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舒坦

换源:

  他先去了附近的一家老字号药铺。药铺的掌柜是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眼就看出了李建设带来的黄精和何首乌都是品质上乘的野生好货,当即就给出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李建设又将那几朵松茸拿了出来。药铺掌柜看到松茸,更是眼睛一亮,连连赞叹:“好东西!好东西啊!这可是难得一见的野生松茸啊!小伙子,你这运气可真不赖!”

最终,那几朵松茸,也卖出了一个让李建设非常满意的价格。

光是这次卖菌菇和药材的收入,就抵得上他在街道办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李建设揣着这笔意外之财,心里乐开了花。他不仅解决了冬天取暖的柴火问题,还额外发了一笔小财!这可真是应了贾张氏那句“去山上砍点柴火”,结果还真就“砍”出了名堂!

当然,他砍回来的那些柴火,也堆满了自家小屋的墙角,足够他烧一个冬天了。有了充足的柴火,冬天就不怕挨冻了。生活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李建设靠上山采菌菇和药材发了笔小财的事情,虽然他自己没有声张,但还是通过一些渠道,在四合院里传开了。

毕竟,他卖药材的药铺,就在附近,总有些街坊邻居会看到或者听到一些风声。

当贾张氏听说,李建设真的是因为她一句“去山上砍柴”,结果不仅砍回了柴火,还在山上挖到了什么“宝贝”,卖了不少钱的时候,整个人都傻眼了,随即便是无尽的懊悔和嫉妒。

“我的天爷啊!这……这李建设是什么狗屎运啊!我说让他去砍柴,他……他竟然还能挖到金疙瘩?!”贾张氏在家里拍着大腿,捶胸顿足,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她越想越觉得不甘心,凭什么好事都让李建设这小子给占了?她当初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谁知道这小子还真就走了狗屎运了!

不行!我也得去山上看看!说不定我也能挖到什么宝贝呢!

贾张氏的贪念一起,就再也按捺不住了。她立刻拉上自家孙子棒梗,说道:“棒梗!走!跟奶奶上山寻宝去!那李建设能在山上挖到好东西,咱们也能!”

棒梗一听能去山上玩,还能寻宝,也来了兴致,颠颠地跟着贾张氏就出了门。

祖孙俩兴冲冲地来到山脚下,贾张氏学着李建设的样子,也想往山林深处钻。可是,她哪里知道什么地方有菌菇,什么地方有药材啊!

她就在山林外围瞎转悠,看到颜色鲜艳的蘑菇就想采,看到长得奇特的野草就想挖。结果,不是采到了有毒的蘑菇,就是挖到了一些没用的野草。

棒梗更是调皮捣蛋,在山里到处乱跑,一会儿追兔子,一会儿捅马蜂窝,闹得鸡飞狗跳。

祖孙俩在山里折腾了大半天,不仅什么宝贝都没找到,还差点迷了路。贾张氏更是因为不小心,脚下一滑,从一个小土坡上滚了下去,虽然没受什么重伤,但也摔得七荤八素,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叶,狼狈不堪。

最后,还是被路过的樵夫发现,才把他们祖孙俩给送下了山。

回到四合院,贾张氏那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样子,自然又成了院里人的笑柄。

“哎呦,这不是贾大妈吗?您这是……上山打猎去了?怎么弄成这副模样了?”许大茂看到贾张氏的样子,第一个就忍不住开口嘲讽。

“贾大妈,您这寻宝寻得怎么样啊?挖到金元宝了没有啊?”其他邻居也跟着起哄。

贾张氏被众人嘲笑得满脸通红,却又无力反驳,只能恶狠狠地瞪了众人几眼,然后拉着棒梗,灰溜溜地回了自家屋里。

经过这次“寻宝”闹剧,贾张氏总算是消停了一些,不敢再轻易打李建设的主意了。她也明白了,那山上的宝贝,也不是谁都能随便捡到的,那得看运气,更得看本事。

而李建设,则通过这几次上山的经历,彻底掌握了辨识和采摘山货的技能。山林,俨然成了他的另一个“宝库”。

他开始有计划地进行采摘,不再是以前那种瞎猫碰死耗子的方式。他会根据季节和天气,判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容易出产哪些山货。他采摘的时候,也更加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可持续性采摘,不破坏山林的生态环境。

他采回来的山货,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送给邻居,还有一部分则拿去出售,换取收入。

他闷声发大财,日子越过越红火。而贾张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怨念也越来越深,但又无可奈何。她只能在背地里咒骂李建设走了狗屎运,或者在院里散布一些关于李建设的谣言,但这些,对李建设来说,都无关痛痒。

四合院里的人们,对李建设的这种“好运”,也渐渐有些习惯了。他们开始觉得,这个李建设,似乎真的有些与众不同,总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他的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根据您上次的指令,第41章到45章的内容已经在上一轮的回复中生成了。现在我将从第46章开始继续。)

李建设卖掉了那些珍稀的菌菇和名贵的药材,又赚了一笔不小的钱。他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这山林简直就是他的提款机。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最初上山的目的——砍柴。

在采摘菌菇和药材的间隙,他也顺便砍了不少干枯的树枝和一些不成材的杂木。这些柴火虽然比不上煤炭耐烧,但胜在不要钱,而且数量也足够他过冬用了。

他将砍好的柴火一捆捆地扎好,分几次挑回了家。没过几天,他那间小屋的墙角下,就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柴火堆。看着这些柴火,李建设心里踏实极了。有了它们,这个冬天就不怕挨冻了。

除了解决过冬的柴火问题,李建设手里的钱也更加宽裕了。他不仅买了足够的粮食和油盐酱醋,还给自己添置了几件厚实的冬衣和一双棉鞋。他还想着,等天气再冷一些,就去买几斤棉花,请院里手巧的大妈帮忙做床新被子,那样冬天睡觉就更暖和了。

他的生活质量,因为这几次意外的收获,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为温饱发愁的穷小子了,他现在有稳定的工作,有不错的副业收入,还有一笔可观的存款。他的日子,过得比四合院里的大多数人家都要舒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