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烤全羊

换源:

  “来,来,来,别光顾着喝酒,吃菜吃菜。”江师长也挺佩服云翔这年轻小伙子酒量的,喝了这多酒连眼皮也不眨一下,但再这样拼下去非出事不可,出事了戴国槐那里也不好交代呀!

这时,有两个女服务员捧着个盘子走了上来。

左师长道:“新疆菜的特色全在这了,大盘鸡、烤包子、马肠子、馕坑肉、缸子肉、羊杂汤,…怕不合你们口味,恰巧我们厨师有南方人,特地添了几碟南方菜,但一些食材比如猪肉之类这里是有禁忌的,尝尝这些菜合不合你们口味?”

有些话范文兰不太好意思说,桌上这些菜有的在哈蜜站月台上买了也尝了,当时当小吃尝个新鲜还可以,真要拿它当主菜就有些难以恭维了。

见有江南小炒上桌,大家一齐将筷子伸向了菜碟。

云翔品尝了一口,咀嚼了一下,评道:“嗨!真还不错!不比我们景宁市的大饭店差。”

景宁市?

闻言,严艳一下惊站起来,“你们是景宁市人?”

云翔莫名诧异解释道:“尚木县隶属于景宁市,我就是从景宁市下放到尚木县知青农场的知青。”

先前左师长就说江州尚木知青农场,从未提起过尚木县与景宁市有什么关系,这时严艳拿起杯筷走到云翔跟前,道:“来来来,我们俩都是知青,我俩喝一杯。”

胡长福见状暗想这云翔还真能招惹女人的,火车上四个姑娘要与他合影,这里这个同样貌美的女场长要单独与他喝酒交谈,胡长福知趣道:“严场长,你坐我这里,我和你换个位子。”

严艳也没客气,在云翔身边坐下。

严艳问云翔道:“你知道景宁市有个景宁一中吗?”

云翔道:“这怎不知道?我就是景宁一中毕业的。”

严艳道:“你是哪一届的?”

“六六届的初中毕业生。”

严艳一下眼睛发亮起来:“那么,你认识个叫贾光远的人吗?他好象也是六六届的。”

“贾光远?这怎不认识,他跟我同班同学,而且从小在一起玩的感情特别好。我们两家都住在一条街上,他的家就离我家不到四十米远。”

严艳道:“他也去了你们的知青农场吗?”

“没有。”云翔轻轻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他永远也去不了了,他已经不在了。”

“他不在了?什么意思,你是说他死了。”

云翔点了点头道:“他是在一次武斗中被枪打死的,…”

严艳道:“他怎么会死呢?一个那么热情那么奔放,对生活那么热爱的人怎么会死呢?怪不得我连写两封信他都未回,……怪我,怪我,当时就不应该放他回江州,……”

她嘟囔着,默默地站起身,神情有点痴呆踉跄地向门外走去,…

左师长正向范文兰了解着戴国槐现在的情况,见严艳听到景宁市三个字后,神色有点异常,也不知刚才这叫云翔的小伙与严艳说了些什么,向熊大彪递个眼色朝门外歪歪嘴,熊大彪明会意起身去了门外。

熊大彪赶到餐厅门外时,见到严艳正坐在食堂大饭厅外一饭桌旁抹着眼泪。

熊大彪问道:“怎么回事?”

“景宁来的那个他、他没了。”

熊大彪当然知道这个“景宁来的那个他”指的是谁了。

六六年全国大串联时农场涌来了不少内地来的知青,其中有个叫贾光远的,人高马大的不说,长的还英俊,主要是多才多艺,新疆的歌舞一学就会,什么口琴、手风琴、笛子箫的,好象就没有他不会的乐器,后来拿起新疆的冬不拉,居然也能弹奏起来,当时岔子沟农场也有个业余文艺小分队,他居然还能帮文艺小分队排练节目,特别招姑娘喜欢。

这小伙还是个多情种子,没几天就和严艳好上了。

这小伙在农场只待了大约四十来天,因为燕京四套班子联合发文,大量的红卫兵涌入新疆建设兵团,已影响到新疆的经济建设与边境安全,要求红卫兵全部撤离。

贾光远走了,可在新疆却播下了他的一粒种子一一严艳怀孕了。

搞男女关系、未婚先孕,在那个年代,这是重罪,要被批斗被游街,甚至在有些地方还要被判刑的,何况当时的严艳还是个农场的负责人?

但,当时只给了严艳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大家都知道,是左师长在护着她,严艳的父亲曾是左师长的领导。

“那么个大小伙怎说没就没了?”能大彪也有些不能理解。

“是在两派武斗时被枪打死的。”

“唉!”熊大彪叹了口气,他理解严艳的悲伤,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本来还指望有一天带着这孩子去找他亲生的父亲,而现在,这点仅有的希望也被扑灭了。

熊大彪是个粗人,也不太会劝人,说:“知道这消息也好,早点割断这个念想,你还年青,后面的日子也很长,……今天有左师长的客人在,…”

“熊叔,我知道,你先进去,我去下卫生间,马上就过去。”

严艳进了卫生间,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仪容。

当严艳回到餐厅时,餐厅里响起了冬不拉与手鼓的乐响声,五名穿着民族服装的维族少女踩着手鼓与冬不拉的节拍,载歌载舞地走上餐厅特地留下的那块预留的空地,一段极具民族风情的歌舞后,五个姑娘一个个双手捧着洁白“哈达”,走向范文兰一行五人,将哈达戴在五人脖上,……

这时,又见一个穿着一身厨师服的维族汉子,用维族语唱着祝福的歌曲,手推着一辆餐车向餐桌走来,餐车的盘子上放着一只金光灿灿、令人垂涎欲滴的烤全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