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后,打谷场上人头攒动。
电影开始前,公社文艺队表演了自编自演的节目。
当报幕员宣布“下面请医疗队丁医生独唱《我的祖国》”时,李建军惊讶地看到丁秋楠拄着拐杖走上台。
没有伴奏,她的声音却清亮得像山涧溪流:“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连最吵闹的孩子都闭上了嘴。
李建军站在放映机旁,看着月光下丁秋楠的侧脸。
她唱歌时完全不像平日那个严肃的医生,眉眼间流露出罕见的温柔。
电影放完后,社员们意犹未尽地散去。
李建军收拾设备时,丁秋楠拄着拐杖走了过来。
“给。”她递来一个军用水壶,“蜂蜜水,补血的。”
李建军喝了一口,甜中带着淡淡的花香:“谢谢。你的脚怎么样了?”
“好多了。”丁秋楠犹豫片刻,“李建军同志,你的医术......真的只是跟一位老中医学的吗?”
李建军笑而不答,反问道:“丁医生为什么选择当医生?”
“我父亲是中医,”丁秋楠望向远处的山影,“小时候看他救活了一个被宣判死刑的病人,就觉得......这世上没有比救命更高尚的事了。”
夜风吹动她的短发,露出耳后一颗小小的红痣。
李建军心下微叹。
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人,不应该被一个人渣欺侮,过着悲惨的生活。
如果有机会,他得想办法把姓崔的人渣,打落地狱才行。
翌日凌晨时分,李建军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见马队长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少有的焦急。
“建军,快收拾东西!厂里来电话,有重大事情,所有在外面的职工立刻回去!”
李建军一个激灵坐起身:“出什么事了?”
“不清楚,先回去再说。”
“好。”
李建军迅速穿好衣服,三两下就把行李收拾妥当。
临走前,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快步走向卫生所。
“丁医生。”李建军轻轻敲了敲半开的门。
丁秋楠正伏案写着病历,闻言抬起头,镜片上还沾着晨露的水汽:“李建军同志?怎么这么早?”
“厂里紧急召回,我们得马上回去了。”李建军站在门口,身上洒着一层辉光,“来跟你道个别。”
丁秋楠手中的钢笔顿了一下,墨水在纸上晕开一个小圆点。
她放下笔,拄着拐杖站起身:“你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早就没事了。”李建军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这是我从四九城带的阿胶,补气血的,给你。”
他的话刚说完,远处传来马队长的呼喊:“建军!车要开了!”
丁秋楠接过纸包,指尖不经意地擦过李建军的手掌,温热的触感转瞬即逝:“路上小心。”
“你也是。”李建军深深看了她一眼,“平时要注意休息,别太拼命。”
转身离去的瞬间,他听见丁秋楠轻声说道:“有空来医院找我。”
李建军的脚步顿了顿,没有回头,只是举起手挥了挥,大步走向村口。
解放卡车的引擎已经轰鸣作响。
李建军跳上车厢,发现除了马队长,还有两个陌生面孔——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和一个年轻姑娘,都穿着轧钢厂的工作服。
“这是技术科的周工和小刘。”马队长介绍道,“也是临时被召回的。”
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李建军靠在车栏上,望着渐行渐远的红星公社。
晨雾中的村庄宛如一幅水墨画,炊烟袅袅升起,隐约还能看见卫生所那盏孤灯。
“听说你们在红星公社做了不少好事?”周工推了推眼镜,“厂里都传开了,说李建军同志又是献血又是看病,还修好了公社的喇叭。”
李建军摇摇头:“都是分内的事。”
“谦虚啥!”马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王书记连夜给厂党委写了表扬信,杨厂长亲自批示要给你记功呢!”
正说着,卡车一个急刹车,众人都往前栽去。
李建军眼疾手快地抓住车栏,只见前方路上横着一棵倒下的大树。
“见鬼!”司机老赵忍不住骂道,“一定是昨晚那场雨把树冲倒了。”
李建军跳下车查看情况。
树干有成人腰那么粗,单靠人力很难挪开。
“怎么办?”
众人纷纷下车查看,但一时间束手无策。
“我有办法。”
李建军跑回车上,从工具箱里翻出钢丝绳和滑轮:“周工,帮个忙!咱们用杠杆原理试试。”
在众人的配合下,他们用钢丝绳套住树干,另一头固定在卡车后杠上,利用滑轮组制造机械优势。
随着引擎的轰鸣,大树被缓缓拖离路面。
“妙啊!”周工赞叹道,“建军同志,你这手是跟谁学的?”
李建军笑而不答,只是麻利地收起工具。
重新上路后,那个叫小刘的女技术员一直偷偷打量他,眼神中带着好奇和钦佩。
中午时分,卡车终于驶入四九城。
轧钢厂门口站着几名神色严肃的干部,为首的是一位车间主任。
“大家辛苦了!”这名车间主任迎上来,“周工,咱们直接去会议室,工业局的领导等着呢。”
李建军有些好奇,与马队长一起跟了过去。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工业局的王副局长正在讲话:“......三号车间的自动生产线完全瘫痪。如果三天内不能恢复生产,将直接影响国防订单!”
李建军这才明白紧急召回的原因。
三号车间是轧钢厂的核心,专门生产军用特种钢材。
现在,关键设备出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修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志们,”杨厂长环视众人,“现在需要组成突击队,24小时轮班抢修。自愿报名的同志请举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谁都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修好了未必有功,修不好肯定要背锅。
(新书启航,求一波收藏、鲜花、评价、月票,求订阅求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