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奔驰了七天七夜。
当列车缓缓驶入莫斯科火车站台时,许大茂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心中充满了对这个陌生国度的好奇与期待。
一下火车,一股不同于京城的寒意便扑面而来。
天空是那种高远而纯净的蓝色,阳光虽然明媚,却不炙热。
车站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高大、雄伟,带着一种粗犷的美感。
站台上,穿着呢子大衣,戴着毛皮帽子的男男女女行色匆匆,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窝,白皙的皮肤,让许大茂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Дамыигоспода,добропожаловатьвМоскву!”(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莫斯科!)广播里传来字正腔圆的俄语播报。
许大茂凭借系统植入的【初级多国外语速成包】,勉强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汇。
“您好,请问是来自中国的许大茂先生吗?”一个略显生硬的中文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许大茂转过头,看到一个身材高挑,金发碧眼,穿着一身干练职业套装的年轻女子,正微笑着看着他。这洋妞,长得可真带劲!
皮肤白得像牛奶,眼睛蓝得像宝石,那身材,前凸后翘,简直是行走的荷尔蒙。
“是的,我是许大茂。请问您是?”许大茂礼貌地回应,目光却忍不住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秒。他娘的,这资本主义国家的妞,就是发育得好!
“我是大使馆负责接待您的翻译,卓娅·伊万诺夫娜,您可以叫我卓娅。”金发美女伸出手,落落大方地说道。
“卓娅同志,您好,辛苦您了。”许大茂握了握她的手,只觉得对方的手掌柔软而温暖。
“不辛苦,许先生,我们大使和文化参赞已经在外面等您了。”卓娅引着许大茂走出车站。
车站外,停着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
车旁站着两位中年男子,一位是身着中山装,面容儒雅的中国大使,另一位则是穿着西装,略显富态的文化参赞。
一番热情的寒暄和介绍后,许大茂被请上了车。
“许大茂同志,欢迎你来到莫斯科!”大使亲切地说道,“你在国内的事迹,我们都听说了,这次你能代表国家来这里进行美食文化交流,我们都感到非常荣幸和期待啊!”
“大使您过奖了,我一定尽我所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许大茂谦虚道。
轿车在莫斯科宽阔的街道上行驶,两旁是风格独特的苏式建筑。
卓娅一路向许大茂介绍着莫斯科的风土人情和著名的地标建筑,如红场、克里姆林宫等。
许大茂一边听着,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窗外的景色。
这个年代的莫斯科,虽然没有后世那么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街上的行人,穿着朴素却不失体面,脸上带着一种特有的坚毅和自信。
他们下榻的地方,是中国大使馆的招待所,条件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星级酒店,但也干净整洁。
安顿下来后,大使和文化参赞为许大茂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接风晚宴。
晚宴的菜品,是典型的俄式西餐,如红菜汤、俄式饺子、烤鸡、黑面包等。
许大茂品尝着这些异国风味的菜肴,心中暗暗将其与中餐进行比较。
俄餐口味偏重,喜欢用黄油、酸奶油等调料,菜品相对粗犷,不如中餐那么精致多变。
“许先生,我们这里的菜,还合您的口味吗?”文化参赞笑呵呵地问道。
“非常有特色,味道也很不错。”许大茂客气地回答,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比起我们博大精深的中餐,似乎还是少了一些变化和层次感。”
他这话虽然说得委婉,但骨子里那份属于顶级厨师的自信,却是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大使和文化参赞相视一笑,他们要的就是许大茂这份自信。
“许先生说的是啊!”大使笑道,“所以,我们这次才特意邀请您过来,就是希望您能把我们中餐的魅力,好好地展示给苏联的同志们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许大茂在卓娅的陪同下,参观了莫斯科的一些著名景点,也考察了当地的几家有名的餐厅和菜市场。
他对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当地的食材,以土豆、卷心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为主,肉类则以牛羊肉和禽类居多,鱼类相对较少。
调料方面,除了盐、胡椒,莳萝、香叶等也是常用的香料。
许大茂发现,当地人对油炸和烤制的食物情有独钟,而且口味普遍偏重。
“卓娅同志,你们这里的人,是不是特别喜欢吃肉和土豆?”许大茂问道。
“是的,许先生。”卓娅微笑道,“在寒冷的冬天,肉类和土豆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我们苏联的土豆,品质可是世界一流的!”
许大茂点点头,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当地的食材,融入到自己的中餐创作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