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试着用力抱了一下,好家伙,沉甸甸的,估摸着至少有十几斤重。
他今天收来的那些破烂,加起来的总成本还不到两毛钱。
而眼前这块十几斤重的高纯度黄铜锭,其价值,何止翻了一百倍?一千倍?
这已经不是点石成金了,这简直就是凭空创造财富!
巨大的喜悦和震撼,让周卫国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抱着那块沉甸甸的黄铜锭,坐在冰冷的地面上,傻笑了很久。
有了这个,他还愁什么吃不饱饭?他还怕谁的白眼和嘲讽?
他未来的路,一片光明!
激动过后,周卫国很快冷静了下来。
他看着怀里这块价值连城的黄铜锭,一个新的、也是更棘手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怎么把这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钱?
这块黄铜锭的纯度太高了,高到不正常。
如果他拿到国营的废品收购站去卖,绝对会引来怀疑。
一个收破烂的半大孩子,从哪弄来这么高品质的黄铜?
这根本解释不清楚。
一旦被有心人盯上,顺藤摸瓜,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正规渠道是绝对不能走的。
唯一的途径,似乎就只剩下那条隐秘的、存在于灰色地带的道路——黑市。
可问题是,他对这个年代的黑市一无所知。
去哪里找?怎么交易?里面的规矩是什么?
他一个无依无靠、人生地不熟的半大孩子,贸然闯进去,别说卖东西了,不被人黑吃黑、连人带货吞掉就不错了。
周卫国抱着黄铜锭,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这件事,必须慎之又慎。
他需要一个向导,或者说,一个能为他指明方向的人。
他在脑海中,将大杂院里的街坊邻居都过了一遍。
贾张氏那种人,首先排除。
三大爷阎埠贵,精于算计,但胆小怕事,肯定不知道这些。
一大爷易中海,为人稳重,但思想正统,更不可能接触这些。
秦淮茹?她一个寡妇,每天为了柴米油盐发愁,更不可能了。
傻柱?一个厨子,冲动易怒,脑子里除了打架和寡妇,估计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想来想去,一个苍老的身影,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后院的聋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是院里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人,据说年轻时也是个有故事的人物。
虽然现在年纪大了,耳朵也背了,但她那双眼睛,却比谁都看得明白。
都说人老成精,这位老太太在院里住了几十年,见多识广,或许,她能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门路。
当然,直接去问肯定是不行的。
“老太太,您知道哪有黑市吗?”
这么问,不等于直接告诉别人自己有问题吗?
必须想一个稳妥的、不引人怀疑的法子,旁敲侧击地从她嘴里套出点有用的信息来。
打定主意后,周卫国开始为这次“拜访”做准备。
空着手去肯定不行,得带点礼物。
送什么好呢?
他想到了自己那经过系统合成的精制面粉。
用这个做点吃食,既能显示自己的心意,又不会显得太突兀。
毕竟,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他一个烈士后代,偶尔吃点好的,虽然会引人议论,但也不至于让人怀疑到天上去。
说干就干。
他从碗里舀出两勺珍贵的精面粉,和了点水,又加了一点点糖——这是他花一分钱在供销社买的。
他没什么厨艺,就做了几个最简单的糖饼。
没有油,就放在锅里干烙。
很快,几个金黄色的、散发着甜香气息的小饼就出锅了。
他找了个还算干净的碗装着,端着这碗热气腾腾的糖饼,朝着后院走去。
后院比中院和前院要安静许多,只住了聋老太太和许大茂两户人家。
他来到聋老太太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屋里传来一个苍老而有些含糊的声音。
“老太太,是我,周卫国。”他提高了声音喊道。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打开。
聋老太太拄着一根拐杖,眯着眼睛看了他半天,才认出来。
“哦,是卫国啊,这么晚了,有事吗?”
“没事儿,老太太,”周卫国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将手里的碗递了过去,“我今天烙了几个糖饼,给您送两个尝尝。”
老太太看到碗里那金黄色的饼,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哎哟,你这孩子,有心了,快进来坐。”
她侧身让周卫国进了屋。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周卫国将糖饼放在桌上,扶着老太太在床边坐下。
“老太太,您快趁热吃一个。”
“欸,好,好。”老太太拿起一个饼,咬了一小口,眼睛顿时一亮,“嗯,这饼做得真不错,又香又软和。”
“您喜欢吃就行。”
周卫国陪着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他绝口不提自己想打听的事情,只是说些自己开始收破烂的营生,虽然辛苦,但能养活自己,心里踏实之类的话。
他说话的时候,声音放得很大,确保老太太能听清楚。
老太太一边吃着饼,一边听着,不时地点点头,浑浊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赞许。
“好孩子,自力更生,是好事,比那些游手好闲的强多了。你爹妈在天有灵,看到你这么懂事,也会欣慰的。”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院里一个邻居大爷,三大爷阎埠贵,端着个茶缸子溜达了过来。
他看到周卫国也在,便笑着打了个招呼。
“哟,卫国也在陪老太太聊天呢?”
“三大爷。”周卫国赶紧站起来问好。
阎埠贵是院里的文化人,小学老师,平时就喜欢背着手,端着茶缸,到处跟人聊天,发表点自己的“高见”。
他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自顾自地打开了话匣子。
“唉,现在这日子,真是越来越紧巴了。什么东西都得要票,光有钱都没用。前两天我寻思着给我家那口子扯块布做件新衣裳,跑了好几家,布票不够,硬是没买成!”
他喝了口茶,咂咂嘴,继续抱怨道:“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想花钱都花不出去。不像有些人,有门路,什么好东西都能弄到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