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人,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更是不被他看在眼里。
尤其是周卫国。
在许大茂的印象里,周卫国就是个可以随意欺负、随意嘲讽的“小破烂”,是个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可怜虫。
他以前没少拿周卫国取乐,比如故意把吃剩的骨头扔在他面前,看他敢不敢捡。
可是现在,情况变了。
这个他一直瞧不起的“小破烂”,竟然咸鱼翻身了。
不仅吃得起白面馒头,气色一天比一天好,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完全不一样了。
甚至,前两天许大茂想占他点小便宜,让他帮忙刷刷自行车,还被周卫国一句“没空”给顶了回来,态度不卑不亢,让他碰了一鼻子灰。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许大茂的心里,像被一万只蚂蚁在爬,又酸又痒,难受得不行。
凭什么?
凭什么一个收破烂的,能过得比我这个电影放映员还好?
他那点可怜的优越感,在周卫国悄无声息的变化面前,被冲击得摇摇欲坠。
嫉妒,像一簇小小的火苗,在他的心里被点燃了。
他看不得周卫国那副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样子。
他开始觉得,周卫国那平静的眼神,都是对他的挑衅和嘲讽。
于是,一股邪火在他的心中越烧越旺。
他开始在院子里,在厂里,跟相熟的人嚼舌根,试图用流言蜚语,来败坏周卫国的名声,把他重新打回那个任人欺凌的泥潭里去。
“哎,你们听说了吗?咱们院那个周卫国,最近可是阔起来了。”
许大茂端着个饭盒,在厂里食堂,跟几个工友神神秘秘地说道。
“周卫国?就是那个收破烂的小子?”一个工友问道。
“可不是嘛!”许大茂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你们是没看见,那小子现在,天天吃白面馒头,喝玉米粥,小日子过得,比咱们这些正式工都滋润!”
“不能吧?他一个收破烂的,哪来那么多钱?”另一个工友表示怀疑。
这正是许大茂想要的效果。
他要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怀疑。
他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一种“我知道内幕”的表情。
“这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你们想啊,他一个收破烂的,一天能挣几个钱?能买得起那么多粮食?他前段时间,一下子就往家里搬了好几百斤粮食,院里的人都看见了。”
“几百斤?!”工友们都惊呼起来。
“可不是嘛!”许大茂添油加醋地说道,“他自己说是卖了爹妈的遗物,骗鬼呢!什么遗物能卖那么多钱?依我看啊,他肯定是走了什么歪门邪道!”
“歪门邪道?什么意思?”
许大茂左右看了一眼,凑得更近了,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
“我猜啊,他那收破烂是假,是幌子!实际上,他干的,是‘不干净’的买卖!”
他故意把“不干净”三个字说得很重。
“你们想,什么买卖来钱最快,又见不得光?”
他这么一引导,工友们的思想立刻就跑偏了。
“你是说……投机倒把?”
“投机倒把都是小儿科了!”许大茂冷笑一声,抛出了一个更恶毒的猜测,“我听说啊,有些收破烂的,专门往那些没人住的老宅子、荒坟堆里钻,美其名曰收废品,实际上是干嘛?是‘掏老宅子’!”
“掏老宅子”,是这个年代对于盗墓的一种比较隐晦的说法。
这个罪名,可就大了去了。
“嘶——”工友们都倒吸一口凉气。
“还有,”许大茂继续散播着他的毒液,“他还可能跟黑市上那些人有勾结!你想啊,他一个半大孩子,哪来那么大胆子?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说不定,他就是那些黑市贩子在明面上的一个棋子,专门负责销赃的!”
许大茂的这番话,说得有鼻子有眼,充满了想象力和煽动性。
他把周卫国描绘成了一个与犯罪分子勾结、干着违法勾当的坏分子。
这些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在轧钢厂里,在四合院里传播开来。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当个八卦来听。
但说的人多了,听的人也就慢慢地信了。
毕竟,许大茂的这番说辞,听起来似乎比“卖遗物”更能解释周卫国财富的来源。
一个收破烂的,突然暴富,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合常理的事情。
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恶意的猜测,而不愿意相信一个平淡而心酸的解释。
很快,整个四合院的气氛都变了。
那些之前还对周卫国抱有同情的邻居,现在看他的眼神,都带上了一丝怀疑和警惕。
他们开始在背后对周卫国指指点点。
“看见没,就是他,听说在外面干坏事呢。”
“离他远点,别沾上什么麻烦。”
“看着人模狗样的,没想到心这么黑,连死人的东西都敢动。”
秦淮茹更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自从上次借粮被周卫国干脆地拒绝后,她就对周卫国怀恨在心。
现在听到这些谣言,她非但不去澄清,反而到处添油加醋。
“可不是嘛!我上次就觉得他不对劲!眼睛里冒着贼光!一点同情心都没有,邻里邻居的,借点粮食都不肯,原来是发的昧心财,怕被人发现呢!”
她这么一说,更是坐实了周卫国“为富不仁”的形象。
就连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这个一向以稳重、公正自居的老好人,也受到了流言的影响。
他找了个机会,把周卫国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卫国啊,院里最近有些关于你的风言风语,我也听说了。一大爷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不会去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你也要注意影响,钱要取之有道,不能走歪路。你爹妈都是英雄,你可不能给他们脸上抹黑啊。”
他这番话,听起来是在关心,实际上,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不信任。
整个四合院,仿佛都笼罩在一股对周卫国不信任的、充满敌意的气氛之中。
周卫国成了那个被孤立的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