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紧锣密鼓

换源:

  吃过晚饭,锅碗就丢给一帮女知青洗了,卜春花带着小娅娅,当然带上小娅娅就免不了要跟上个那条“大黄”狗,挨家挨户去通知开会了。

卜主任通知,各户出个女的,自带小板櫈,半小时候后到卜春花院里集中开会。

很久都没有集中妇女开会了,上次集中妇女开会还是半年前,那次开会有个年龄要求,要求四十五岁以下的妇女,主要是宣传计划生育,因为村里没有卫生员,所以一些套套药物什么的都由妇女主仼代发。

接到通知后妇女就一个个挟着个小板櫈前前后后地走出家门往卜春花家里走去,边走还边议论:

“这次不是又要发避孕药吧?”

“不会,你看那长贵家的,都五十几了还去开会,会是谈计划生育的事吗?”

“这次要多要几盒套套,我家那死鬼,缠人的要命。”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妇女不无卖弄地说,说完自已也不好意思地“嘿”地一笑。

“你用那个呀,就象戴个手套握手一样一点意思也没有。我用的是药。”

另个说“还不如象卜主任带头示范的那样,干脆扎了。”

“我才不动那一刀哩,多吓人呀。”

今天的月色很好,银色月光撒在这小小院落里,院里显出一片柔和的蒙胧。

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卜春花才亮起嗓子道:“我们今天邀你们来开个小会,主要是要布置大家一个仼务。

各家各户都安排了知青了吧?这些知青来到我们新圩村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再教育。

目前知青劳动表现基本上是不错的,但也有不少知青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波动。为此,场部作出决定,后天晚上开展’吃忆苦饭’的忆苦思甜活动,后天下午全农场统一吃’忆苦饭’,各家后天下午都要留一个人在家做’忆苦饭’,这半天时间算出工,按正常出工记工分。”

留有半天时间哩,用个半天时间去弄这“忆苦饭”,这“忆苦饭”该有多隆重呵!

“喂!卜主任,这’忆苦饭’,究竟怎么弄呀?”一个妇女问道。

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这“忆苦饭”究竟怎样做。

卜春花也不知这“忆苦饭”究竟怎么样煮,随口道:“就是解放前缺衣少食时,你们吃什么,这’忆苦饭’就做成那个样子,往苦里做。

有不少妇旧社会时还小,已记不得小时候吃的饭象什么样了。

也有从旧社会或自然灾害那几年走过来的,说我们那时一天就吃两顿,晚上的饿着肚子就上床了,这不吃饭叫不叫忆苦,这话问得有点象“抬杠”,但,你也不能说她说得没道理,那时有的人家穷得揭不开锅,确实晚上不吃饭饿着肚子就上床睡觉了。

有人说,我们每晚已经吃稀饭了,最多添根胡萝卜红薯什么的,知青已经有人闹意见了,还要做比这更苦的饭,就怎么弄?

这卜春花也有点挠头,她进屋内,把正在屋内收拾碗筷的余爱琴拖了出来:“小余,你懂厨艺的,你向大伙说说这’忆苦饭’怎么做。”

这给余爱琴出了难题了,古今菜谱都没这道菜,她记起了听说的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典故,于是问道乞丐讨饭讨来饭叫不叫’忆苦饭’?”

吃饭都要靠讨了,这还不叫苦吗?当然算!

得到肯定的回答,于是余爱琴讲起了明朝有个叫朱元璋的皇帝,他小时候靠讨饭为生,突然有天在皇宫能想起了当时讨饭讨到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要御厨去做一道来。大臣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是一道什么样的菜,有个大臣倒是聪明,分析这肯定是当时路人戏谑小乞丐的,这所谓珍珠不过就的剩饭、这翡翠就是菜帮子菜叶子,这白玉不就是豆腐吗!于是御厨就按这方式做了。”

下面一齐议论起来,有人说,这又是豆腐又是米饭的,哪能叫“忆苦饭”呀”!又有人说,乞丐吃的饭不能叫“忆苦饭”,他们吃得是百家饭,讨到穷人家恐怕就是一碗稀饭或一个馍,讨到富人家虽是残羮剩饭,但可有鱼有肉呀!又有个妇女说,这小乞丐这次恐怕讨得也是个大户人家,能吃得上豆腐青菜稀饭,要我们用豆腐煮饭,可我们没豆腐票呀,……

郝光林早就站在卜春花家的大门边了,他对卜春花及时落实他的要求,召开这次妇女会还是很满意的,但由余爱琴这朱元璋的故事一说,这会开得有些跑题了。于是,他走上前向大家摆摆手:“大家静一静,刚才卜主任说了,这不一顿饭的问题,这是一次重要的政治任务,大家一定要严肃认真的对待。

旧社会我们穷苦人生活艰难都是吃糠噎菜,这忆苦饭就用野菜、稻糠或麦衭子与少量米放一齐煮,…”

一个妇女考虑到有糠衭在其中,吃起来会有点拉嗓子,问要不要放点油?

“不要!”郝光林肯定地回答:“就是要缺油少盐的,这才是正宗的’忆苦饭’。”

有了这标准就好办了,妇女们没再提其他问题了。

郝光林见这事已基办妥,卜春花接着谈计划生育的事与他关系不大,也就离开了。

此时,另路人马也在忙碌着。

要刘斌连准备两个知青的发言并不难,这两年大字报大辩论经常还搞些宣传演讲什么的,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

刘斌从知青中选了平日里文笔都还不错的一男一女两个知青,要他们采访杨庄的贫下中农,并告诉他们这次一连安排的是两个贫下中农一个知青三个人发言,我们连不能输给他们。

两个知青面露难色说,他们又没什么记者证,有什么理由要别人接受他们的采访?再说现在算是寄住在别人的庄上,人家白天去荒滩上割芦苇已经筋疲力尽的了,谁还愿意再抽出时间和你聊天?

刘斌想想也确实是这样,便将开场部会时从郝光林副书记那里拿来的一摞材料交给这两人,说那就从这上面选一次资料吧,注意两人要分下工,内容上不要撞车。

“这个自然。”这两个知青欣然答应,这个不难,抄抄剪剪然后提炼下,加上些标语口号就可以了,何况还有两天休息,不上州滩砍芦苇呢。

两知青走后,刘斌已感到这次大概率会输给史长勇了,算了。输就输吧,今后在这农场比得不是嘴码子,是谁最能干苦干,谁能干出成绩。

一连连长史长勇对这农场“忆苦思甜”大会尤其重视,他一下召了姚青梅、卞义明等五个知青来共商大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