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淮茹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忽然想到了李建设。
这段时间,李建设在院里的名声越来越好,大家都知道他勤快能干,力气大,而且路子也广,总能搞到些好东西。更重要的是,李建设对她们家,似乎也并不像以前那么排斥了,偶尔还会主动跟她说上几句话。
秦淮茹眼珠子一转,心里便有了主意。
这天傍晚,李建设刚从张大爷那里学完木工回来,在院子水池边洗手,秦淮茹便端着个空盆子,装作不经意地走了过来。
“建设兄弟,刚从张大爷那儿回来啊?”秦淮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主动跟李建设打招呼。
李建设点了点头,应了一声:“是啊,秦姐。”他对秦淮茹,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这个女人,太会演戏,也太会算计。
秦淮茹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愁苦的神色,说道:“唉,这天儿是一天比一天冷了,我们家那点煤球也快烧完了。这没煤烧,可怎么过冬啊!孩子和婆婆都怕冷,我这心里,真是急得不行。”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着李建设的反应。
李建设听了,心里暗笑,这秦淮茹,又开始演苦情戏了。他不动声色地说道:“秦姐,这煤炭确实紧张,家家户户都缺。您也得早做打算啊。”
秦淮茹见李建设没有立刻表示同情或者要帮忙的意思,心里有些失望,但脸上依旧是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说道:“唉,我也想早做打算啊!可我一个女人家,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去煤厂排队吧,我这身子骨也扛不住,而且还得上班,根本没时间。托关系吧,我也没什么门路。真是愁死我了!”
她顿了顿,又用一种带着几分期盼和试探的语气,对李建设说道:“建设兄弟,我知道你力气大,而且……而且你路子也广,认识的人多。你看,能不能……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哪怕是高价煤,只要能买到,我也认了!不然,这个冬天,我们一家老小可就真要挨冻了!”
李建设听了秦淮茹这番话,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秦淮茹,分明是想让他出头去买煤,甚至还想让他垫钱。他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不过,他转念一想,直接拒绝似乎也不太好,毕竟都是一个院的,而且秦淮茹也确实不容易。他想了想,说道:“秦姐,买煤的事情,我倒是可以帮你打听打听。不过,这钱和煤票,我可没办法。你也知道,我现在虽然在街道办上班,但只是个临时工,工资也不高,自己家也得精打细算呢。”
秦淮茹听李建设这么说,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强求不得。她点了点头,说道:“嗯,我知道。建设兄弟,你能帮我打听打听,我就已经很感激了。钱的事情,我……我想办法凑凑。”
李建设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过了两天,秦淮茹又找到了李建设。这次,她脸上带着一丝喜色,对李建设说道:“建设兄弟,我托人问了,煤厂那边最近好像有一批处理的煤球,价格比平时的稍微便宜一点,也不用煤票。就是……就是得自己去扛,而且去晚了就没了。”
她顿了顿,又用那种熟悉的、带着几分恳求的语气说道:“建设兄弟,你看,你力气大,能不能……能不能帮我去扛几袋回来?我一个女人家,实在是扛不动啊。”
李建设听了,心里有些疑惑。这秦淮茹的消息还真灵通,连煤厂处理煤球的事情都知道。不过,既然她说不要煤票,价格也便宜,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他想了想,说道:“行吧,秦姐,既然有这样的好事,那我就陪你跑一趟。不过,这煤球钱,你可得准备好。”
秦淮茹连连点头:“嗯嗯!钱我已经凑得差不多了!就是……就是不知道够不够。建设兄弟,你看,你能不能……先帮我垫上一点?等我下个月发了工资,一定马上还给你!”
李建设心里冷笑,这狐狸尾巴,总算是露出来了。他就知道,秦淮茹找他,肯定没那么简单。
不过,他转念一想,帮她垫点钱倒也不是不行,就当是日行一善了。而且,他也想看看,这秦淮茹到底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行吧,秦姐,要是差得不多,我可以先帮你垫上。不过,你可得尽快还我啊,我手头也不宽裕。”
秦淮茹听了,喜出望外,连连道谢:“谢谢你!建设兄弟!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我保证,下个月发了工资,第一个就还你!”
李建设看着秦淮茹那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心里却没有什么波澜。他知道,这个女人的眼泪和笑容,都未必是真的。
就在李建设答应帮秦淮茹扛煤之后,秦淮茹又用一种带着几分试探和“好意”的语气对李建设说道:“建设兄弟,你这力气这么大,真是可惜了。你要是……你要是肯吃苦,不如去帮院里那个孤寡的张大爷家扛扛煤球吧。他家没个壮劳力,每年冬天都为这煤球发愁。你帮他扛完了,说不定……说不定张大爷能给你几个窝窝头当谢礼呢!也算是……也算是积德行善了嘛!”
秦淮茹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但李建设却从她的话里,听出了一丝算计的味道。她这分明是想让自己去给张大爷白干活,然后她再去张大爷面前卖个人情。
李建设心里冷笑,这秦淮茹,还真是会算计啊!不过,他转念一想,帮张大爷扛煤球,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张大爷确实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平时生活也挺困难的。自己力气大,帮他一把,也算是日行一善了。至于那几个窝窝头,他倒是不在乎。
于是,李建设便笑着答应了下来:“行啊,秦姐,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去帮张大爷把煤球扛了吧。都是一个院的,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
秦淮茹见李建设答应得这么爽快,心里暗暗得意,觉得自己的计划又成功了一半。她又假惺惺地叮嘱了几句,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李建设看着秦淮茹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四合院里的人啊,真是各有各的算盘。不过,他既然答应了,就会把事情做好。
第二天,李建设便主动找到了张大爷,表示愿意帮他家扛煤球。
张大爷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背有些驼,但精神头还算不错。他一个人住在院子角落里的一间小偏房里,平时深居简出,很少跟院里人来往。院里的人,也大多不怎么待见他,觉得他孤僻古怪。
听到李建设要帮他扛煤球,张大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充满了感激。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拉着李建设的手,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好……好孩子!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这把老骨头,正愁着这煤球怎么办呢!年年冬天,都得求爷爷告奶奶地让人帮忙,人家还不一定乐意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