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一把就把柴油机发动了,然后金晨就开始磨面,麦子倒进上面的斗里面,经过中间可以调整粗细的磨盘,再通过后面的筛网,面粉就出现了。
随着白面的出现,众人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咦,白面,这么快就出来了!”
“这玩意好啊。”
“就是,一个生产队有一个完全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可不是咋地,确实是好用!”
磨面仍在继续,一般的磨面都是三次,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特性,王凌让金晨又多磨了两次。
此时看热闹的人群已经是乌泱泱的了,现场的人都议论着“这机器看着不大,但功能太多了,还能当运输车用,简直是绝了。”
磨完面之后,又把碾米机给换上这个碾米机还是老式那种,之所以没有用王凌设计的新式碾米机,主要是因为新式的结构虽然不复杂但是有很多的易损件(例如鼓风之类的),用新式的反而会增加维护成本,不如还是用老式的来的划算。
反正老式的又不是不能用,将就着用用就得了,又不是什么军事科技,没必要一味的追求“新”嘛。
一切以实用为准,一切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为准。
家底子太薄,就省吃俭用过日子就行,不追时髦。
“老孙、小王,你们厂可以啊。”民机部领导摸着热乎乎的米糠与米,赞许的说道:“这玩意多久可以量产啊?”
“你们来的真及时啊,国内对于这方面的需求还是挺大的,部里本来还想从国外想办法的,没想到现在咱们自己也能生产出这么轻便还用还多面手的农用机械,这下我们就不用从小本子哪里引进柴油机技术了。”
“你们厂居功至伟啊!”
得到领导的夸奖,孙三民笑的大黄牙都露出来了,赶紧说道:“领导你先别急,咱们这还有呢。”
此时众人已经把粉碎机给安装上了,然后把一些瘪麦子、一些秕谷、一些干的麦草秸秆放了进去,最后甚至把玉米芯也给放了进去,然后再次启动了柴油机。
“领导,这是王凌同志设计的粉碎机,可以把秸秆、玉米芯这些给粉碎之后喂牲口,我们算了一下,比喂饲料划算。”孙三民在一边解释了一下,然后指了一旁没有使用的抽水机说道:“还有这个是抽水机,可以抽取地下水或河水到田地里。”
“配合打井机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一部分干旱的问题,而打井机也可以用这台柴油机使用。”
“我们在厂里试验过了,使用效果非常不错!”
“也就是咱们部里不适合,不然俺老孙肯定要演示给领导你看看!”
领导满意的点点头,大家也是越看越满意——这机器看着不大,但是用途很多,挺能折腾的。
“对了,这个还可以接上发电机发电。”孙三民继续说道:“而且这个还可以粉碎红薯用来做红薯粉。”
“王凌同志设计的这些配套设施,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辅助农业生产、一切都是为了更快的实现农业机械化!”
其余人看着摆满了一地的配套设施,都是啧啧称奇:
“啧啧,这一套一个生产队配一个,解决大问题啊。”
“就是,有些地方通电麻烦,用这个加工粮食就很好了,不需要农民同志们去太远的地方了。”
“就是,就是。”
“这个皮带带动机器运转的设计很有特色,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动作就可以链接不同的机器使用,实在是太好了!”
“是啊,这位设计者绝对用心了,充分的考虑到了我们国家的现状!”
“你说的有道理,别看这拖拉机小,但是我觉得比北边老大哥的那种大型拖拉机更适合我们,能发挥更多的作用,甚至用上个几十上百年都不会落伍。”
“厉害啊,摩修厂这是要崛起了啊!”
这些人说的都很多,甚至有人说出了王凌当初的想法——相比至于地广人稀、更适合用大型履带式/轮式拖拉机的国外,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了几千年的国内显然还是用手扶拖拉机更合适,除非有一天发展出了广达数万亩的大型农场。
此时王凌几人又把机器拆了,然后把这些设备全都搬上了车斗,准备先离开了。
剩下的事情都可以交给孙三民这个厂长来解决了,王凌是不喜欢去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的,虽然自己背景硬的红到发黑、不管做点啥事情都有人护着自己,但是体制内的这些人情世故他还是不是很熟稔的,但他有一个技巧,那就是有上级领导在的时候,他作为下属就不凑进去了。
除非有更上级的领导指名道姓的让自己说话,不然就干脆利落的做一个透明人,反而会减少出错的几率,给人家留下的都是“忠于实事”好印象。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嘛,王凌懂得。
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总觉得在领导面前多多表现就能的到领导的青睐,因此看着领导的领导来了,就想着过去表现一下自己,却不知道有时候说不定自己一句话说错了两个都得罪了,前面干的全都白费……
因此,编瞎话找借口都要走,无论借口有多烂都行,就是千万不能留下。
这是经验之谈,但是这条潜规则对王凌就不太适用,毕竟他一个背景红到发黑、血红到发紫的人,就算在人情世故上面有点“缺陷”,大家又能把他怎么样呢,顶多也就说上一句“技术人员心思淳朴”之类的话,更坏的怕是连想都不会往那去想。
主要是王凌自己不喜欢罢了。
王凌等人在准备离开,孙三民则跟着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低声说道:“领导,这一套设备,可全是王凌同志带人做出来的,只用了三个星期就做出来了。”
“我知道王凌同志是军队的人,但他的研发能力是咱们民机部需要的,您可一定要想想办法,不能让他随便被调走了!”
领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事我心里有数,这个拖拉机的生产工作你们厂是怎么想的!”
“这个王凌同志和我讨论过!”孙三民说道:“我们厂自然是希望能够承担一部分生产任务的,但是我们也愿意把技术分享出来,由部里决定在哪里另外设厂生产。”
这真不是孙三民自作主张,而是真的和王凌商量过的,这个想法还是王凌提出来的。
主要还是摩修厂现有的生产力跟不上,就算现造工厂和生产线也来不及的,所以不如把技术分享给有生产能力的专业工厂,尽早的把量产货生产出来,投入到广大的农村中去。
如此,摩修厂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跟部里谈条件,争取新的厂房和生产线——总不能让技术发源地吃亏嘛。
领导点点头:“行,你们厂的想法部里知道了,我会召集会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
“另外,王凌同志是军方的人,咱们想留人就不能小气,我听说这位王凌同志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所以我打算给他抱一个劳模。”
“另外,你们厂也要跟上,该给的照顾要赶紧落实,要给人家家的温暖,这样才好留人嘛!”
孙三民连连点头:“是是是,我回去就落实这个事情,其实我们厂委会也是早就有决议的,绝对不能让人才受委屈。”
“这一点你们做的很好!”显然领导也觉得入职一个月就能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人才值得好的待遇:“你们分院子给王凌同志这步棋下的很好,以后要是有人那这件事出来做文章,你就让他来找我。”
孙三民喜不自矜:“那就要麻烦领导你多多费心了!”
……
向部里报喜后回来的当天下午,王凌就得到了两天的假期,并且还得到了厂里特别给予的一份奖励,包括了一套粗呢毛料的中山装、十五斤全国粮票、六两肉票和十块钱,其他项目组的成员每人也得到了五斤粮票、二两肉票的奖励,让大家都开心不已。
同时,厂里的广播站也连续三次播放了“我厂自主研发、生产的农业拖拉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正式进入量产阶段”的好消息。
厂子里一片沸腾,虽然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家厂子干了这么一件大事,但在这个以厂为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里,他们还是为厂里取得的成绩而欢呼雀跃,尤其是在得知后勤科弄来了三头猪,明天会有红烧肉加餐之后,欢呼声就更加热烈了!
如果他们知道厂子要扩张、扩编、扩建的话,估计就要更开心了。
没错,经过孙三民和部领导的一番“据理力争”、“讨价还价”之后,部领导同意在摩修厂下面再设立一个正营(正科)级别的农机厂,同时也扩编摩修厂原有的规模,只要正式通过部委会的决议之后就可以动工招人了。
有部领导的点头同意,通过部委会的决议那基本上也就没有问题了。
到那时候,摩修厂就是拥有一个分厂、职工两千人的大厂了!!!
孙三民乐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回来把这事和李大强一说,把李大强也乐的把牙花子乐出来了。
只有王凌在怀疑孙三民到底是怎么在他的老首长那里“虎口拔牙”的,真就那么轻松的就拿到一个分厂的吗?
不过这也不管王凌的事情,就算新盖厂房也不需要他去搬砖头,他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度过这被“强迫”的两天的假期。
王凌首先把工作目标转向了四不像,觉得还是要把四不像的图纸给画出来,毕竟现在手扶拖拉机已经下线、准备量产了,具体的生产建设工作是部里和厂里的事情,他是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进去了,不用害怕耽误事。
于是王凌就把这项列入到了工作计划的第一项。
但这个计划没等到第二天天亮就夭折了,因为当天晚上王凌查看了一下系统,发现自己攒下来的额外的学习点/工业点(留1000点应付突发情况)已经够来上一发十年抽了,于是他就趁着刚过十二点、新的一年(公历)到来适合,起来洗了把脸,奖励了自己一发十连抽。
然后,王凌那修修改改已经花了一半的40马力单缸柴油机和四不像的全套图纸就这么水灵灵的被他给抽出来了。
同时抽到的是两支钢笔、一套100匹马力四缸直列柴油机的图纸、一套150匹马力六缸直列柴油机的图纸、一套BJ-212型吉普车的图纸、两次“谢谢惠顾”,以及……
一套最大输出马力达12000匹马力舰用柴油机的生产图纸!!!!
天知道王凌看到这项奖励的时候有多震惊,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心里都不敢相信:虽然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种花家的“航母之父”,但是这玩意儿真的是现在的我就可以拿出来的产品设计图吗?
要知道,前年刚刚交付海军的01型护卫舰,两台主机加起来的最大持续输出马力也就才14000匹马力而已啊,那主机可比系统里抽到的柴油机要大多了。
这玩意儿能一直用到052B去,要是现在造出来,以它为动力输出核心进行设计,配上王凌之前抽到并完成了图纸绘制的船用高速推进器,王凌敢把未来著名的黄水战列舰的最大航速给干到40节去。
不止是黄水战列舰,之后所有的小型舰艇都可以使用,能有效的提升舰艇的动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