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看不顺眼

换源:

  在集邮协会的活动室里,他果然看到不少人正在交流和欣赏邮票。他鼓起勇气,找到了协会的一位看起来比较有经验的老先生,将自己的集邮册递了过去,谦虚地请他帮忙鉴定一下。

那位老先生接过集邮册,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翻看了起来。他看得非常认真,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时而还会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李建设在一旁紧张地等待着,手心里都攥出了汗。

过了好一会儿,老先生才放下集邮册,抬起头,看着李建设,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赞赏:“小同志,你这本集邮册,可真是了不得啊!这里面,有不少好东西啊!”

老先生指着其中几枚邮票,详细地给李建设讲解了它们的年代、背景和收藏价值。果然不出李建设所料,那枚“纪东”天安门放光芒邮票,以及那几枚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都是非常珍贵的绝版珍邮!除此之外,还有几枚解放初期的错版邮票,以及一些存世量稀少的纪念邮票,也都价值不菲!

老先生估算了一下,这本集邮册里的珍邮,如果拿到市场上去,至少能卖出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天价!

李建设听到这个结果,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几百上千元!这在这个年代,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啊!他做梦也没想到,许大茂一句嘲讽的话,竟然真的让他从废品站里“翻”出了一个“金元宝”!

他连连向老先生道谢,小心翼翼地收好集邮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珍邮变现。直接拿到集邮市场上卖,目标太大,容易引人注目。而且,他也怕被人坑骗。

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通过集邮协会的老先生帮忙。那位老先生在集邮圈里德高望重,人脉也广,由他出面,应该能找到可靠的买家,也能卖个好价钱。

果然,老先生非常热心地答应帮忙。没过几天,他就联系到了一位外地的资深收藏家,对方对李建设的这批珍邮非常感兴趣,愿意出高价收购。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李建设将集邮册里的大部分珍邮,以八百元的“天价”出售给了那位收藏家。他自己留下几枚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作为收藏。

八百元!当李建设拿到这笔沉甸甸的巨款时,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一下子拥有这么多钱!

有了这笔钱,李建设的生活,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首先做的,就是彻底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他将那间低矮破旧的小偏房,里里外外重新修缮了一番。墙壁粉刷一新,屋顶也重新修了,不再漏雨。他又添置了一些新的家具,比如一张像样的床,一套新的桌椅,还有一个小小的书柜。

他还奢侈地买了一台当时非常稀罕的半导体收音机!这在四合院里,可是头一份!每天晚上,当收音机里传出清晰的广播声时,李建设的小屋里,就充满了温馨和现代的气息。

李建设家里的这些变化,自然瞒不过四合院里那些“火眼金睛”的邻居们。

“哎呦,李建设这是发大财了啊!屋子都重新修了!”

“是啊,还买了新家具,听说连收音机都买上了!那玩意儿可金贵着呢!”

“他哪儿来那么多钱啊?难道真是从废品站里捡到金元宝了?”

院里的人们议论纷纷,对李建设突然暴富的原因猜测不已。

而始作俑者许大茂,当他听说李建设真的是因为他一句嘲讽的话,跑去废品站,结果还真就“发了横财”,而且过上了比他还滋润的生活时,整个人都傻眼了,随即气得差点吐血!

他捶胸顿足,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怎么就那么嘴贱呢!他怎么就没自己去废品站翻翻呢!说不定那“金元宝”就让他给翻着了!

他现在是看李建设越看越不顺眼,每次见到李建设,都酸溜溜地说上几句:“哟,李建设,这是要当地主老财了啊!”或者“真是走了狗屎运的家伙!”

李建设对这些酸话毫不在意。他知道,许大茂这是典型的嫉妒。他对外只说是自己运气好,在废品站淘到了一些不值钱的老物件,被一个识货的人高价买走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金额和细节。财不露白,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有了这笔意外之财,李建设的生活彻底走上了新的台阶。他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手头也有了更充足的资金,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和未来。他知道,这笔钱虽然不少,但坐吃山空总不是长久之计。他还需要继续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而这次从废品站“淘宝”的经历,也让他对“变废为宝”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意识到,很多被人忽略的旧物件,其实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发现它们的眼光和知识。

他“变废为宝”的能力,也让四合院的众人对他刮目相看。大家不再觉得他是个只会听劝的“傻小子”,反而觉得他深不可测,总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奇迹。

许大茂每次见到他,依旧是那副酸溜溜的样子,但眼神中,却也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他大概也开始意识到,这个李建设,似乎真的不是他能轻易拿捏的了。

而李建设,则在众人的羡慕、嫉妒和猜测中,继续着他那“主打一个听劝”的奇妙人生。他知道,四合院里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而他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