道,这里不办超度活动。既然都来了,他就想给奶奶和那位东家点一盏长明灯,寄托一下思念之情。

没想到,在寺里他碰到了陈雪茹。

“杨年,你怎么也在这儿?”她惊讶地问。

“我来给奶奶祈福。”杨年回答。

“哦,已经结束了吗?”

“嗯,正准备下山呢。”

“那咱俩一起回去吧。”

杨年的自行车停在山脚下,他们就走山路回去。

“杨年,我一直想知道你家的情况,能跟我说说吗?”陈雪茹问。

“我家啊,挺简单的。我从小是奶奶拉扯大的,去年她老人家给我订了亲,结果对方嫌我家穷,婚就退了,奶奶因为这个事儿伤心过度去世了。我前年才进的轧钢厂。”

“可是,看你骑自行车,还戴着手表,也不像没钱啊?”

“这些都是奶奶走后我自己打拼挣来的。”

陈雪茹疑惑地看着杨年,他只好继续解释。

“我们院子里的人以前总找我麻烦,都被我收拾了。他们不想被拘留,就赔钱私了了。还有一次,有人在我工作考核上动手脚,被我发现了,厂里罚了他们一年的工资。”

听完杨年的经历,陈雪茹挺同情的。她觉得自己和杨年挺像的,不过好在父母没抛弃她,把她养大了。但现在她也觉得挺孤单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