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灯光轻柔地洒下,宛如一层薄纱,给整个空间都蒙上了温馨的色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食物香气,那是餐车独有的烟火气息,各种饭菜的香味交织在一起,有米饭的软糯清香,炒菜的馥郁浓烈,还有炖汤的醇厚鲜香,它们相互缠绕,撩拨着人们的嗅觉。苏玖微微皱了皱眉头,她有些饿了,肠胃轻轻蠕动,发出细微的抗议声。她径直朝着餐车走去,一路上,列车微微晃动,她却如履平地,每一步都那么踏实。进入餐车,她的目光快速扫过,最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轻轻坐下。窗外,是一幅飞速掠过的动态画卷,田野、树木、河流一闪而过,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暮色的笼罩下,像是被大自然用画笔轻轻晕染,仿若一幅淡墨的山水图。苏玖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旅途奔波让她感到些许疲惫,这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灵上的倦怠。正出神间,餐车的服务员面带微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过来,递上一份菜单。苏玖礼貌性地笑了笑,接过菜单,手指随意地在页面上翻动。菜单上菜品琳琅满目,有精致的炒菜、丰盛的炖菜、各类面食点心,可她的目光却很快停留在“白粥”和“咸菜”那一栏。她向来对吃的没什么过高要求,在她看来,饮食不过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必要补给,简单质朴即可,甚至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一小碟咸香适口的咸菜就能满足她的味蕾。其实,这背后也有着无奈。她的脾胃一直不太好,稍微多吃一点,食物就会在胃里沉甸甸地堆积,难以消化,随之而来的便是肚胀难受。而且,近年她又患了甲减,身体的新陈代谢,变得缓慢。医生曾多次叮嘱她要按时服药,可她却总是置若罔闻。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吃药,每次看到那些白色的药片,心里就莫名地抵触,总觉得会打破她身体原有的平衡,让她浑身不自在。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谢谢。”她合上菜单,递给服务员,声音温和而又淡然,宛如一湾平静的湖水,没有丝毫波澜。
等待食物的间隙,她伸手从随身背着的包里拿出一本已经翻得有些旧的中医书籍,书皮微微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显然是被经常翻阅。她随手翻开一页,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那些熟悉得如同老友般的文字上。她曾经学习过推拿,回想当初,孩子还小,身体娇弱,时不时就会有些头疼脑热、积食肚胀之类的小毛病。看着孩子难受的模样,她心疼不已,于是下定决心学习推拿。没想到,她在这方面颇具天赋,学得还挺不错,一些常见的小儿病症,经她的双手轻轻推拿便能缓解大半。后来,兴趣使然,她又一头扎进了中医的知识海洋,研读了很多中医的经典书籍,甚至还涉足一些古籍。说来也奇怪,她并不觉得这些晦涩难懂,于她而言仿若轻轻撩开了一道神秘的帷幕,踏入了一片由中医知识汇聚而成的海洋。这片海洋,承载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每一道涟漪都荡漾着先人的哲思,而她,恰似一位执着的逐浪者,沉浸其中,每一次的探索都让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之感愈发醇厚,仿若漂泊许久后,终于找到了心灵得以栖息的温暖港湾。她由衷地喜欢中医的哲学,那种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理念,在她看来,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医术,更是一种指导生活的智慧,教会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在生活的琐碎中找到平衡,虽然没有实践,确扎实的看了十几年中医书,甚至还背了不少经典书籍。每一次诵读,都是与古人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汇;每一次思索,都让她对中医哲学如何指导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正想得入神,粥和咸菜很快端了上来。苏玖缓缓放下书,将目光收回,双手拿起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的粥。那粥煮得绵软细腻,热气腾腾地往上冒,每一勺搅动都能带起丝丝缕缕的热气,仿若一场温暖的雾霭。咸菜则是简单的萝卜干,切成均匀的条状,色泽暗沉却透着诱人的咸香,让人看一眼就食欲大增。她小口小口地吃着,动作从容,每一口都慢慢的喝进嘴里,仿佛在品味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她的胃口并不大,吃了几口便感觉腹中已有饱腹感,可她还是没有停下,慢慢地吃完了一整碗粥。她深知,自己这虚弱的身体需要这些温热的食物来滋养,它们如同温暖的炉火,能驱散体内的寒湿。吃完饭,她靠在椅背上,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车窗外的景色像是被一块黑色的幕布遮盖,变得模糊不清,只有偶尔闪过的几点灯光。她抬手看了看表,离昆明还有一段时间。她并不着急,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有些享受这段独处的宁静时光。在这喧嚣纷扰的世界里,这样的独处机会实属难得,她可以静下心来,梳理思绪,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列车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穿过一片片广袤的田野和连绵的山峦,向着昆明义无反顾地驶去。苏玖合上书,轻轻闭上眼睛,感受着车厢内微微的震动和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她的心里一片平静,仿若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被这无尽的夜色吞噬,只剩下一种淡淡的、从容的安宁,仿若一泓深不见底的清泉,澄澈而静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