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风云突变

换源:

  在那片广袤无垠、充满异域风情的新疆大地,苏玖宛如一只重获自由的飞鸟,尽情地舒展着翅膀,穿梭于壮丽的山川湖泊之间。她漫步在吐鲁番炽热的火焰山下,感受着大地蒸腾的热浪,仿佛能将过往的阴霾一同驱散;又或是静坐在伊犁如诗如画的草原上,看骏马奔腾,听牧歌悠扬,让心灵得到久违的安宁。

此时的她,已彻底挣脱了北京那段压抑婚姻的枷锁,全身心沉浸在自我治愈的旅程之中,浑然不知,千里之外的北京婆家,正被一场接一场的疾风骤雨所侵袭。

小姑子陈怡,曾经也是个对生活满怀热忱、对婚姻充满期待的女子。晚婚的她,在30多岁时才与二婚的妹夫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满心以为自此便能开启一段安稳幸福的人生新篇章。家中布置得温馨雅致,墙上挂着的结婚照见证着他们的甜蜜时刻,每一件家具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可命运却似一个冷酷无情的刽子手,毫无预兆地挥下了屠刀。妹夫突发脑梗,这一噩耗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炸得粉碎。彼时,小姑子家二宝才刚刚呱呱坠地两周不到,那粉嫩的小脸蛋、柔弱的哭声,仿佛在向这个残酷的世界诉说着无辜与无助;大宝还懵懵懂懂地处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每天背着小书包,欢欢喜喜地去学校,对家中即将降临的暴风雨一无所知。

陈怡的世界瞬间崩塌,她哭得肝肠寸断,双眼红肿得几乎睁不开,恰似熟透后即将爆开的桃子。剖腹产的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每一次揪心的抽泣、每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都如同有千万根钢针在伤口处乱刺,疼得她冷汗直冒。但她深知,自己此刻是两个孩子唯一的依靠,即便被痛苦的深渊紧紧拽住,也必须强撑着,用颤抖不已的双手、支离破碎的心,去料理妹夫离世后这一堆如山般沉重且繁杂的事务。她要拨通殡仪馆的电话,那每一声嘟嘟的等待音,都像是命运在她耳边敲响的丧钟;去安排丧葬的各项流程,面对工作人员冰冷的态度和繁琐的手续,她的内心满是绝望与无助;还要强装镇定,安抚懵懂无知的孩子,看着大宝眼中隐隐浮现的恐惧,二宝因饥饿而哭得声嘶力竭,她的心好似被千万把刀同时切割。面对亲友们关切的问询,她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故作坚强地给出回应,而那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悲痛与辛酸。经济上的困境更是如影随形,妹夫一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瞬间断绝,收入锐减,未来的日子该如何支撑,她不敢细想,只是在这无边无际的悲痛与艰难中,一步步如同蜗牛般缓慢而艰难地挪动着前行的脚步,仿佛置身于黑暗无边的隧道,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然而,命运的恶意并未就此停歇,它如同一头穷凶极恶的猛兽,继续张开血盆大口,向这个脆弱的家庭发起猛烈攻击。妹夫家竟将所有悲痛都归咎于小姑子的错,他们偏执地认定妹夫是因为照顾小姑子月子劳累过度,才在40多岁的年纪就遭遇如此厄运。妹夫的母亲因承受不了儿子离世的沉重打击,病倒在床上许久,可心中的怨恨与不甘却如同失控的野草,疯狂生长蔓延。后来,气不过的他们一纸诉状将陈怡告上法庭。那套婚前房产,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最终法院判决拍卖,小姑子陈怡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仅分到一半遗产。陈怡愤怒地质问婆婆,眼中满是悲愤与不解,为何不能给孙子孙女留个家呢?婆家人却恶语相向,她婆婆甚至像发了疯一般撕扯着她,歇斯底里地让她把儿子还回来,悲怆的陈怡泪如雨下,曾经那个充满欢声笑语、承载着无数美好憧憬的家,就这样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陈怡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最后的避风港,流离失所。精神上的重创加上身体的极度虚弱,她迅速憔悴消瘦,若此刻苏玖见了,怕是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形如枯槁的女人竟是曾经活力满满的小姑子。

陈怡租了一间小的房子,为孩子们撑起一方容身之所。她的妈妈,也就是苏玖的婆婆,心疼女儿的遭遇,放心不下外孙们的成长,毅然决然地陪伴在她身边,一起扛起生活的千钧重担。

可命运似乎铁了心要将这一家人逼入绝境,祸不单行的是,陈峰的老父亲又查出了癌症。这一连串的致命打击,如同密集的炮弹,接连不断地砸在陈峰心上,他眼睁睁地看着家人深陷苦难的泥沼,却无力拯救,瞬间苍老了许多,满脸都是疲惫与迷茫,他不停地在心底叩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仿佛在一夜之间,所有的不幸都结伴至,将他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陈峰奔波于医院、工作单位和妹妹家之间,忙得像个高速旋转却又随时可能散架的陀螺,每一步都迈得异常艰难,充满了无力感。陈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满心疲惫与迷茫,内心五味杂陈。

抛开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情感纠葛不谈,不得不承认,陈峰在事业上确实有着非凡的闪光点。事业上,他头脑精明,具备卓越的商业洞察力和决断力。哪怕全球经济衰退的阴霾笼罩大地,同行们纷纷陷入裁员、拖欠工资的困境,他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只要手头稍有资金,便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发给工人。哪怕为此动用了家里准备养孩子的积蓄,他也觉得不能让工人们寒心,因为在他看来,工人的生活比他更加艰难,这也是大家共同打拼的事业,共患难是他始终秉持的信念。在他的工厂里,工人们虽然辛苦,但脸上总是洋溢着对他的信任与感激之情。他时常亲自下车间,和工人一起探讨技术难题,攻克生产瓶颈,那股子拼搏奋进的干劲儿让大家都坚信,只要跟着陈老板,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可一回到家中,他却仿佛瞬间陷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沼,无力自拔。他心底所期望的,无非是事业顺遂、家庭和睦,父母安享晚年,妻儿常伴左右。但他致命的错误就在于,婚姻观念还牢牢禁锢在旧时代的枷锁之中,固执地认为妻子就该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将家中的一切事务都操持得井井有条。每当母亲与妻子起了争执,他内心便觉得烦躁不已。他深知母亲脾气,有时确实过分,妻子的委屈他也看得清清楚楚。他试图劝解,却总是被双方的怒火灼伤,如同他父亲当年一样,最后无奈地选择沉默,甚至烦到极致时,摔门而出,任由两个女人在屋内继续争吵,把那混乱不堪的“战场”抛诸脑后。

他也清楚这样逃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可他实在不知该如何抉择,向着母亲,妻子会心寒;帮着妻子,又觉得是对母亲不孝。至于让母亲回她自己的家,这话他更是难以启齿,他认为这相当于把老人轰走了,在他心中,那简直与大逆不道无异。眼睁睁看着家庭一步步走向破碎,这结局是他始料未及的,满心无奈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淹没,却始终找不到那根救命的稻草,只能在痛苦与迷茫中继续挣扎。

而远在新疆的苏玖,依旧在自我疗愈的漫漫长路上稳步前行,她不知道北京的这一切变故,不知道曾经那个与她针锋相对的婆婆如今也深陷困境,不知道陈峰正被生活的重压逼得喘不过气来。她只是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望着新疆璀璨的夜空,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过往,如今都已化作她成长的宝贵养分,让她愈发坚强,准备以更加从容的姿态迎接未知的明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