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初到兴庆府 暗潮涌动八方来(上)

换源:

  “大王远道而来,一路上颇为辛苦,还请到驿馆休息。若有需求但请吩咐。”

“不妨,不劳烦你们照顾,我们自有人手。”萧峰素来豪迈,虽当了辽国南院大王,却也不痴迷于追求奢华的生活。不论西夏方面是出于真心,还仅仅是虚伪的外交辞令,面对着西夏方面的这片好心,萧峰将其拒绝了。

待送走了西夏方面的官吏,萧峰确实感觉到有些乏了。一是从心理上来论,萧峰并不想趟这条浑水,出使西夏不过是奉行大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命令,要干出刺杀的事来。二来,这一路骑马而行,路上的颠簸,实在是难以长时间忍受。

“取酒来。”

便有契丹武士早就从马背上接下两个皮酒馕,献与萧峰吃了。又朝驿馆的人那里寻了些熟牛肉切成条献与萧峰下酒吃了。

待萧峰吃完,胡乱将嘴一抹,在契丹武士的伺候下就地歇息了。

萧峰在驿站睡得倒是安稳。但是他的到来在气候不对的兴庆府,引得暗流涌动。

且说这西夏皇宫中,那梁太后听了女官报告,很是欢喜。

“好好好。你做的不错。那些中原的和尚们开始四分五裂了。只要这些和尚降了,其余那些乌合之众也就随风而降了。”

“都是托太后的福。要不是太后给奴婢支持,奴婢也做不好。”女官听到主子的夸赞,忙反拍主子的马屁。

“这样说来,能有这样的成就还多亏那慕容复出主意。这慕容复倒是立下了大功。对于他,你怎么看?”梁太后先是似乎突然想起慕容复一样肯定了慕容复的功绩。随后又用看似轻松的话问询女官是如何看待慕容复的。

听到主子让自己评论慕容复,这女官心里紧绷,开始细细思考。虽说梁太后语气轻松随便谈谈似的,但涉及到对人的点评,尤其对是有很强能力的人的评价,那大概率是要进行人事上的调动的。常说政治就是利益的分配,政治的具象化就是人事调动。不由得她不慎重处理。

女官粗略的捋了一遍,暗道:“处理和尚的事上,我干得应该能看得过眼。听语气,似乎对我没什么不满的。我应该还是太后在宫内的心腹,我的权柄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看这几日太后对慕容复的打算是想要用他,那我尽量不要说什么坏话。”

这女官打定了主意,轻启朱唇:“慕容复乃是出身于姑苏慕容氏,少年成名,武功高强。跟现今辽国的南院大王萧峰在中原武林并肩齐名。从当初他来救助太后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武功来看,的确是名副其实。”话说到这里,女官稍微停了一下,似是要整理一下语序,趁机偷偷看了一眼梁太后的神情。只瞧得那梁太后面容上不动声色。但是熟知自家主子的女官从神态中看出那太后是比较赞赏她说的话。这女官也有心要成全慕容复,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便止住了话头。留下了句:“从他的面相上来说,是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别的奴婢便看不出什么来了。”

“哦?看不出什么来了?不要绕圈子了。你明白我的意思。我是在问你,我能不能用慕容复?”

“太后恕罪,太后恕罪。奴婢愚钝,没能理解太后的意思。”

看着跪下不断磕头的奴才,饶是见惯了这样场面的太后,也不免有些败兴。转念想到自己尝试着和奴才平等交流,当着朋友那样去处,倒真是坏了规矩。如此尊卑不分,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她。

“你是我身边多年的老人了,还这个样子。也罢,你起来吧!”

待那婢子起来,梁太后转移了话题,道:“那辽国新派遣的使者到了兴庆府了是吧?”

“回主子,辽国的使者今天刚到,已经妥善安排在驿馆了。外朝的大臣们等主子定日子呢。另外,听奏报说此次出派的使团中就有南院大王萧峰。”

听到萧峰来了西夏,梁太后为之一怔,本能得感觉到这事情不是很简单:萧峰身为南院大王,本不与西夏事务有瓜葛。他来到了西夏,究竟是萧峰在辽国引起了耶律洪基的猜忌,宫廷斗争失势,被赶出了中央。还是他到西夏别有所图?

梁太后意识到自己可能非常的危险,提拔慕容复和刺探萧峰的意图显得迫在眉睫。“传我的召令,以朝廷的名义,着慕容复掌殿前侍卫,时刻护卫皇城。另外,从大理段世子的侍卫中抽调些人手加强皇城的守卫。”

看着执行命令的女官,梁太后心中暗自祈求:“佛爷保佑,皇城深处那个老妖怪不要借机作妖。”

梁太后在深宫中虔心祈求得多少有些晚了。李秋水此时已经见到了早就想见到的人。

“呦哦,瞧瞧这是谁呀?没想到还能想得起我来。一连去了多少书信,这才来。怎么着?才几日不见就变了这般模样?多少丑了些。莫不是变丑了,不敢见我?”

听着李秋水用着媚意十足的语气说着满是阴阳怪气的话,易容了的张三多少有些着迷。这倒不是张三有着特殊的癖好想要犯贱,实在是李秋水太会了,那语调配合上那身段,记吃不记打的张三把持不住。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惊奇得问询:“咦?你怎么知道是我?”

李秋水呵呵笑了笑,指着张三道:“我和师姐斗了一辈子了,怎不了解她的武功,你身为一个男人,又不是我的师傅,这身功夫能瞒得了谁呢?”李秋水说完,又指着一处屋檐道:“那里还藏着师姐,我怎能不确定你的身份?更何况,你身上的味道我可是记忆犹新呀。”那屋檐后天山童姥用传音功夫闷声了一声,既算是回应她的话,也算是打招呼。

“好啦!咱们先好好谈谈吧!”收神的张三出言试图化解尴尬。好歹,李秋水给了张三面子,令张三、天山童姥二人进了屋子。

且说张三为何来了兴庆府,还是因为李秋水连连休书而至。梁太后的哥哥想要政变自然是要左右联络。虽处事精密,连一品堂都瞒过了。但李秋水在一品堂外另有班底,很快就知道这秘谋的事。自觉是好机会,便连忙休书一封,并不惜以二人骨肉作威胁。

张三得书后,不敢让众女皆知晓,只得和玉儿参谋。玉儿从张三嘴里知李秋水这女人颇为心狠,虽厌恶这私生子,但为了丈夫的骨肉,还是强忍着给张三打掩护,在众女面前彻底解决此事。

好在玉儿的勉力支持和天山童姥的嘴毒攻击,王语嫣、阿朱等放过了深究此事。但也达成一个私下的共识:身为私生子的李错不能有继承权不说,甚至没有众女的一致认可,张三不能以任何方式给予他权利上的好处,也不能给予财货上的重大利益。谁让这些女子各有本事,各有背景,都算得上是创业合伙人,张三不得不忙乱中认下的这点,但日后也产生不小的麻烦,造成了些小小遗憾。

好歹团结队伍的张三给众女分配好任务,组建了支队伍来到兴庆,伺机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乘着梁氏兄妹政变内斗之际,也发动一场政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