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母亲的往昔

换源:

  陈峰的母亲,宛如一幅色调斑驳的旧画,满是让人又怜又气的复杂笔触。回溯往昔,岁月的阴霾沉重地笼罩着他们那个小家,生活的重压如同巍峨大山,沉甸甸地压在陈峰父母肩头,逼得他们每日为了一口吃食、一处容身之所,披星戴月地奔波劳碌。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即便面临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严峻形势,陈峰母亲为了能多挣几个钱养家糊口,硬是咬着牙,壮着胆子偷偷摸摸地走街串巷卖瓜子。她用一块洗得发白的布缝制的袋子装着炒制好的瓜子,眼神中透着小心翼翼与坚定,趁着天色未亮或是暮色渐浓,穿梭在小巷之间,轻声吆喝,生怕引来不必要的注意。每一次成功卖出一小份瓜子,换来的那几毛钱,都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这个窘迫的家带来些许希望。然而,这份提心吊胆也如影随形,每次听到些许异样声响,她都会紧张地抱紧布兜,额头上的汗珠滚落,心脏砰砰直跳,那种恐惧与对生活的挣扎,深刻地印刻在她的生命里。

不仅如此,为了多添一份收入,母亲还在家里腌起了咸鸭蛋。她总是天不亮就起身,趿拉着破旧的布鞋,走到院子里,从那口装满水的大缸里舀出一瓢又一瓢清水,仔细清洗着从集市上淘换来的鸭蛋。洗净后,她又忙着调配腌料,在她粗糙的手中精准配比,混合出独特的香味。接着,她小心翼翼地将鸭蛋一个个码放进瓦罐,用黄泥封好口,再贴上写有日期的纸条,宛如在完成一场神圣的仪式。等待鸭蛋腌制成熟的日子里,母亲每天都会去查看,轻轻摇晃瓦罐,凭借经验判断腌制的进度。好不容易盼到咸鸭蛋能上市售卖了,她依旧是趁着清晨或傍晚,避开人群的高峰期,挎着装满咸鸭蛋的竹篮出门。她穿梭在邻里街坊之间,小声叫卖:“自家腌的咸鸭蛋,油多,香得很!”那声音带着几分羞涩,又透着满满的期盼。有人询价时,她便热情地介绍,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希望能多卖出去几个,多换些钱。

那时的日子实在艰苦,对孩子们的陪伴自然而然地成了稀缺品,少得令人心酸。年仅5岁的小陈峰,本应是在父母怀里撒娇、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却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那稚嫩的小手,还握不稳锅铲,就要给自己小两岁的妹妹做饭。小小的身影在昏暗且杂乱的厨房里忙碌,踩着小板凳才能够到灶台,费力地往锅里加水,手忙脚乱地淘米下锅。生火时,被烟熏得眼泪汪汪,咳嗽连连,却不敢停下手中的动作,生怕妹妹饿着。而此时,父母大多还在外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家中的这一幕。

于陈峰而言,儿时情感的缺失如同心口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母亲整日忙于生计,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关爱孩子,家中也总是乱糟糟的,根本没有温馨可言。更要命的是,陈峰母亲性格极为强势,有着超乎常人的掌控欲。其实这也是因为陈峰的父亲性格有些木讷,在那种环境下,不足以撑起家庭的重担,在陈峰的成长过程中,陈峰的妈妈都要陈峰按照她的意愿来安排。陈峰稍有反抗,迎来的便是母亲的一顿数落,那尖锐的声音仿佛能穿透一切,让年少的他心生畏惧。

渐渐地,陈峰对这种被全方位掌控的生活感到窒息,反感至极。原本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面临升学抉择时,宁可放弃家门口教学质量不错的高中,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外地读中专,只为逃离母亲的掌控范围。哪怕他知道异地求学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举目无亲、生活习惯不同等等,但这些在他看来,都比继续在母亲的强势阴影下生活要好受得多。而母亲,则更是被贫穷这头猛兽咬得遍体鳞伤,穷怕了的她,一生都在田间地头、市井作坊里辛苦劳作,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弯曲的脊梁,努力挣着每一分活命钱。每一张皱巴巴的钞票,于她而言,都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酸涩的血泪,珍贵无比,哪里舍得轻易花出去一星半点。家里那扇掉漆的旧箱子底,常年藏着她积攒多年、用橡皮筋捆得整整齐齐的零散钞票,甚至到后来,各类票证作废后,家里清理时竟找出了100多斤早已失去效用的粮票,老母亲为此心疼了许久,仿佛失去的是家里最坚实的依靠。她只有把钱紧紧攥在手心,才能从那粗糙的触感里,汲取到一丝对抗生活惶恐的踏实感。在她心底深处,丈夫靠不住,只有钱靠得住,钱,不知不觉间仿佛成了这世上最坚不可摧的堡垒,重要性甚至远远凌驾于一切情感之上。

时光悠悠流转,当陈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新的矛盾却在母亲与妻子之间悄然滋生、日益凸显。妻子偶尔给家里添置些稍贵的生活用品,满心期许能为家庭增添几分温馨,母亲却总会眉头紧锁,嘴角下撇,开启一连串不停歇的念叨,指责儿媳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全然不顾及苏玖背后那份真挚的用心。逢年过节,本是喜庆团圆时,苏玖想着给孩子买两身崭新的衣裳,让孩子也感受感受年味儿,母亲却会在一旁不合时宜地嘟囔:“小孩子长得跟春笋似的,一天一个样,凑合穿穿旧的就行,别净乱花钱。再说你这两年又不上班,花男人的钱,别那么大手大脚。”她似乎全然没察觉到,时代的巨轮早已滚滚向前,如今的生活早已告别了当初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窘迫。

而陈峰,由于儿时的成长经历,对母亲怀着一种极为复杂的感情。他既想靠近,又想远离。一方面,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始终牵扯着他的心,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那些艰难岁月里为了家庭的付出,他都看在眼里。小时候,即便生活困苦,偶尔母亲带回一颗糖果,悄悄塞给他时,那瞬间的温暖也足以让他铭记许久;长大些,看到母亲为了补贴家用,在寒风中叫卖瓜子、咸鸭蛋,冻红的双手和疲惫却坚定的背影,也让他很心疼母亲。他深知,母亲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家,这份养育之恩,他怎能不报?但另一方面,母亲强势的性格和过度的掌控欲,又如同枷锁一般,让他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每当母亲强势介入他的生活,对他的大小事务指手画脚时,他过往那些被数落、被压抑的委屈和愤怒便会涌上心头。就像当初他选择学校时,母亲不顾他的兴趣,执意要他选择一份她认为将来毕业能分配到安稳单位的中专学校,两人为此大吵一架,那激烈的冲突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他心有余悸。所以,他又忍不住想要逃离,渴望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去追寻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心中不断拉扯,让他在面对母亲时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

当母亲遇到困难,他满心都是责任,想要立刻回到母亲身边,为她遮风挡雨;可一想到过往相处中的种种不愉快,又害怕再次陷入那种压抑、窒息的氛围,他又想逃离母亲。陈峰一直都知道,苏玖与母亲相处的痛苦。他亲眼目睹过母亲对苏玖的诸多挑剔,那些尖酸刻薄的言语,还有苏玖默默隐忍的眼神,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心里。苏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心血,努力去适应母亲的强势,尽力维持家庭的和睦,可换来的往往是委屈与无奈。

然而当时事业心重的他,俨然觉得自己事业小有成就,家庭不管怎么样,苏玖也应该给他撑起来。在他的观念里,男人负责在外打拼,女人就该守好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让他无后顾之忧。他把事业的成功当作衡量一切的标准,忽视了苏玖内心的渴望与诉求,也没有真正去调和母亲与妻子之间的矛盾,任由矛盾不断升级、恶化,他一直躲避到苏玖把他的老母亲彻底还给了他。

而陈峰的母亲则以她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死死守护着这个家,却没料到,在不经意间,那些琐碎的所在坚持竟将儿子的家一步步推向了破碎的边缘,这般结局,着实令人欷歔叹息。时代早就变了,但陈峰的老母亲,却被滞留在了那个时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