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默默地离开了食堂,没有拿到食物,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望和无奈。
刘岚匆匆回到后厨,她的脸上带着急切的表情,找到何雨柱后,她迫不及待地将刚刚在食堂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当她提到李怀德的处理结果时,何雨柱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他心中暗想:“李怀德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我必须牢牢抓住他的大腿。”
他想起了自己上辈子的事情,清楚地看到了李怀德和杨厂长的真面目。
杨厂长是一个正直的人,但他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
而李怀德则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背后有强大的靠山。
他对自己的亲信非常好,因此,他必须争取让李怀德注意到自己。
当风气转变,许多领导被下放到轧钢厂时,他也能得到李怀德的关照。
上辈子,当杨厂长倒台后,他一直在暗中照顾杨厂长,经常送去的饭盒和酒水,
也是在那段时间,杨厂长重新回到了职位,
他也因此当上了食堂主任。
他收起了心中的想法,又和刘岚闲聊了几句。
何雨柱在上辈子的恩人,那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于下午悄然抵达。
在杨厂长的办公室,两位谈笑风生,尽管午宴的菜肴并不丰盛,油水稀少,调味简单,却依旧被老领导品出了别样的风味。
席间,杨厂长笑眯眯地看着老领导,说道:
“领导,您对我们的第三食堂评价如此之高,莫非里面藏着一位未知的大厨?”
老领导眯着眼,缓缓品尝着口中的佳肴,然后赞不绝口:
“的确,这第三食堂的厨艺不凡,即便只是这些平凡的食材,也能被烹饪出如此美妙的滋味。
这大厨的手艺,堪称一绝。”
杨厂长脸上浮起得意的笑容,回答道:“领导过奖了,这第三食堂的确有一位年轻的大厨,他名叫何雨柱,
从小跟随父亲在轧钢厂的厨房里学艺,继承了家传的烹饪技巧。
平日里,他主要负责为厂里的贵宾制作餐点,闲暇之时也会助厨们一臂之力,做大锅菜。”
老领导好奇心起,追问:“那他最拿手的是哪一道菜呢?”
杨厂长笑了笑,回答道:“何雨柱的拿手菜多不胜数,鲁菜、川菜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家传的谭家菜。
遗憾的是,像谭家菜这样的独特菜系,如今已不多见,几乎要失传了。”
听罢,老领导更是兴趣盎然,似乎在想象着那位名叫何雨柱的大厨烹饪的场景,而心中对此次的访问又增添了几分期待。
杨厂长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厨师烹饪技术的赞扬,更是开启了一扇通往美食回忆的窗口。
他的话语勾起了大领导深藏于心底的对川菜的渴望。
“小杨,你觉得这位厨师周末有没有空?
我真心想品尝一次他手艺中的那份正宗与热情。
我已经太久没有尝到家乡的味道了,那是一份无法言喻的思念。”
杨厂长面带微笑,点头答应,他了解那份对故乡味道的向往。
“交给我吧,我一定会确保您能够品尝到最地道的川菜。”
大领导带着对即将到来的美食的期待,缓缓驶离了轧钢厂。
杨厂长站在门前,直到领导的车子消失在转弯处,他才转身前往第三食堂。
食堂内,杨厂长对厨师描述了大领导的邀请。
何雨柱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成了欣然同意的喜悦。
“我周末一定会准备好最好的食材,做出最正宗的川菜,让领导品尝到我们的文化。”
这个周末,不仅是一顿饭,而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一次故乡与异乡的味蕾碰撞。
何雨柱的耳朵犹如顺风耳,总能捕捉到空气中细微的变化,领导的一句轻声细语,他就已猜到了八九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那声坚定的“服从安排”在杨厂长的办公室里回荡。
杨厂长,那个总是雷厉风行、决策如流的企业领航者,已事先安排好了所有细节,甚至连接送何雨柱的车辆都准备就绪。
他的言下之意,似乎是在说:“无论何地,你只需到达,其余的交给我。”
随着第三食堂的最后一声钟响,工作的收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那些炉火纯青的厨艺、井井有条的管理,都在无声中彰显着何雨柱的成长与变化。
踏进李怀德的办公室,何雨柱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慨。
今天的他,不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早早离开,而是希望得到更多,包括李怀德的认可与赞赏。
“许大茂今天有个局,我想早点回去准备。”
何雨柱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向李怀德请了假。
李怀德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何雨柱过去的种种他都看在眼里。
现在的何雨柱,像是一匹识途的老马,正努力向着正确的道路奔跑,李怀德自然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化。
轧钢厂的大门缓缓关闭,何雨柱的身影消失在门后,朝着朝阳菜场走去。
他的篮子里很快就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这些五彩缤纷的蔬菜,仿佛预示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傻柱啊,你这是要开餐馆吗?
昨天买的还没吃完,今天又买这么多。”
四合院里,三大爷闫埠贵的好奇声打断了何雨柱的思绪。
何雨柱看了看手中的食材,又望了望三大爷,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是啊,是时候考虑买一辆自行车了。
不然,这双腿岂不是要生锈?”
他心中想着,脸上却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