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

换源:

  四十八循循善诱

许大茂和孙永忠相伴着去上班,一路上都表现得很兴奋。能让傻柱欲哭无泪,也是两人多年争斗以来的绝无仅有。

“怎么样,你就说哥们今天的事儿办得漂不漂亮?看傻柱那孙子的表情,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确实挺漂亮,你是怎么知道傻柱走投无路,去老太太那儿混饭的?”

“哥们儿分析的啊,昨天厂里刚把他赶出食堂,还扣了他三个月工资,今天他就过去给老太太做饭,哪有那么巧的事儿。易中海还想帮他遮掩,什么跟老太太搭伙,还不是占老太太便宜。”

“不是说粮食都是一大妈拿过去的吗?傻柱也没占老太太便宜啊。”

“这就是易中海高明的地方。他想帮傻柱,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借口老太太给他留个脸面。没想到今天被哥们儿给扒了个干净。真是越想越解气,这几天怎么净遇上高兴事儿。”

傻柱倒霉许大茂就开心,还在路边买了一斤刚炸好的油条,跟孙永忠一起分享快乐,分享美食。

“还得是大茂你,揣摩人心的本事一流。那你说傻柱借刘海中的钱又是怎么回事儿?”

孙永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已经猜到,这就是易中海家丢的七百多块钱衍生的后遗症,只是几个当事人闪烁其词故意掩盖而已。作为对立一方,你越想如何,我越不能让你如意。闹腾得越大越好,这才显得那七百块钱有价值。他选择让许大茂来掀盖子,倒没有让他当枪的意思。报仇这种事还是亲力亲为才最痛快,许大茂恨透了傻柱易中海等人,自己当然要成人之美。而且许大茂早上亮眼的表现,足够证明掀盖子的任务他能够胜任。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对许大茂循循善诱。

“这我就分析不出来了,按说这小子也不缺钱,他借那么多钱用在哪儿啊?”

“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反正我要是有钱就愿意花在于莉身上。”

要不说许大茂聪明呢,不但一点就透,还善于联想。

“于莉,秦淮如,对,傻柱借钱一定是为了秦淮如。哥们儿,看咱这脑子,就问你服不服?”

许大茂一下子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继而嘚瑟起来。

“我也想过傻柱的钱,有可能是用在秦淮如身上。但仅仅是可能而已,并不像你说得这么肯定。你跟我讲讲肯定的理由是什么?”

“永忠兄弟,你确实很聪明。”

别过渡,直接从但是开始说起。

“但是在细节观察上,还是略有欠缺。我问你,你知不知道昨天院儿里谁回来了?”

许大茂可真会活学活用,我在诱导你,你咋又返过头诱导起我来了。

“这你可问不住我,棒梗回来了呗,院儿里谁不知道。”

“没错。这问题就来了,棒梗是因为头易中海的钱被抓走的,怎么这么快就被放了出来?”

“大茂,你就别卖关子了。是啊,为什么?”

“很简单,秦淮如和易中海一定达成了某种协议,协议的关键应该是钱,再结合傻柱借钱的时间点,我可以确定傻柱借钱帮秦淮如,秦淮如跟易中海达成协议救棒梗。”

“精辟,我算是服了,院子里最聪明的人还得是大茂你啊。”

一个小常识,如果有人夸你聪明的时候,可能是你真的很聪明,但更大的可能是他在笑话你。孙永忠没有笑话许大茂的意思,他只是在认真演戏。

“换我可不会想那么多,怨不得你和傻柱吵架的时候,秦淮如来了后院儿,没多大会儿又悄悄回去。我还在纳闷儿,她怎么不帮傻柱说话就偷偷回去呢,原来是因为——。”

“心虚。”

“对,就是心虚。你说秦淮如怎么能这样,就算是救棒梗,让棒梗把偷的钱还回去不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让傻柱到处借钱替她还,合着棒梗偷钱不但没收到惩罚,还让他们老贾家得了利,这也太没有公理了。”

“你替傻柱叫什么不平,那都是他自己愿意的。有些话我不好意思说,想想傻柱就能看到你自己。”

自己竟被许大茂这小子给鄙视了。

“你还不好意思说呢,就差后我和傻柱是一丘之驴了。”

“没,哥哥可真没那个意思,就是随口一说,你别当真。”许大茂笑呵呵地解释。

“你误会了,我没有替傻柱不平的意思,只是觉得棒梗没有受到惩罚不是啥好事儿。以后院里多了个贼娃子,大家可就没有好日子过喽。”

“棒梗这小子确实不是个东西。”许大茂颇为认同。

“可人家好命啊。你看,秦淮如护着棒梗,傻柱护着秦淮如,易中海护着傻柱。所以易中海只能放过棒梗。你没看这么大的事儿,易中海还帮棒梗遮掩,不让他背个贼名。就是怕一旦传出去,把棒梗的名声给毁了,棒梗再迁怒自己。”

“对啊。要是秦淮如跟易中海产生矛盾,傻柱如何自处,想想都有趣儿。”

许大茂奸诈地笑了,若有所思。

“不是吧大茂,你要去掀盖子?这绝对不行。且不说损人不利己,还容易招人忌恨,说出去名声也不好听。作为朋友,我不能看着你办傻事儿。退一万步讲,掀盖子也是刘海中他们更有资格,自己的钱被拿去帮助了小偷,现在还面临着血本无归。人家都没怎么着,你上窜下跳的闹腾个什么劲儿。”

许大茂能听出孙永忠是为自己好。可大好的机会放在眼前自己不做点儿啥实在太可惜。自己跳出来确实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如果能让刘海中他们冲锋在前显然更好,自己要做的仅仅是散布一些消息。

四合院里的住户有好几个都在轧钢厂上班,也不知是谁嘴欠,把傻柱帮助秦淮如的事儿在轧钢厂传得沸沸扬扬。还说傻柱因此身背巨债,无力偿还,内外交困,朝不保夕。一听就是站在傻柱的立场上替傻柱抱打不平,矛头直指秦淮如冷眼旁观,置之事外。

秦淮如也听到了消息,她很生气。落下这个名声,以后谁还愿意帮助自己。不就是借了你几百块钱嘛,又不是不还,你这样到处散布究竟什么意思?

秦淮如在车间一角找到了正在分拣毛坯件的傻柱,一开口就是质问。

“柱子,借给我钱的事儿是不是你传的,是不是觉得帮助秦姐委屈了?”

“秦姐你是不是误会了,我怎么会去传这些,更不可能有抱屈的意思。”

作为当事人,傻柱自然也听到一些传言。对秦淮如的激动,也能理解。

“你是不抱屈,可现在是有人在替你抱屈。你知不知道,就因为这些闲话,工友们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

“我知道这些传言对你影响很大,可我真不知道是谁把这些传出去的,要是知道,肯定会去制止。秦姐,你可一定要相信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